日本对美国龇牙咧嘴!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而在上个月,日本方面则明确,排除将美债作为谈判筹码的可能性。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当被问及日本是否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向美方表明不会抛售所持美国国债时,加藤胜信称:“在谈判中,我们显然需要把所有牌都摆到桌面上,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张牌,但我们是否真的会打出这张牌,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加藤胜信说,日本持有世界上最多的美国国债,主要目的是确保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便在必要时对日元进行干预。
这意思是,如果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会以救日元的名义,去抛售美债。
2022年和2024年,日本都为了救日元,抛售过美债。
虽然加藤胜信也说了“是否真的会打出这张牌,则是另一个问题了”,并没有说一定会抛售美债,但已经隐含威胁的意思。
相比上个月说排除将美债作为谈判筹码的可能性,这次日本方面态度显然有很大改变。
这有两个原因。
(1)特朗普胃口太大
一个是美国欺人太甚,特朗普胃口太大,把日本宰了也很难满足特朗普的胃口。
日本这次改口的表态,是在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结束后才出现的。
显然,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的结果,并不能让日本满意,甚至可能在谈判过程中,日本方面遭受了一些羞辱,才让日本出现这样的改口。
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称,美方可能想把对汽车和钢铁加征的关税、向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征收的10%对等关税排除在谈判对象之外,对给日本予以豁免等特殊待遇表示为难。
意思是当前日本和美国谈,仅仅只是谈4月2日加的对等关税。而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以及10%的基准关税,并不在谈判范围里。
也就是说,特朗普要求日本大出血,每年要多花几百亿美元去购买美国商品,换来的仅仅只是特朗普降低虚空造牌出来的对等关税。
实际上,美国并没有付出任何东西,就凭空要跟日本每年索要几百亿美元,来消除双方贸易逆差。
并且,即使日本同意大出血,美国仍然还是会给日本加10%的基准关税,而且还同时加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
这其中,汽车关税是日本最受不了的。
5月2日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专访时强调,在与美国政府的关税谈判中,日本绝对不会接受对汽车加征关税。
日本认为,如果汽车和钢铝关税不在谈判桌上,就很难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方面进行合作。
因为汽车是日本的支柱产业。
据朝日新闻称,去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总额达1400亿美元,其中大约400亿美元来自汽车产品,占比约28.5%;
而且,美国不单单是对汽车成品加关税,是包括汽车零部件加关税。
特朗普5月3日,开始向发动机和变速器等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是日本对美出口的重要品类之一。
不过特朗普也做了一点点妥协,如果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零部件,是用于在美国生产的汽车,那么设置了两年的减税期。
这个所谓“减税期”也只是特朗普虚空造牌出来的,先加上去,再减,实际相比之前并没有减。
日本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额,约1.2万亿日元,汽车出口额约6万亿日元。
如果汽车加上零部件,占日本出口到美国总额的三分之一。
所以,如果美国不把对汽车加征25%关税摆在谈判桌上,那么对日本来说,他等于是大出血还换不来实际成果,相当于被白嫖了。
我之前也分析过,石破茂本身属于本土派,正常情况下,只要美国收割日本不要太过分,石破茂基于美国对日本的巨大影响力,也会保持亲美态度。
但像特朗普这次,是往死里宰日本,那石破茂稍微龇牙咧嘴也是很正常的。
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称,日本财务大臣公开表示,该国持有的超过 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其与特朗普政府贸易谈判的一张“牌”,这是美国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罕见地露出凶狠的表情。
看到英国这样报道,倒是让我感觉老二别笑话老三。
英国自己也没好到哪去。
只是这个报道内容,让我脑海里浮现着“宠物狗对主人龇牙咧嘴的画面”多少是有些滑稽。
只是也别太小看日本落井下石的能力。
我过去两年也分析过,日本不会在美国还势大的时候去背刺美国,但只要美国确定露出颓势,绑在日本脖子上的链子松了,那么落井下石的能力日本还是有的。
不过我也不太指望日本,毕竟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很难说日本这个龇牙咧嘴到底能不能真的咬下去。
如果日本能反咬美国一口,那自然是最好。
如果日本只是龇牙咧嘴,最后还是怂了,那也是意料之中并不奇怪。
对于日本,我们也是要做好预期管理。
不过总体来说,这次日本之所以开始对美国龇牙咧嘴,主要是美国在这次贸易战里,暴露了虚实。
以前日本都不敢对美国龇牙咧嘴,这次日本对美国开始龇牙咧嘴,不管最后有没有实际咬下去,都是一种很大的变化了。
而这种变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暴露自己的虚实。
别看当前特朗普整天吹自己赢赢赢,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但最近有两件事情,都说明特朗普的贸易战正在失控。
(2)美国暴露虚实
