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越惨越腐败,风雨飘摇乌克兰!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最终演变成冷战后最大规模的一场国家战争。在西方援助与国内动员下,乌克兰短时间内展现出惊人的反抗力与动员力,泽连斯基总统成为西方世界英雄的化身。
然而,三年过去,战线停滞、援助减少、资源枯竭、政治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英雄神话正在破碎,乌克兰正陷入一场制度与道德的深层危机。
前几天,乌克兰议会悄然通过一项争议法案,将国家反腐败局(NABU)与反腐检察官办公室(SAPO)纳入总统可控的总检察院体系。
表面上是机构整合,实质上是总统泽连斯基控制调查机制、干预反腐体系的重度集权。
因为此事,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爆发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抗议,群众高举腐败就是投降的标语,直指泽连斯基正在出卖乌克兰脆弱的民主基础。
这一事态,标志着乌克兰从战时团结向腐败危机急转直下。

一、制度性收编!
NABU与SAPO,曾是乌克兰腐败丛生的权力体系中两块难得的清流。设立于2015年,两个机构主要负责调查高阶官员与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初衷是为弥补乌克兰传统司法体系受总统与议会操控而失灵的问题。
2025年7月22日,乌克兰议会无预警通过法案,将NABU和SAPO划归总检察院统辖。根据法案,乌克兰总检察长有权对乌国家反腐败局(NABU)的调查工作下达指示,可将案件移交其他机构;总检察长可将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的职权委托给其他检察官;应辩护方要求,总检察长可终止NABU的调查工作。
巧合的是,乌克兰总检察长正是泽连斯基亲自任命的安德里·科斯坚,此人曾是泽连斯基政党的忠诚议员,任内多次被批政治干预司法。
一旦修法正式实施,NABU与SAPO的调查权限将严重受限,调查对象正是泽连斯基阵营内的多名议员与政府高官。
这不仅破坏反腐机制的独立性,更形同让“贪腐监督单位听命于被监督对象”。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社论评论说:“泽连斯基背叛了乌克兰的民主以及所有为此奋斗的人。”

二、民怨井喷!
长期以来,乌克兰国内对政府的质疑声音被战争所压制,“一切服从战争”的逻辑压倒了一切。
此次修法引发的是战争爆发以来首度大规模针对泽连斯基政府本身的政治抗议。
示威人群组成广泛,不仅有反对党支持者、民间组织成员,更有退伍军人、学者、学生,甚至包括曾支持泽连斯基的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轮椅抗议者、退伍老兵西莫罗兹,他在战中双腿截肢,却高举“反对总统干预司法”的标语走上街头。
这意味着乌克兰民众已经觉醒,不再将一切问题归咎于战争与俄罗斯,开始正视国内政治结构中根深蒂固的问题:贪腐、权力私有化、制度破坏。

三、腐败成瘤!
曾几何时,泽连斯基以清廉素人的形象上台。2019年他当选总统时承诺“终结乌克兰寡头统治、肃清腐败体制”,但泽连斯基政府很快被亲信与商业支持者包围,反腐承诺逐渐沦为空话。
近两年,泽连斯基政府相关腐败争议事件不断曝光。
2023年1月,《乌克兰真理报》爆出乌克兰国防部采购军粮时大规模虚报价格,将每公斤鸡蛋成本提高3倍。有批评称国防部高层与供货商存在直接利益输送。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最终被“请辞”。
乌克兰多地征兵办被曝出收取高额贿赂,以逃避前线征召。一些军官通过伪造伤病记录、假通行证帮富人逃兵役,被称为战争下的新灰色产业链。
泽连斯基政党人民公仆党多名议员被曝利用职权购买海外房产或动用公共资金改建私人别墅。泽连斯基曾允诺彻查,但调查进展迟缓,且涉事议员多未受到实质惩罚。

四、前线崩,后方垮!
泽连斯基政府为何急于“收编”反腐机构?
答案恐怕在于前线战局已经恶化到难以掩盖的程度。
2025年以来,俄军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方向持续推进,乌军兵源枯竭、防线松动,多个阵地被迫弃守。
泽连斯基政府始终不承认防线崩溃,直到5月才羞答答说正在“局部战术调整”。
与此同时,乌军前线士兵曝出严重后勤短缺问题:缺弹药、缺车辆、缺战术无人机,更缺“人”。
一名乌军士兵在TikTok上愤怒指控:“我们每周吃不到两顿热食,但基辅的部长们在换新车。”
2024年以来,乌克兰征兵体系已全面失控,政府一方面掀起史无前例的强制征召,另一方面却陷入全民抗拒、兵员短缺的恶性循环。据外媒与乌克兰本地媒体多方披露,这场“征兵风暴”已引发社会动荡与前线军心溃散。
2023年底,乌克兰政府正式通过修订法案,强制征召年龄扩展至1860岁,并取消多项延缓服役条件。这一新法引发广泛恐慌,被批为“毫无节制的拉人上前线”。
在各大城市,征兵办人员开始进行街头“扫人”,出现大量“堵地铁口”、“守住出入境办公室”、“夜间突袭公寓”的抓人场景。许多年轻男性不得不藏匿数月,躲避“合法绑架”。
社交平台X(原推特)与Telegram频道上传出的画面显示:
有征兵官在医院门口拉人,连就诊病患也被盘查;
有家庭聚会因邻居举报“有壮年男子”而被征兵人员闯入;
有身穿便衣的征兵人员混入公共交通,现场带走乘客。
一位敖德萨市居民愤怒表示:“我们不是公民,是牲口。他们像抓犯人一样抓走我表弟,没有任何说明。”
根据乌克兰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列克西·阿雷斯托维奇爆料,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已有超过20万人逃离前线或拒绝返回服役。
战争时间拖越久,资源越稀缺,腐败体系吸走的“黑洞”就越大。

五、泽连斯基幻象!
泽连斯基的支持者一度宣称:“战争状态下,必须集中权力才能保卫国家。”但现实是,集中权力并未带来更好的战果,反而暴露了制度被操控后的脆弱。
泽连斯基本人及政党越来越像他曾经反对的“前朝寡头”。
泽连斯基一再推迟本应在2024年举行的总统大选,称“战时不宜选举”,但未提出明确期限;
多个反对党成员在未经司法程序下被羁押或“限制发言”,其中包括曾批评军费使用的前议员。
泽连斯基曾以“脱离旧政治体制”为口号上台,如今却成了体制的守护者与重构者。
2022年,泽连斯基在欧美国会演讲掌声雷动,是自由世界的象征。但如今,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评估他的形象与能力。
法国、德国多位议员公开批评乌克兰人权与司法体系恶化问题。
六、敌人不止克里姆林宫!
战争的残酷,本应唤醒国家的制度自省。
但乌克兰此刻却走在一条危险的路上:前线拼死抵抗,后方制度溃败。
如果说俄罗斯的导弹摧毁的是城市与基础设施,那么腐败摧毁的,是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信任。
当反腐机构被解构,征兵制度沦为抓丁机器,逃兵成为常态,连总统也拒绝面对群众的质疑,泽连斯基的“抗战神话”将难以为继。
这不仅是一场战场上的溃败,更是一个国家制度、道德、合法性全面垮塌的前夜。
战争还未结束,但乌克兰已在内耗与腐败中,被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