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大而美”法案确实是挽救美国的猛药,但也可能一脚油门把美国送进“动物园”!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17 07:20:21 围观 : 评论

来源:观雨大神经

第一节,先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成功赢下美国大选,再次成为帝国掌舵人。

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棘手的坏消息在白宫里等着他:

拜登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此时美国国债的总额已达36.2万亿美元,而4年前懂王离开白宫时,这个数字仅为27.8万亿美元。

4年,造了差不多10万亿。

图片

而之所以会债台高筑,主要原因就是平时的生活入不敷出。

拜登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都接近2万亿美元,赤字率(赤字/GDP)持续高于过去50年的平均水平。

在政府入不敷出的同时,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美国公民债务总额在拜登执政的四年里从14.56万亿美元攀升到了18.04万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债务增长之一。

图片

可以说整个帝国从上到下的压力都很大。

那么拜登是怎么撑过来的呢?

这倒不难,因为欠债这种事啊,头疼的永远是后来人。

这新增的差不多10万亿美元的债务,对于拜登来说是白花花的银子,对于特朗普来说才是要还的负债。

图片

当然了,公平的讲,拜登也不全是霍霍美国,他在任上还是做了很多正面的改革的。

首先,他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财政收入,办法包括:

  • 把公司税率从21%提高到28%;

  • 把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率从37%提高到39.6%、并对他们征收工资税;

  • 提高富裕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税率;

......

其次,拜登还提升了社会福利水平,包括提高退休人员的保障,补贴中低收入家庭的医保开销等等。

最后,拜登还在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布局,重点投资了清洁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这一系列操作颇有点像民主党历史上搞经济最靓的仔:克林顿。

图片

他当年也是对精英加税、对穷人补助、对新产业进行投资。

不得不说这套方法在逻辑上是很合理的:

加税了政府就有钱了,有钱了就可以补助穷人和投资产业,然后社会更安定、国家更有钱...

所以克林顿很成功,他治下的美国不仅经济繁荣,政府也连续三年实现财政盈余(1998-2000)。

图片

那为什么拜登搞出来的就是个烂摊子呢?

这主要是因为拜登在2021年上台时接到的,也是个烂摊子。

那个烂摊子的创造者正是懂王。

图片

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给精英大幅减税,把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到21%;把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9.6%降到37%。

税少了,财政收入自然也会变少。

当然,这符合共和党的基本思路。

他们普遍认为在经济上应该优先把资源投入到精英身上。他们富了全社会才能富,然后普通人才能跟着过上好日子。

该理念也被戏称为“涓滴经济学”,即“把钱都给上层富人,希望它可以一滴一滴流到穷人手里。”

图片

我在这里不讨论两种理念的优劣,反正懂王这波减税造成了美国政府收入的锐减,所以他不得不加大举债力度。

而最终的结果是大家的日子没怎么变好,美国国债总额倒是从特朗普上任时的19.9万亿美元涨到了他卸任时的27.8万亿美元。

卧龙凤雏,谁也别笑谁。

那为啥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经济改革这么失败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前任奥巴马给他留下的烂摊子了......

图片

考虑到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有了俄罗斯套娃的趋势,我们在这里就只简略说一下奥巴马的情况。

奥巴马在担任总统的8年时间里增加了9万多亿美元的国债。

这个数字跟懂王和拜登比起来似乎不算什么,但你要知道,在奥巴马上任之前,美国国债的总额只有10万多亿美元。

8年几乎翻倍,效率绝对不输懂登二老。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美国国债从1万亿美元涨到10万亿美元,花了27年。

可以说美国政府正是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彻底进入了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图片

那么如今王者归来的特朗普能否力挽狂澜、终止这个无尽的漩涡呢?


第二节,懂王妙计安天下

如果把国家政府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资金就是驱动这台机器运转的燃料。

没有燃料机器就要停转,政客手中再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歇菜。

图片

所以二进宫的特朗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手头紧的问题。

不过美国政府入不敷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反正没钱去借就行了。只有一个问题:

法律规定了美国政府的债务总额是有上限的。

这个上限虽然可以修改,但要经过国会同意,这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年拜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国会同意把债务上限从他上任时的28.9万亿美元提升到31.4万亿美元。

图片

额度用完后他又通过一个允许财政部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借款的法案,将实际债务上限提升到了36万亿美元左右。

