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2025年6月,美国空军在其2026财年预算提案中,出人意料地将F35A采购数量从原计划的48架削减至24架。虽然F35项目仍有其他军种(海军、陆战队、盟友国)维持采购,可缓冲对总产线影响,但美空军这一举动仍引发各方高度关注。F-35战机项目预计总投资高达两万亿美元,包括1.5万亿美元用于长达数十年的支持维护,以及4850亿美元用于为美国军方研发和采购2456架战机——截至2025年初已签订967架的合同,并交付747架。在享受万丈荣光的同时,最近几年有关F-35的负面评价不绝于耳,频频被推上风口浪尖。比如马斯克就曾痛批F-35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他在社交平台X上转发了中国无人机的影片,配文称“一些白痴还在制造像F-35这样的飞机”。而当一名X用户试图为F-35的性能辩护时,马斯克回应称,“F-35的设计是狗屎”。五角大楼连续七年未通过审计,马斯克批评这代表美国防部高层几乎不知道每年超过8000亿美元的预算是如何使用的。有国会议员表示,如果五角大楼是企业,早就因财务不合规被查封了。被特朗普解雇的前参联会主席、前空军参谋长小布朗曾有过这样一段解释。小布朗称,空军最初希望开发出一款价格合理的匿踪战机,用以替换冷战时期服役至今的F-16等老机型,并搭配F-22使用。然而F-35的造价始终居高不下,这等于让美军有了两款“高端”战机——F-22与F-35,“低端”选项应该是一款尚待研发的“五代减”战机(fifth-generation-minus)。
“F-35像法拉利,你不会每天开法拉利上班,顶多假日开开。它是我们的高阶战机,我们要确保不会把它全拿去做低阶战机做的事,我希望减少F-35的使用量。”布朗的表态等于技巧性承认F-35研发计划失败,或者说批评这款武器的定位搞错了。简而言之,F-35最初是按照F-16 Plus去设计的,希望以数千架的量去摊薄成本,把原有的F-16、A-10等机型全部取代掉,辅助昂贵量少的F-22。可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知是空军要求发生变化,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意引导,F-35从当初的“低端”构想一步步转变为今天的“高端”定位。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在F-35上安装了越来越多的新科技,F-35的重量、造价和维护成本随之节节攀升。
目前这款单发战机已重达25吨(F-16仅有17吨),单价一亿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高达3.6万美元,是F-16C/D的四倍,面临“飞不起”的窘境。更让美军感到两难的是,在隐身模式下,F-35A和F-35C的内部弹舱仅可携带约2.6吨的武器,包括空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F-35B因需要垂直起降,内部弹舱载弹量还要更小。在非隐身模式下,F-35固然可以通过外部挂架携带更多武器,但这会牺牲隐身性能,还不如直接派F-15和F-16划算。简单来说,让F-35携带外部挂架出击是万万不可行的,无异于用跑车耕地,去干拖拉机的活。可如果要隐身出击,F-35载弹量仅相当于F-16的三分之一,单小时飞行成本又是F-16的四倍,这就相当于十二倍的出动成本,让空军很是吃不消。美空军装备的F-35A。在1990年代中期,美空军曾将F-35(当时称为联合攻击战斗机)吹捧为一种新的、革命性的采购方法,将用比之前低得多的价格创建下一代系统。两栖攻击舰上垂直起降的F-35B。美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分别给F-35提出了不同需求——从赢得空战到投掷炸弹,到登陆航空母舰,再到垂直/短距离起降。舰载型F-35C。有美国评论员称:F-35项目是美军历史上最昂贵的武器计划,仅仅称其为一笔糟糕的交易,完全是在轻描淡写和推卸责任。与马斯克从根本上否定F-35的性能和前景不同,小布朗作为前空军参谋长,他对F-35的意见集中在“不搭配”。简单来说,F-35很好,但美国空军不需要这么多高端隐身战机。因为隐身战机主要起一个“踹门”作用,在战争爆发最初的24小时至72小时内突破敌方防空系统,瘫痪关键节点,为后续传统力量开辟通路。一旦防空系统瘫痪,后续就可以由非隐形战机(如F-16、F-15、A-10)大规模进入,用更低成本执行对地打击或对空巡逻任务。隐身战机单价高、维护贵、载弹量低,考虑到美军已经有183架F-22和上千架F-35了,现在继续不停地买F-35其实没什么必要——除了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刷业绩。实际上,以色列空军就是把F-35当“踹门者”和“高端机”来使用的,配合大量F-15和F-16,这种少量隐身战机+大批实用性战机的搭配才是经济合理的。由于F-35定位搞错,使得美空军现在实际上仍依赖400架F-15和900多架F-16挑大梁。但这两款飞机整体设计毕竟太老旧,许多功能不是单靠软件升级就可以获得的,而它们的替代品迟迟没有出现——预算完全被F-35项目挤压了。私营企业在中国国防工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在无人机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理念。前美国国防部官员Michael Brown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披露美军采购的一些内幕。根据Michael Brown提供的数据,冷战结束时美国有50多家顶级国防供应商,如今五大巨头占据了约70%的国防合同,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家就获得了40%,而许多之前为国防部供货的中小公司已经倒闭。由于供应商高度集中,使得五角大楼在寻求购买武器和弹药时几乎没有选择,近三分之二的主要国防项目只有一个投标人。在目前的制度下,国会议员甚至可以强迫五角大楼购买他们所在州制造的武器,无论这些武器有多大用处。比如:2024年国会曾要求五角大楼购买了大量不需要的C-130运输机、P-8海上侦察机和濒海战斗舰。说来滑稽,已经被美国海军厌弃、服役十年即遭退役的濒海战斗舰如今仍在建造中,该型舰标准排水量仅2300吨,造价高达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7000吨级052D驱逐舰的造价),主要用来看家护院,对大国海战几乎没什么用处。再比如:航空母舰在国会山的主要卖点是它们为弗吉尼亚等州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弗吉尼亚州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所在地,该公司是州里的主要雇主和经济贡献者。加州共和党籍众议员KenCalvert曾公开质疑:“当中国拥有1200枚高超音速导弹时,航空母舰能否在现代战争中生存下来?五角大楼支出的目的是建立一支能够保护美国及其盟友免受攻击的军事力量,而不是刺激经济。”最近一段时间,六代机的话题变得很热,在吸取F-35的教训后,美国空军和海军开始各自规划设计自己的六代机。据美媒报道,经初步评估,美军载人六代机的成本将是F-35的三倍,出于财政考虑,军方正要求政府评估决定该战斗机应该是载人还是无人——无人战斗机的成本可能会低很多。实际上,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美军大量现役主力装备都是2010年以前制造的,如:F-15、F-16、F-22、B-52、B-2、B-1B、M1A2坦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尼米兹级航母等。而最近十五年投入使用的装备一款比一款贵,价格高得惊人,如:F-35、福特级航母、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等。在制造业侵蚀、人工成本高企、通胀和腐败等多种因素复合作用下,美军高技术武器的成本正迅速飙升,从内部侵蚀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回顾历史,帝国有时不是被敌人打垮的,而是被自身账本给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