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演习升级:美国压迫战略到达临界点!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美国环太平洋演习,从1971年至今已经进行了50年。苏联解体前每年举行一次,苏联解体后每两年举行一次。
环太平洋演习原本是针对苏联,后来将矛头逐渐指向中国!
1998年,美国首次邀请中国观摩环太平洋演习。
2012年,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首次参加环太平洋演习。
2014年和2016年,中国海军两次参加环太平洋演习。
此后,美国调整印太战略,将环太平洋演习转变为遏制中国的一次军事力量总动员,中国海军再也没有参与环太平洋演习。

一、从军事演练到战略压迫!
2025年6月26日到8月1日,美军再次组织了“环太平洋军事演习(RIMPAC 2025)”。
乍一看,这不过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又一次例行操作。如果我们将这次演习置于当前中美博弈的战略框架中来分析,就会发现:这场军演的性质,已经从“多边合作”彻底转变为一场针对中国的全面战略压迫测试。
2025环太军演,美方动员了前所未有的参演资源:29国、超过2.5万兵力、300架以上战机、40余艘战舰,多架B-1B、F-35B战斗群实兵出动,从美国西海岸一直覆盖到亚太第一岛链,相当于大半个太平洋都列入演习的打击范围。
显而易见,这不是演练“维护海上航行自由”的和平套路,而是赤裸裸的战争计划展示,目标直指中国东部沿海及远海作战能力。
更关键的是,此次演习内容与目标设置清晰指向中国。
“夺岛演练”对象模拟中国控制岛礁,“区域突防”课目针对东风系列导弹布设的A2/AD体系,“联合反潜”课目部署在巴士海峡与宫古海峡关键节点。
这不是演习,而是借“演习之名”进行战略摊牌与威慑。
美国从不隐藏战略意图,而是擅长战略欺骗。
面对日渐强大的中国军事力量,美国已经没有信心单挑决胜,试图通过组织区域军事联盟,在中国近海构建战略震慑链。
中国如果不接受美国主导的地缘规则,就要面对多国武力压力。

二、演习只是形式!
理解环太军演,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军力炫耀,而应深入多国军事力量体系化部署的逻辑。
此次军演的四个变化值得高度警惕:
战区转移前推:美军不仅在夏威夷、关岛,还将舰队与航空兵部署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等地。这意味着美军正在第一岛链进行实战化演练。
作战理念转型:演习中全面引入“多域联合打击”,涵盖海、空、天、电、网等五个维度。核心思维是用分布式战斗单元切割中国作战体系,用AI+无人平台牵制中国高密度防区。
联盟机制制度化:美日澳韩组成针对中国的“核心作战群”,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被拉入预备支援体系。
一旦冲突爆发,中国必须面对的是区域联合作战群,而非单一美军。
假想敌明确指向中国:演习任务背景均设置为“高度反制A2/AD体系”、“摧毁防御纵深火力阵地”、“通过夺岛建立滩头阵地”、“击溃敌方海军舰队反制航母”。
这些战术构想,都是针对中国当前海防模式的典型作战假定。
美国正在以“高科技+多国化+低门槛冲突”的思维,打造一个可以“随时点燃、随时调动”的西太军事布局,主要意图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状态下实现战略封锁。

三、中国战略自觉!
面对美方节节紧逼,中国没有陷入被动对抗的陷阱,而是以体系重塑和战略提升为目标。
从6月下旬开始,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几乎同步展开实战化、远程化、跨域化的战略演训,其中最为核心的包括:
双航母编队跨岛链远航:辽宁舰与山东舰连续在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开展联合战机起降演练,标志着中国双航母编队正向“常态化远海任务型”转变。
战术空军全域投送演练:歼-20、运-20、轰-6K、空警-500等机型组合构建高空中继链,形成远程探测、数据中转、打击下达、战果评估的全链路体系。
火箭军战略导弹封锁模拟:以东风-26、东风-17为主要打击手段,模拟多波次饱和攻击航母编队,封锁航线摧毁敌人战略节点的威慑体系。导弹精准攻击加上远程火箭炮陆基打击平台,对第一岛链当面之敌实现全覆盖。
无人化作战与信息战演练:解放军首次在演习中大规模运用无人蜂群、电子诱导干扰系统,以及AI自适应火力分配程序,测试网络与电子空间的协同抗扰能力。
这些演练表明中国已明确进入“未来战争”模式的筹备阶段,不再重复传统在战争模式,进一步向“系统融合、体系压制、控制节奏、保持主动”的新战争模式靠拢。
这既是对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第一强国地位的战略准备。

四、一触即发的临界点!
在美国不负责任肆无忌惮的挑衅下,当前中美关系已到了结构性变化的临界点。
军事对抗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国际规则主导权的争夺,世界新秩序的制定等全球博弈的战略对抗。
环太军演只是美方战略的一部分。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持续“踩红线”:不但通过《2025台海防御合作法案》,还秘密批准对台的“前置军训人员”入驻,美军舰艇更频繁进入台湾以东海域演练。
在南海配合菲律宾挑衅行动,利用“多国共同航行”方式模糊中国在南海的历史主权和法律主张。
在东海挑动日本军事扩张:支持日本解禁攻击性武器研制,推动联合打击能力整合,让日本成为前沿消耗的盟友。
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正在将战术挑衅常态化、战略封锁制度化、地缘盟友作战化,组成了一种非战争状态持续军事对抗的态势。
这是一个持续的结构性系统化的安全挑战,很可能成为战略误判和冲突爆发的引爆点。
面对美军全球部署与多国联盟支援,中国不能只在西太应对压力,还要有全球战略回旋能力,避免被钳制在西太平洋的牢笼。
这不仅是对一次军演的回应,更是交给历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