然后他在快退休时又来了一波骚操作:突击花钱,把能花的都花了。

于是特朗普一上台就迎头撞上债务上限,直接断粮。

所以懂王现在一提到拜登就骂骂咧咧。

图片

在现实的压力下,特朗普不得不一边勒紧裤腰带,一边努力去做两件事:

  1. 提高债务上限,以解燃眉之急;

  2. 改变游戏规则,让政府财政重回正轨,让社会经济重归繁荣。


行动还必须得快。

这是因为现在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占优势,通过个什么法案相对容易。如果拖到2026年中期选举后,情况就不好说了。

于是在此钱包存亡之秋,懂王果断搬出了他的终极杀招:

“大而美”法案。

图片

(全名:一个“大而美”的税收与支出法案,OneBig Beautiful Bill Act)。

该法案已于7月4日正式通过,按照白宫自己的宣传,它将实现这些效果:

赋能小型企业、永久保卫边境、增加儿童税收抵免、大幅削减社会保障税、取消消费税、取消加班税、将工作岗位带回美国、精简联邦官僚机构、投资美国基础设施、保护美国创新、降低能源成本。

伟大,无需多言!

图片

不过尽管画面如此美丽,法案的推进过程却十分艰难:

第一轮众议院表决仅以1票险胜;参议院表决同样也是1票险胜;最终轮的众议院表决优势最大,但也不过是218对214赢了4票而已。

反对者一点也不少。

原因也不难理解:

凡事皆有代价,一部分人“美丽”了,另一部分人就要吐血。

图片

那么这个法案的代价是什么呢?

首先,“大而美”法案最基础的内容是将美国国债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这无疑给懂王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让他可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展宏图。

而代价就是美国国债总额将很快冲到41万亿美元。

不过还钱的事可以以后再说,反正有了这5万亿美元打底,该法案的其他条款就有了施展的空间。

图片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减税。

特朗普不仅要把之前被拜登从21%提到28%的企业税率再减回到21%,还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很多减税政策,比如说:

免除小微企业的所得税、暂时提高纳税人的税收减免上限、暂时对低收入员工的小费和加班费进行税收减免、提高对儿童税收的抵免......

而这套减税政策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制造业关怀备至。

图片

按照法案规定,只要是在懂王上台后才开工建设并在2031年前投入使用的工厂,其建设成本都可以用来全额抵扣税收。

另外工厂的研发投入和设备成本也有很多相关的税收抵扣机制。

你就说美不美吧。

图片

不过也有少数被加税的倒霉蛋。

比如说新能源产业,之前拜登给予它们的税收抵免就被法案取消了。

这可以说是精准打击了懂王的头号金主马斯克,更糟的是法案还同时放宽了对传统能源产业的限制。

打完了还要补刀。

后来大家也看到了,马斯克别提多生气了。

图片

不管怎么说,“大而美”法案在总体上还是为美国打造了一个宽松、低税的营商环境。

其代价就是政府财政收入降低。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低税率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而增加经济的总量。

所以虽然短期看税收会减少,但长期看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税收过一段时间还是会涨回来的,甚至比以前更多。

图片

但问题是:这个“一段时间”是多久?

反正根据相关部门的估计,这套减税方案将在未来的十年里减少美国政府4.46万亿美元的税收收入。

这么大的窟窿如果不去补,怕是等不到税收增长的那一天就要饿死了。

怎么补呢?

只有一个办法:拆东墙补西墙。

图片


第三节,省钱大师懂三刀

懂王“拆东墙”的第一刀,砍向的是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

比如说提升医疗补助的门槛,要求美国人每月必须工作80小时以上才能获得医疗补助的资格。

图片

其他的相关条款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直接用数据来说明一下影响有多大:

“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九年内削减715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计划资金,波及到的美国居民人数达1500万人。

到2034年的时候,美国将有970万至1440万人面临失去医疗补助的风险。这帮人一旦生病基本上也就没有康复的风险了。

图片

该法案也同样提升了食品援助的门槛,预计未来九年将削减3000亿美元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这将导致包括400万儿童在内的1100万美国居民失去食品资助。

懂王的意思很明确,哪怕是不看病不吃饭,也要把钱省下来。

懂王的第二刀砍向的是教育。

法案取消和限制了各类高等教育学生的助学金和贷款,并减少延期还款和暂缓还款的选择。

简单的说就是补助更少,追债更积极。

图片

而学生被榨干后,学校自然也跑不了。

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校友捐款,这些捐款放在银行里所产生的收益是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前这些收益只需要缴纳很低的消费税(1.39%),现在“大而美”法案一来,税率翻倍起步,最高能到10%(根据资产数量而定)。

