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飞甲》:徐克西进后最具过往港产神采之作
徐克执导的《龙门飞甲》,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一部相当有趣的作品,同时也是徐克西进至今,最具他过往港产片时代特色的电影。
就故事而言,《龙门飞甲》算是过去由徐克监制、李惠民执导的《新龙门客栈》的平行宇宙续集。虽然从李连杰与周迅饰演的角色过往来看,故事明显衔接自《新龙门客栈》里的梁家辉及张曼玉,但角色的名字,却从周淮安与金镶玉改为赵怀安和凌雁秋,就连周迅的角色个性,也被修改得与《新龙门客栈》中,林青霞饰演的邱莫言更为接近,与金镶玉具有极大差异。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修改的原因其实并不确定,但徐克当时在宣传《龙门飞甲》时,曾指出金镶玉这个角色只有张曼玉能演,谁都无法取代,因此这样的说法,或许正是他做出如此抉择,让《龙门飞甲》之所以会如此呈现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作法确实有利无害。因为,虽然李连杰与周迅在《龙门飞甲》里的表现仍算杰出,但梁家辉、张曼玉、林青霞,甚至包括饰演反派的甄子丹在内,却也正如徐克所说,在观众心中早已成为难以取代的存在,所以像《龙门飞甲》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在故事延续性方面满足喜爱《新龙门客栈》的观众,同时也回避了演员被拿来比较的不利困境。
而《龙门飞甲》也再度展现出徐克挑选演员的独到眼光。除了李连杰与周迅,像是原本让人难以想像会在武侠片出现的桂纶镁及范晓萱,也都交出了超乎预期的表现。尤其一人分饰两角,分别是大反派西厂督主雨化田,以及江湖骗子风里刀的陈坤,更是以极具差异性的演出叫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还成为本片具有徐克过往港产片那种活泼气息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是现在才看《龙门飞甲》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本片在某些武打桥段时,会有点过招动作较慢的感觉。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本片拍摄时,正值《阿凡达》掀起的3D 电影热潮,是以全片均以3D 技术拍摄而成。
而徐克在当时便曾指出,由于3D 摄影的特质,并不适合速度较快的武打场面,因此他在刚开始拍摄时,也曾花了一段时间适应,并让演员把过招的速度放得较慢一些。
所以,如今再看《龙门飞甲》的时候,除了会觉得部分打斗动作的速度,并不像一般武侠片那么迅速以外,有些镜头及特效,其实也是为了呈现3D效果而特别打造,因此此刻重看时,则不免会觉得有些镜头稍嫌刻意,需要当初在电影院看过3D 版本,才比较能明白那些设计的原因为何。
而就这点来说,其实也是件非常「徐克」的事。
只要是熟悉徐克作品的人就会知道,他一向乐于尝试较为新颖的特效技术,像是《新蜀山剑侠》与《蜀山传》,便是颇为知名的例子。而在《龙门飞甲》中,除了上面提及的3D 技术外,就连电影末段的剧情,其实也可以看出徐克对特效的痴迷所在。
在《龙门飞甲》的末段,故事藉由一场每60 年才有一回的黑沙暴,让赵怀安与雨化田冲入龙卷风里面展开决斗,接着把最后高潮的场景,转移至仅限短暂时间内可以重现于世,其它时候则一直被埋藏在黄沙深处的西夏王宫遗址里头。
而在《新龙门客栈》的结尾大战处,同样有一场沙尘暴发生,只是可能因为制作成本与当时的技术所限,在那场沙尘暴后,镜头便直接切换为众人下半身全被埋在黄沙之下的画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龙门飞甲》具有高出许多的制作成本,似乎也让徐克得以将自己的想像力给完整发挥,甚至是展现出一种唯有港产片才有的疯狂奇想。
此外,就连把为国为民的大侠气概、在乎利益的市井精神、活泼机智的年轻气息,以及生动描绘的儿女情长等元素融为一体的情节,也与过往的徐克作品较为接近。
其中赵怀安和凌雁秋,仿佛就像是《新龙门客栈》逆转版本的结局,以及风里刀与桂纶镁饰演的常小文,决定进入权势中心大展拳脚的末尾,则甚至令人好奇,那会不会全是当时的徐克在西进数年后,一种矛盾心境的夫子自道。
而在《龙门飞甲》的三年后,他所执导的《智取威虎山》,则在正片结束后,又多出了一段穷尽夸张之能事的另一个想像结局,让那个段落也就像《新龙门客栈》与《龙门飞甲》一样,仿佛让他过去在《财叔之横扫千军》里拍过的动作戏路线,得以用更高的成本再现一次,满足过往的宿愿一般。
只是,据《智取威虎山》的主角张涵予指出,其实那一段被放在最后的想像结局,原本是正片的结局,只是由于某些政治因素,让他们必须另拍一个更为写实的结局取代,所以才把这个原版结局,给改成以这种方式呈现。
或许,这也正是《龙门飞甲》为何成为徐克西进至今,唯一一部具有过往神采之作的潜在原因。毕竟,这就跟《龙门飞甲》的结局一样,有人放下执着逍遥远去,有人守在原地等待过往归来,有人则进入殿堂放肆一般,却也前途未卜。
而不管是哪种,一旦涉足江湖,总难免身不由己,得要放弃某些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