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空难,像一面镜子,照出真实的俄罗斯!
作者:夏斐君
来源:斐君思享汇(ID:feijunsixianghui)
7月24日,俄罗斯一架安-24客机坠毁,49人全部遇难。这起空难相比近年来其他空难来说,遇难人数不算多,但仍然值得说道说道,因为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真实的俄罗斯。
这起空难的细节,令人哑然。失事的安-24客机,机龄已经50年了!!!
1975年出厂的飞机,至今仍在服役,这不是“奇迹”,而是“俄罗斯日常”。如此高龄的飞机仍在服役,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却仍在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
这飞机算老苏联遗产了。1975年出厂的飞机也有人敢坐,只能说前苏联人民还是挺相信苏联品质的。70年代的飞机真的只有老毛子敢开,也只有老毛子敢坐。
老苏联的遗产,如今成了俄罗斯人的棺材。近年来,俄罗斯的安型号客机事故频发。2018年,一架安-148客机在莫斯科郊外坠毁,71人遇难;2021年,一架安-26在堪察加坠毁。2024年,一架安-24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失事……
安-24、安-26、安-148……这些“安”字头的飞机坠毁的那一刻,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俄罗斯国家命运的缩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在国际舞台上试图维持大国地位。但放弃了社会主义,等于失去了生命和造血能力。
安-24们能飞到今天,不是技术过硬,而是没有能力换新。苏联时代,航空工业是国家的骄傲,图-144超音速客机曾让西方侧目;如今,俄罗斯民航的平均机龄超过30年。
俄罗斯人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凑合。50年机龄的飞机,乘客照坐不误,飞行员照飞不误,仿佛只要挂上“苏联制造”的标签,就能自动获得免死金牌。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帝国幻觉”,苏联把俄罗斯抬高到了不属于它的地位,而俄罗斯人至今不愿醒来。他们怀念社会主义的公平与理想,更沉迷于那个能和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幻影。
安-24的坠毁不是意外,而是必然——当整个国家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时,现实就会用最残酷的方式提醒:
你早已不配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