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之路更难!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昨日写印度武器的文字,还有一点没有讲透彻。印度万国牌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根本原因还是在印度自己身上。法国也好,俄罗斯也罢,终究是单兵武器,离开了系统支持,效率会大打折扣。而巴基斯坦购买中国武器,可以依靠中国的系统进行作战。
那么印军为什么没有系统呢?这看似军事问题,实际上远超军事范畴。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大国崛起这个话题。中国也在追求复兴崛起,努力回到自古以来的位置上。中国的军事系统,就是中国复兴崛起的一部分。
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国家有崛起的梦想。伊朗梦想回到波斯时代,沙特嘀咕着回到阿拉伯时代,土耳其嚷嚷着回到突厥时代(不敢提回到奥斯曼帝国时代,那样周边树敌太多,干不过)。印度当然也有自己的复兴崛起之梦。但是工业文明周期内,任何一个国家复兴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系统地完成工业化。武器系统化,只是工业化其中的一部分。
二战之后,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起步。中国遭遇近代战争的摧残,印度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破坏。为什么印度如今连武器系统化都做不好?
这其中肯定有历史原因。
南亚大陆历史上是一个碎片化的状态,大部分时间是分裂的,辉煌的大一统时间极少;而且一直有外来入侵者,印度想要复兴到某个时间段是不容易的。
中国讲复兴,大致有个参考坐标——汉朝和唐朝,大家很容易理解。
但是印度讲复兴,回到阿育王创建的孔雀王朝还是回到莫卧儿王朝?其实都不容易,原因很简单——
阿育王推崇佛教抑制印度教,而佛教本身已经被印度抛弃了。因此孔雀王朝这面大旗,很难在印度大众中引起共鸣。
至于莫卧儿帝国,那更没戏,它不仅是穆斯林创建的,而且对印度人心心念念的神牛很不友好(穆斯林爱吃牛肉)。关键是,现在印巴对峙其实就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对峙。如果要宣传恢复莫卧儿时代的荣光,首先要印巴和解,否则印度人自己就能把自己整晕乎。
所以印度人很纠结,喜欢沉思,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幻想这辈子吃苦受累是在为下辈子变成婆罗门或白色神牛享福做准备。
其次,从文化层面讲,印度也非常奇特。
印度独立之后,需要有一个旗帜把稀奇古怪的民族和宗教团结起来。于是印度政府选择煽动民族主义来增强凝聚力。仔细观察印度就会发现,不论是永远充满欢乐的宝莱坞电影,还是奇特的募兵制,都有助于煽动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优点很明显: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可以团结不同派别;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向外宣泄。所以印度很好斗,和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等周边所有国家干过仗,成为二战之后最好斗的国家(之一),根源就在于需要宣泄民族主义。
慢慢地,印度梦就变成民族主义推动下的扩张梦。
江湖中流传的那个(未来是三哥的)梗,其实不仅仅体现出印度人爱幻想,还隐藏着另外一层内涵——扩张。
目前印度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要崛起,就要抢夺所有争议领土。
这就是印度不愿意和中国解决争议领土的根源,因为它想全都要。印度不仅非法占据中国藏南,还想抢夺阿克赛钦,屡次碰瓷中国,其实就是反复试探中国的底线。好在中国一直没给其机会。
这也是印度不愿意和巴基斯坦停火、和平发展经济的根源。因为在印度的梦中,印度崛起之路,必须占领全部的克什米尔。不仅巴基斯坦发誓坚守克什米尔,中国也不能容忍印度抢夺克什米尔,因为那会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
西班牙、英国、法国这些前殖民地大国都崩溃了。
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何其强悍,最后都倒在扩张的路上。
印度这条“扩张崛起”之路注定走不通。
如果印度想崛起,还剩一条内部变革之路。
如何内部变革?
大致需要从三个维度做出改变。
首先,要把基建(公路网、铁路网、电网等等)搞上去。目前印度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工业用电一天只供应8个小时,其余时间机器只能闲置。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印度土地是私有制性质,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
工业文明阶段的后发国家(先发国家可以通过殖民掠夺完成),如果不搞土改,很难真正意义上搞基建。

其次,要搞基建,还要把教育搞好。
在改开之前,中国已经大力扫盲。中国农民工基本上可以认识一些字,或者做一些基本的算术。印度现在还文盲遍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报告:全球三分之一(约35.1%)的文盲在印度。
根据印度最新的人口普查记录:92%的公立学校尚未全面实施RTE法案(儿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权)。
不仅如此,印度男女差异巨大。表现在文盲率上,女性文盲远多于男性,印度的女性识字率在地球村一直倒数。
男女识字率的严重不平等表明印度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
印度44.5%的未成年女孩已婚,大约1亿名成年女性和未成年女孩被非法交易。
所以印度想崛起,最要紧的不是碰瓷中国、找茬巴基斯坦,而是——
大力扫盲,提高农民工基本素质,让年轻人变成知识分子;让知识分子变成教师、工程师、医生、律师;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提升女性地位,给予她们安全感。从没听过哪个女性不安全的国家能崛起的。
第三,意识形态变革。
最难的是啥呢?以前有人说是土改。但是对印度来说,意识形态变革绝对比土改更难。因为印度教的千年习俗,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毛孔和骨髓。要改变这样一个千年传统,普通吃瓜群众都知道有多难。还有一个难点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印度教体系中,受益群体是高种姓的白人。而在印度,那部分人群占比很少。如果改变印度教的意识形态,就要改变他们的阶级属性,或者引发印度白人群体外逃,就如同南非那般。
印度现在有那般魄力么?显然没有。意识形态不改变,教育就搞不好,基建和土改也没戏,那样印度的工业化之路必然危机重重。这种情况下,印度的武器系统化能做好么?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