另外法案还大幅削减了联邦对各州政府教育经费的补贴。

图片

美国的学费这是要妥妥的进入牛市了。

至于第三刀,砍的则是拜登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

该法案对一些领域拨付了大量资金,以帮助降低他们的成本、压低产品价格。

这里面包括了对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入的约3700亿美元;对医疗保健领域投入的约640亿美元。

现在这些资金全部撤销。

图片

这丝滑的三刀下去,预计可以削减超过1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

漂亮!

只是最终被刀的都是哪些人呢?

那些需要医疗和食品补助、对学费敏感、对助学贷款利息敏感、对物价敏感的人,总结下来就四个字:弱势群体。

懂王的“拆东墙补西墙”,本质上就是把穷人兜里那俩钱扒拉出来,填补因为给精英减税造成的财政缺口。

图片

这就是很多人说它劫贫济富的原因。

当然,这个说法也并非完全准确,因为特朗普劫完贫后也不是光济富了,他还济了自己。

具体来说就是给那些有利于“特朗普赢学”的部门开了小灶。

比如说对国防部门额外拨款1500亿美元,用于造船、导弹防御系统、人工智能、无人设备、核威慑、印太地区行动...

图片

对边境安全领域更是豪掷1700亿美元。

这也使得ICE(移民及海关执法局)不仅把年度预算从100亿美元提升到了300亿美元,还获得了1000多亿美元的额外注资,一举成为联邦资金最充足的执法机构。

图片

其他部门也别眼红,毕竟在世界舞台秀肌肉和在自己家里抓移民都是特朗普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比不了。

现在我们可以大体总结一下这个“大而美”法案:

  • 对精英降低税负、放松管制,尽量让他们自由发挥;

  • 对大众降低福利、鼓励劳动,尽量让他们少吃多干;

  • 顺便再挪点钱给特朗普赢学。


苦一苦百姓,骂名懂王来担。

图片

很显然,这套做法在道义上的争议很大;但另一方面,它出现在美国又不算离谱。

因为有很多美国人相信这样的逻辑:

精英效率更高,资源放在他们手上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所以特朗普这个“大而美”法案并非“疯子的灵机一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学的是共和党历史上搞经济最靓的仔:里根。

图片

重走先贤成功路,没毛病。


第四节,帝国中兴?

里根在1981年开始担任美国总统,他当时面对的情况和现在的美国很像,也是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停滞,即人们常说的“滞胀”。

里根的办法大体上跟懂王如出一辙,也是大规模减税+放松市场管制+削减政府开支+加大国防支出。

至于实际的效果,那是相当不错,

图片

在里根的两个任期里,美国GDP从2.86万亿美元增长到了5.24万亿美元,几乎翻倍。

另外还有:通胀率从13%降低到4%,联邦收入从5171亿美元增加到9500亿美元。

堪称大赢特赢。

因为成绩过于耀眼,里根的这套改革策略也被人们称为“里根经济学”。

而正是有这样的历史经验在,所以现在对“大而美”法案抱有巨大期待的美国人不在少数。

图片

那么昨日有可能重现吗?

够呛。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

首先,任何改革都有阵痛期,人们能否扛过阵痛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就顺利扛过了里根改革的阵痛期。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忍耐力有多强,而是因为这个阵痛期很短。

里根在上台的第二年就成功带领美国走出了衰退。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愿意全面配合他的改革。

那么里根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三个字:大降息。

这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特朗普有样学样不就行了?

然而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操作却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

因为能这么操作的前提是“有息可降”。

里根上台的时候,正值美联储加息对抗通胀的周期,当时美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被提升到了14%。

图片

这个利率对于任何老板来说都是恐怖的存在。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只要扛过眼前的通胀周期,接下来的降息空间会非常大。

后来美元利率果然从1981年5月的14%一路降到1982年12月的8.5%,怒降550BP(1BP=0.01%)。

在这种刺激下,不管你实施什么政策,经济都能起飞。

图片

而现在的美元利率总共也就4.5%,不管特朗普再怎么嚷嚷降息,年内的预期降息空间也不会超过50BP。

药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蚊子肉也是肉,懂王在“大而美”法案通过后肯定会全力推动降息,甚至“不换思想就换人”。

