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王毅会晤鲁比奥,可能商量两件划时代大事!
该见的人,还是要见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经被中国制裁无法访华,但是作为美国的国务卿,中美的外交需要,注定了两国外长还是要会晤,还是要谈事,所以中美外长在鲁比奥上任将近半年后,终于见面了。据媒体报道,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这是今年1月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两国高层的重要会谈之一,也是王毅与鲁比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在占豪看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这次会晤,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首次会晤,还是因为两国领导人一定会商量两件大事:中美这次会谈,时间点非常值得玩味,因为这是中美在特朗普上台后硬扛一轮并达成妥协后的会晤,所以,此时双方的会晤,整体是比较理性的,尤其是美国,那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劲再次被打脸打回去了。有了理性的基础,双方谈得就比较心平气和。王毅外长在会谈中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他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中方立场表明,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度没有改变,即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反映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双方都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来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值得注意的是,鲁比奥在会晤结束后表示,他认为此次会谈非常有建设性,非常积极。他还称,两国有很多方面可以共同合作。当被问及今年两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时,鲁比奥表示“可能性很大”,但双方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达成切实的成果”。看到没有,鲁比奥以前可是以反华著称,但现在乖得像个小绵羊,在王毅外长面前一句硬话不敢说,会晤后还得说中国好话。这一切都说明,咱卡美国的脖子真是卡对了。有了这一番深入较量,当美国在稀土问题上不得不有求于中国的时候,他也就不得不客气起来了。从中美两国领导人这次会晤后的表态看,双方至少现在还是有一定共识的,至少中美的这次关税战对抗,我们又让美国变得更加理性了一点。所以,虽然中美未来依然斗争、博弈不断,但美国试图也迫于压力不得不试图找到新的平衡,否则中国动不动把稀土停了,美国产业和经济都受不了。至于中国,提倡通过"管控分歧"与"扩大合作"并重的表达,展现了既要解决结构性矛盾又要开辟新合作领域的战略思路,这些都会让美国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占豪认为,中美相处过程中很难风平浪静,这是由美国的国家战略决定的,美国战略一天不改,这种格局就不会改。但是,现实的较量又证明,美国必须找到新的平衡之道,否则又要面临新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也是在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试图找到一种新的对付中国的办法。对中国来说,则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牵制,争取更多空间与时间,把更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这一轮较量,毫无疑问中国的主导权又更大了。相信中美领导人,除了讨论中美关系的整体发展方向外,大概率还讨论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会在今年9月初访问中国,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式。如果没有讨论这个议题,鲁比奥也不会在会晤后表态说“可能性很大”,还强调双方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达成切实的成果”。鲁比奥的意思就是,中国不要再在稀土上做文章反击美国,但中国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挑事的美国要学会懂事。事实上,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特朗普已经收到中方发出的访华邀请,而他本人也表达了对此行的兴趣。有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能够成行,那么这将是历史上首位现任美国总统参加中国的阅兵仪式,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历史角度看,中美曾在二战期间作为盟友共同对抗日本法西斯势力,因此两国领导人一同出席相关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客观上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是有利的。此外,考虑到特朗普个性喜爱大场面的特点,他也有可能选择前往中国参与这一重要活动。说白了,如果是拜登的话他可能对真正的阅兵式不感兴趣,但特朗普那是真感兴趣,他想“见大世面”!当然,相比其它情况,特朗普访华并参加9·3阅兵式这事依然是极其重大,所以这个决定并不会那么轻易作出。也正是因为事情重大,所以大嘴巴的特朗普在这件事上也是没有吐露哪怕一个字。外界普遍认为,最终决定将取决于中美之间能否就一系列敏感议题达成一致意见,包括但不限于贸易协定、技术转让等问题。不过,对于与中国达成对应妥协,问题都不在中国这一边。在中国看来,只要美国不再折腾幺蛾子,中国并没有去做对美国任何挑衅的意思。综上所述,本次王毅与鲁比奥的会晤不仅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潜在的高层互动奠定了基础。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期待看到两个大国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大局。中国已经向数十个国家领导人发出了邀请,俄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所以,这次特朗普如果真的能来,可能还真的会上演中美俄三国元首同台出现的历史场面,那无疑对世界和平是个利好。当然,这事并不一定真的能成行,原因是9·3阅兵的确政治意义太强,可能会有障碍。
其一,美国国内政治阻力。鲁比奥等强硬派主张"以竞争为主"的对华政策,其在7月1日召集日澳印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明显针对中国;其二,战略互信缺失。尽管中方已释放稀土出口红利,但美方迟迟未兑现取消制裁承诺;其三,地缘政治联动效应。若特朗普同期与普京会晤,可能引发乌克兰危机解决路径的复杂变化。所以,在特朗普出席中国阅兵这件事上,特朗普一定会犹豫。
所以除了9·3阅兵这个节点以外,鲁比奥一定还会协调10月下旬APEC峰会,如果不能出席阅兵式,这个时间点会晤也可以,这是美国所希望的。对于是否出席阅兵式,中国也是超然的,各有利弊,不强求,顺其自然。你要来,我们欢迎;你不来,也不缺你。

在与美国博弈的这几年,我们在大国外交上越发成熟和老辣,在战略博弈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大国的战略定力。面对复杂局势,中国充分展现出三大战略优势:首先是政治优势,从王毅外长与鲁比奥会谈成果看,中方始终牢牢把握"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本原则,这一贯穿始终的原则,会让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其次是经济韧性,即便在贸易战最激烈时期,2023年中美贸易额仍达6600亿美元,印证了所谓"脱钩"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最后是国际格局重塑能力,无论美国设置再多障碍,都挡不住金砖国家扩容的步伐,而且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这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战略支点。你打你的热热闹闹,我打我的润物无声。
对于战友们关心的"中美能否找到正确相处之道",答案取决于三个变量:美国能否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能否放弃零和博弈思维,能否在关键技术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当前的稀土协议和潜在的阅兵外交,正是检验这三个变量的阶段性试金石。中国在什么情况下会对美国供应稀土?当然是你对中国有足够的贸易公平和科技公平,你对中国收紧,我对你当然也收紧。所以,某种程度上说,9·3阅兵的时候特朗普是否出现,也代表着白宫的某种态度。来,就意味着更加缓和,反之则意味着斗争更加激烈。
站在历史交汇点上,这场外长会谈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既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也始终敞开对话大门。正如王毅所言"共同找到新时期相处之道",这需要美方真正理解"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至于特朗普的阅兵外交能否成行,那就看看特朗普到底有没有足够高的战略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