4月29日,美国CNBC报道,亚马逊计划在商品售价单上添加标注,向消费者展示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每件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这件事情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会让美国消费者直观的知道,特朗普加的关税最终是他们自己买单。
而之前美国MAGA们还坚定认为,关税是对方国家的出口商买单。
于是,在当天上午的新闻记者会上,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将有关报道中亚马逊考虑的计划,称之为所谓的“敌对和政治行为”。
不过,当天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告诉记者,他已经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通过电话,贝索斯“很快解决了问题,做了正确的事情”。
亚马逊方面也迅速回应称,只有该公司旗下低价电商Amazon Haul的团队曾考虑过“在价格上打出额外成本”的想法,但并未批准和实施,且亚马逊主要购物网站也不会这样做。
这事情虽然绕了一圈后,看似什么都没发生,回到了原点,但这件事情经过这样一闹,至少可以让美国的非MAGA民众明确知道,高额的关税成本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特朗普之所以施压亚马逊,就是他觉得标注了关税,美国消费者就知道关税是他们买单,所以逼迫亚马逊取消标注。
这很唯心主义,搞得不标注,非MAGA的美国消费者就不知道商品因为关税涨价了一样。
当然,美国的资深MAGA可能仍然会在特朗普洗脑下,坚定认为美国商品涨价都是拜登的锅,都是敌对国家的锅。
但MAGA之外的美国普通民众,至少是知道打了贸易战后,物价进一步上升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沃尔玛开始通知中国供应商发货,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
据报道,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上,多名中国出口商透露,包括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在内的美国零售公司,已通知他们“恢复发送”因美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暂时停运的货物,关税费用“由美方买家承担”。
沃尔玛等企业目前尚未确认该消息,不过此前有报道称,上述三家美国零售巨头的CEO当地时间21日共赴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关税政策对他们这些“依赖进口”企业的影响。
美国CNN也在4月29日的报道中称,沃尔玛和塔吉特已恢复与部分中国供应商的业务往来。此前,受美国高额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这两家零售公司的订单已暂停数周。
上个月沃尔玛曾因关税压力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被我方约谈。
我当时分析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比较担忧国内供应商因为过于内卷的氛围,可能出现一部分供应商宁愿亏钱也要降价保订单的现象。
但是,4月2日特朗普开始对我们加高额关税,并且一路把今年对我们加的关税累计到145%的超高水平后,我就完全不担心国内还有供应商会亏钱降价保订单了,因为压根不可能降价了。
如果特朗普对我们加的关税在20%左右,那的确可能有部分供应商没有大局观去亏钱降价保订单,那就成了我们供应商在给特朗普关税买单。
但问题是,特朗普把关税加到145%后,不可能有供应商有能力降价那么多,因为就算白送给美国,到美国终端的价格也会比以前贵,所以这高额关税,就得美国消费者买单。
近日,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宠物用品公司老板奥布莱恩的控诉称,他从海外进口的价值15万美元的宠物狗背带,若按现行关税政策运回美国,需支付高达21.7万美元的运费和税款,远超货物本身价值,他愤慨称“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库存”。
不过,我给这这个宠物用品公司老板支个招,也可以选择涨价。
4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塔吉特的首席执行官,以及家得宝的行政总裁集体造访白宫,并在与特朗普的闭门会谈中当面发出警告,指出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可能严重扰乱供应链,并在未来数周导致美国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
由于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十分仓促,并且很多税率都是特朗普拍脑袋决定,这导致美国零售商并没有提前备太多货。
这使得美国在面对我们选择硬刚的情况下,居然没有相对应的预案,显得十分无谋。
商品不会凭空从货架上刷新。
产业链也不会一夜之间就完成转移。
美国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替代我们的商品供应国。
这使得,当前美国对我方加征的145%关税长期持续下去的话,美国就只能面临两个局面:
1、空空如也的货架。
2、大幅涨价的商品。
这种情况下,美国零售商只能选择在消费端涨价,也要确保货架不能空空如也。
因为涨价是一个长期慢性的阵痛过程。
如果货架空空如也,是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
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虽然美国财长贝森特,基于美国内宣需要,总是想当然的说,我们承受不了145%的高关税,但贝森特故意隐瞒的事实是,美国自己更加承受不了145%的高关税。
关税战是一把双刃剑,特朗普今年对我们加征145%关税,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行为。
我方一直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现在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在熬,就看谁先撑不住。
要比拼韧性,最先撑不住的也是美国,而不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