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内部的软骨头,会硬吗?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突然发起空袭。
但我们看到的场景,不是以色列摧毁了哪一栋建筑、哪一个基地、哪一支伊朗军队,而是以色列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伊朗军队高官和核科学家。
到目前为止,媒体上报道的消息是,20多名军队高官和9名核科学家。
在军队高官方面,军队里最大和最有名的官全部灭掉了。比如: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这个职务虽然名为参谋长,其实是军队里最大的官,它上面就是伊朗国防部长、伊朗总统和伊朗最高领袖。在中国人的习惯称呼里面,这个人应该叫伊朗军队的总司令。但是在正式的称呼里面,伊朗军队的总司令是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这一点往往被很多网友忽视。
伊朗军队最大的官被灭掉了,不过伊朗有点特殊,伊朗这个国家有两支军队,一支是“国家”的军队,就是刚才说的那支军队。还有一支是“最高领袖”的军队,他的名字叫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也被灭了。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最有名的部队叫圣城旅,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苏莱曼尼所在的那支部队,他的最高指挥官也被灭了。
其他人就不说了,总共20多名军队最高级别的领导人被灭了,标准的、典型的、不折不扣的团灭。
不仅如此,伊朗的国宝——核科学家被灭掉了9个。
千万不要忘了,以色列这一次打伊朗,最最首要的原因是,以色列不能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如果伊朗拥有了核武器,它以色列就在这个地球上可能待不成了。
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以色列为什么要暗杀伊朗的核科学家?
这么多军队高官和国宝被灭,没有间谍准确地提供他们的行踪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人的行踪应该被严格保密和严格保护。
说到这一层,我们很自然能够想到以色列的间谍机构摩萨德。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摩萨德有多么厉害,只要在伊朗内部没有内奸接应,摩萨德就寸步难行。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败类,就连中国在抗美援朝那个时期,就有一个副排长级的军官(叫谷中蛟),叛变了美军。
所以,讨论一个国家的败类,通常要讨论它的数量。
而以色列对伊朗的军队高官和核科学家进行批量团灭,说明伊朗内部的败类也是批量的。
这才是最要命的,这也是媒体上说伊朗内部被渗透成筛子的原因。
而这个原因将决定伊朗这个国家的命运。
简而言之,伊朗的悲哀不在于有败类,而在于败类是批量的。
这些批量的败类,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
在明处的,往往表现为亲近美国及亲近美国盟友,主张跟美国做毫无希望的谈判。这直接决定了伊朗在反美的问题上,口头上叫的很响,行动上左右摇摆。甚至跟中国的关系也时好时坏,冷不丁得还给中国难堪。
比如: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5月7日刚刚打起来,还没决出胜负的时候,伊朗外交部长跑到印度去跟印度签订了《伊朗和印度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签订的日期是5月8号,也就是印巴空战的第2天。
另外,2024年5月13日,伊朗还允许印度建设伊朗的恰巴哈尔港。这个港口距离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只有100公里。
伊朗的败类在暗处,就表现为给外国人的间谍当内应。批量的内应才能提供批量的信息,批量的信息才能帮助以色列批量团灭伊朗军队高官和核科学家。
这是伊朗最大的国情之一。
啥意思呢?我们这一次在分析伊朗会不会被以色列灭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伊朗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这方面从纸面数字上来看,再怎么着也比拖鞋军胡塞武装要厉害得多。
而美国今年3月份开始对胡塞武装实施空袭,搞了两个多月,美军撤了。
那么以此类推,美国搞不赢胡塞武装,比美国要差很远的以色列,搞得赢比胡塞武装要厉害很多的伊朗吗?
这样推理,你肯定会认为搞得赢,肯定会认为伊朗扛得住。
可是,胡塞武装有的东西,恰恰是伊朗最缺的。
短短两天之内就出现了一个有对比性的事件。
在以色列团灭伊朗20多名军队高官和9名核科学家的同时,以色列也袭击了也门,而且目标也是也门胡塞武装高官,首要的就是也门胡塞武装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里姆·加马里。当然以色列的暗杀名单上,这个人后面还有一长串的名字。
然而,美国媒体报道,以色列这次暗杀失败了。——当然这个消息有待进一步证实哈。
但是,这次暗杀是否失败,已经不太重要了。胡塞武装从今年3月到5月扛住了美军和以色列的联合打击,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决定伊朗命运的,不是以色列,也不是美国,当然更不是其它国家,而是伊朗自己。
面对以色列对伊朗的猛烈空袭,以及包括20多名军队高官和9名核科学家身亡在内的血债,有中国网友在这样想:
这一下他们该知道疼了吧?该知道不再退让了吧?
言下之意是,伊朗接下来该要雄起了吧?
我不太赞成这种分析,因为这样想是想错了人。
我们看一看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汉奸汪精卫是什么时候正式叛国的,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汪精卫一直是个软骨头。
九一八事变以后,1932年5月,当时的国民政府跟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汪精卫就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1935年5月、6月期间,他又批准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按理说,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退无可退,汪精卫应该汲取前面的教训,对日本侵略者彻底放弃幻想,由一名妥协者变成一名战斗者。
然而,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秘密离开重庆。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日本近卫第三次声明。1939年8月,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6次代表大会,宣布所谓“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1939年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出卖国家,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1940年3月30日,正式成立投降日本的伪政权。
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脉络:对于卖国者而言,敌人进攻的越厉害,他卖国卖的越厉害,而不是相反。
卖国者的逻辑有两个:一、他本来就想卖国,因为他们觉得打不赢。二、敌人越厉害,他就越发觉得打不赢,他就越发觉得卖国有理。
由此可见,指望伊朗内部的卖国者在以色列的凌厉攻击之下突然幡然醒悟,我认为嘛不大可能。相反,他们还很有可能更加卖国。
那么伊朗的希望在哪里呢?
我们还是只能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当中寻找答案。
汪精卫的叛变,导致了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令人不堪回首的污点:
伪军的数量高达210万,超过了日本侵略军的数量。据我所知,伪军超过侵略军,这在二战历史上是唯一的一个。即便不是唯一,也是极其罕见。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了解到这个情况,你一定会认为,抗战胜利太难了。
可是我们就是胜利了。
那你说这是为什么?
因为胜利从来不取决于别人,也不取决于内奸,而是取决于真正战斗的人。
不要指望敌人的仁慈,敌人不可能如此。更不要指望内奸的醒悟,内奸很难醒悟。真正的希望在于敢于战斗的人自己。
也不要看到敌人的凶残就两腿发抖,也不要看到内奸的无耻就悲观丧气,一切的希望在于战斗者自己。
伊朗内部现在敢于战斗的人够多吗?够坚决吗?
从目前来看,似乎看不到乐观的评估。
所以,当下的伊朗,有亡国之忧。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我们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内奸,还有多少没有被铲除?
二、真正的战斗者,有多少?有多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