不然国债利息都要还不上了。

只是这点毛毛雨顶多也就让市场蹦跶两下,指望它灌溉出经济复苏的参天大树纯属痴人说梦。

图片

当然了,现在的美国毕竟比较抽象,所以我们也不排除特朗普动用非常手段、掐着美联储主席的脖子让他一次性降到接近0利率的可能。

这种粗暴的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期收获巨大的刺激效果,但也可能引发包括美元信用动摇、通胀爆发、市场恐慌在内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这种小概率事件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其次,虽然里根和特朗普在“重点扶持制造业”的改革方向上英雄所见略同,但两个时代的经济结构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图片

里根时期的制造业GDP占比约为20%,有2000万左右的从业者,接近当时全美人口的10%。

而现在美国制造业GDP的占比只有10%,从业者人数不过1300万,仅占现在全美人口的3.8%。

都是扶持制造业,里根时代有10%的人能直接受益,现在只有3.8%。

药效又差了很多。

最后,最大的问题是特朗普面前的坑比里根时代大得多。

36万亿美元的债务、1万亿美元的利息、2万亿美元的赤字,无论哪个数字都能让当年的里根瞠目结舌。

图片

对于这种史诗级大坑,不要说复刻里根了,你复活里根都没用。

所以特朗普还多了一个额外的小妙招:全面加征关税。

“大而美”法案规定:

从2027年7月1日起,废除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商品的税务豁免,取而代之的是征收30%的关税,或者每件收取25美元(后期增加至50美元)

也就是说哪怕是几美元的小商品也要收关税,坚决不让普通人有任何占便宜的机会。

图片

该条款很显然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大战一脉相承,而懂王打关税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用关税收入来弥补减税的缺口。

这个策略就和里根完全不同了。

当年里根在对外贸易上只是有针对性的干了日本,对其他国家还是以合作为主的。

图片

他不仅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还和欧洲深入合作、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道理很简单,你想把钱搞得多多的,首先就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但特朗普确实也是没办法,窟窿实在太大,不抢一把马上就得喝西北风。

只有看懂了“搞钱”是特朗普在关税战中压倒一切的首要目的,才能理解他在关税战中的一系列行为。

只是加征关税本质上还是在抢劫美国老百姓,因为所有的关税成本最终都会通过价格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图片

把劫贫济富进行到底了属于是。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跟“里根经济学”比起来,“大而美”法案的药效比较有限、代价却十分巨大。

但它有一点好:承受代价的那批人声音很小。

精英们只要稍微把耳朵捂一捂,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任由那些弱势群体沦为帝国的燃料。

图片

而只要有了燃料,帝国就能再前进一段时间。

所以我们也不用急着笑特朗普,这个法案让他在任期里赢一赢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这种以献祭弱势群体为代价的赢法,最终会把帝国引向一个帝国精英们意想不到的未来。


结语·猩世界

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国家级的策略选择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对错之分,只是涉及到不同的取舍和权衡罢了。

图片

无论是像拜登那样走克林顿路线,还是像懂王那样走里根路线,其实都不能说错,但现在都很难复制前辈的成功。

因为一场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国家的国运周期。

国运向上的时候增量财富充足、发展空间巨大、共识容易凝聚,怎么改革都能出成果。

国运向下的时候存量财富枯竭、发展空间萎缩、到处都是阻力,怎么改革都会出乱子。

如果到了帝国末期,那干脆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年大明只是裁了个驿卒就天翻地覆,上哪说理去?

图片

虽说当下的美国还不至于拉胯到明末的程度,但其国运也绝对不是处于上升期。

所以他们现在的任何改革都像是走钢丝,稍微不慎就有翻车的风险。

图片

那么这个“大而美”法案将会把美国引向何方呢?

正如本文所说,该法案首先牺牲的是弱势群体。

从短期来看,牺牲弱势群体对社会造成的震动确实远小于牺牲精英群体。

因为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很低、影响力很小。

只看纸面数据的话,这群人甚至可以归为“产出低于投入的负资产”。

图片

所以很多人的心里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抛开道义不谈,把弱势群体当燃料烧掉是不是一种更高效的选择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了:

国家有没有义务去帮助弱小?

一个人成为“弱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认知低、能力差、懒惰、倒霉......

但不管什么原因,似乎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那么让他们自己去面对也很合理。

出来讨生活,谁不需要直面竞争?凭什么消耗国家资源去帮助他们呢?

图片

但关键在于:现实中存在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吗?

事实上如果国家真的对弱势群体撒手不管,那么会有很多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接受不到基本的教育、享受不到基础的生活设施以及其它基本权利。

更别提还要面对各种意外和天灾了。

图片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国家的意义就在于对抗这种不公平、尽量给每个人创造出发展的机会。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该国的弱势群体就永远没有进步的可能,也无法融入社会协作,并且离现代生产体系越来越远。

最终他们会和时代脱节,彻底沦为“废物”。

很悲惨,但这和其他人有关系吗?

图片

当然有关系。

别忘了,中间阶层也会在改革过程中付出代价,且随时可能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而遭遇阶层滑落。

比如说“大而美”法案里就有很多跟医疗、教育相关的条款砍到了中间阶层的身上。

图片

而在一个弱势群体缺乏发展机会的社会里,阶层一旦滑落就很难翻身。

于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就出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的“废物”会越来越多,社会生产力也会越来越崩。

当大多数国民都无法参与现代生产活动时,这个国家就不再是一个现代国家,而只是一个“动物园”。

图片

当然,就算真的变成这个样子,顶层精英们也依然可以过着不错的生活。

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们可以直接购买其他国家的生产力。哪怕国内的工厂全面熄火,港口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进口货物送过来。

至于社会的动荡和平民的哀嚎,只要富人区的高墙一竖,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

不过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另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上的国家对弱势群体秉持着这样的行动方针:

你认知低,我就教育你;你能力差,我就帮助你;你性格懒,我就督促你;你有危险,我就来救你......

图片

反正能拉一个是一个,尽量不让你“掉队”。

如果只从单个案例来看,这种行为很可能是亏损的。

但这样的路线会为整个社会保留向上的希望,有效控制“废物”的数量,避免国家沦为“动物园”。

路怎么走是各国自己的选择,反正不同的选择会导致各国之间的生产力差距越拉越大。

当国家间的生产力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就会因为互相之间无法进行生产协作而分裂成两个世界:

“现代人世界”和“动物世界”。

图片

决定一个国家未来是在围栏的这一边还是那一边的,并非它现在的地位,而是它肯为国民承担多少责任。

接下来的道理就很简单了:

如果你在制定游戏规则时总是想着怎么搜刮底层,平时连老百姓被洪水冲走都能高高挂起......

那么无论你现在有多发达,围栏的那一边都是你必然的归宿。

图片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多了!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距离特朗普说,要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并且日期不再推迟的时间----8月1日,刚好还有半个月。特朗普能赢得这一次的关税战吗?从严谨的角度说话,正式结果揭晓之前谁也不敢说。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事情的发展趋势,从而从概率的角度分析一下。特朗普发起所谓对等关税的关税战、贸易战的时间是2025年4月2日,对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其中57个国家高于10%,称之为对等关税。剩下的国家为10%,称之为基础关税。对于高于10%的57个国家,他4月2日的行政令说4月9日开...

    2025-07-17 07:20:35
  • “大而美”法案确实是挽救美国的猛药,但也可能一脚油门把美国送进“动物园”!
    “大而美”法案确实是挽救美国的猛药,但也可能一脚油门把美国送进“动物园”!

    来源:观雨大神经第一节,先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成功赢下美国大选,再次成为帝国掌舵人。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棘手的坏消息在白宫里等着他:拜登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此时美国国债的总额已达36.2万亿美元,而4年前懂王离开白宫时,这个数字仅为27.8万亿美元。4年,造了差不多10万亿。而之所以会债台高筑,主要原因就是平时的生活入不敷出。拜登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都接近2万亿美元,赤字率(赤字/GDP)持续高于过去50年的平均水平。在政府入不敷出的同时,老百姓的日...

    2025-07-17 07:20:21
  • 同样是搞领土,为啥美国那么轻松?
    同样是搞领土,为啥美国那么轻松?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2025年7月11日,哥本哈根议会大厅内。一场关乎北极命运的表决正在进行。丹麦议会以压倒性的94票赞成、11票反对,通过了与美国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这次投票结果让欧洲舆论破防,让整个吃瓜界目瞪口呆。这份协议表面看只是涉及到格陵兰岛的防务,看似寻常的军事合作。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格陵兰岛,名义上是个岛,实际上是一块独立的陆地。它的面积达到2112448.97平方千米,如果独立的话,位居世界第13名。它的海岸线长达49200千米,世界第三。为...

    2025-07-17 07:20:18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7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7月CPI数据是同比上涨了2.7%,比起上个月的2.4%有较大幅度上升。这整体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毕竟特朗普已经开始加关税,这点CPI涨幅已经是美化过的样子了,实际涨幅应该更大。所以,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美债市场还是应声下跌,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再次涨破5%大关。今年5月,30年期美债也是一度涨破5%大关,不过后面随着特朗普在贸易战上TACO,3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一波下降,然后随着大漂亮法案在7月4日通过,再加上这次通胀上升,让30年期美...

    2025-07-17 07:20:15
  • 美国制裁欧洲,欧洲制裁中国!
    美国制裁欧洲,欧洲制裁中国!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这段时间有一个怪现象出现在了欧洲部分国家,那就是有一伙领导人,幻想可以通过制裁中国,来换美国不制裁欧洲。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请出来一段经典对话。 你是黄四郎买来的?嗯。黄四郎打过你吗?打过。我打过你吗?没有。你恨他吗?恨。你恨我吗?不恨。那你不拿枪指着他,你指着我? 经典就是经典,现在部分欧洲政要已经连自己到底干的是议员还是妓院都分不清了,搞不好每天当自己是花姐,一肚子委屈,全然忘了其实不是出来卖的。 其实这伙人原本也不是不想卖,而是不会卖,...

    2025-07-17 07:20:13
  • 特朗普再给普京50天:这是通牒,还是双簧?
    特朗普再给普京50天:这是通牒,还是双簧?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联合北约秘书长吕特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军事政策转向:美国将向北约盟国出售大批高端武器系统,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精确制导弹药、远程打击平台等。这些武器,最终将进入乌克兰投入到与俄罗斯的战争中。同时,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在未来50天内未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实施100%惩罚性关税,包括对中国和印度等购买俄油的国家也将动用次级制裁机制...

    2025-07-16 14:08:29
  • 莫斯科根本不相信!
    莫斯科根本不相信!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很有意思地,莫斯科根本不相信。第一,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二,莫斯科不相信特朗普的狠话。最近的美俄关系,真是一日三变,让人眼花缭乱。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转弯,7月14日宣称,他从来就不相信普京,他还对莫斯科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50天内没有结果,就对俄罗斯实施100%的关税制裁。此外,特朗普说,美国还要输送给乌克兰爱国者导弹,以及其他远程武器,当然,统统欧洲人你们买单。接着,英国《金融时报》披露,7月4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时,特朗普甚至直接...

    2025-07-16 14:08:27
  • 极限施压!
    极限施压!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就在一周前,欧盟外交官员还乐观地表示,预计不会像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美国盟友那样收到来自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然而7月12日,特朗普在自家社媒平台贴出了发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信函。信中列明欧盟将面临的30%新关税——明显高于4月初所宣布的20%,同时提出“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准入,不向美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等激进要求。至于墨西哥,特朗普用语更加不客气,除宣布30%关税外,还表示“须制止毒枭将整个北美洲变成毒贩乐园的企...

    2025-07-16 14:08:23
  •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来源:鼠妈杂谈微信号:gh_6186907f13df巴以、黎以、叙以、埃以,常年是国际政治热门名词。中东不出点事,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中东乱局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以色列以一敌多,俨然成了中东小霸王。犹太人出了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遗憾地是出不了一个战略家。拉宾是鹰派,但他是明白人,他在以色列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推动中东和解,可惜被自己人杀了。以色列往何处去,始终是以色列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是内心深深的恐惧。是继续当美国人的打手,还是被阿拉伯人扔进地中海?是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迷失在海洋的最深处,还是改变信仰融...

    2025-07-16 14:08:19
  •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作者:李大闲人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8月1日,特朗普将把日本输美汽车的关税提高到25%,还威胁说如果日本胆敢反制,日本涨1%,美就追加1%,看谁先撑不住。日本汽车极为依赖美国市场,对美出口占产业的34%,支撑全国558万就业人口。之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经让丰田2个月损失了1800亿日元,而本田的全年预亏将高达6500亿日元。日本首相石破茂豁出去了,高呼 “即使盟友,也不能跪着谈判”,但谁都知道他只是最后的倔强。现在自民党因为政治献金丑闻和国内米价高涨,已经支持率低得离奇,月底马上就迎...

    2025-07-16 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