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欧?我们志不在此!
来源:鼠妈杂谈
微信号:gh_6186907f13df
安全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市场靠中国,欧洲就像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抽掉任意一条腿,欧洲这张桌子都得倒。

默克尔时代,欧洲在三大力量间巧妙周旋,维系着桌面稳定。
可如今,这张桌子却在剧烈摇晃:欧洲同时向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兵戈相向。
这荒诞一幕看得中国网友是一头雾水,欧洲这是三条腿都不想要了,干脆分了丫的,这就是网友口中的“三家分欧”:东欧归俄,西欧属美,中欧归中。
从平衡大师到“三线开战”
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正被迅速消耗。她曾以务实外交在三大力量间游刃有余:

对美国,她一边维系着跨大西洋纽带,一边坚决抵制对华脱钩;
对俄罗斯,她推动“北溪”管道以能源利益捆绑,促成《明斯克协议》,在安全与价值观之间划出清晰界限;
对中国,她顶着压力12次访华,全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
要么怎么说,默克尔是欧洲最后的政治家呢,那时的欧洲,是懂得“三条腿”缺一不可的。
如今,欧洲却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混乱:

北约东扩未能换来真正的战略自主,俄乌冲突撕开了欧洲防务对美国的高度依赖。马克龙喊破喉咙的“战略自主”和“欧洲军”,在内部分歧与外部压力下步履蹒跚。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危机爆发,高企的电价迫使巴斯夫等工业巨头外迁,暴露了经济结构的致命脆弱,严重动摇了欧洲的产业根基。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用巨额补贴虹吸欧洲绿色产业资本,欧洲却反击乏力,眼睁睁看着产业根基被动摇。
将价值观教条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对华政策在“伙伴”与“对手”之间反复横跳,同时与中美俄三大强权陷入对抗,这种外交策略的混乱,让欧洲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被动。
欧盟内部的分裂加剧了这场灾难:南北债务矛盾、东西发展鸿沟、法德轴心松动、民粹与传统对立,欧盟复杂的决策机制根本没有能力缝合这些裂痕。
中国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德国因燃油车利益而犹豫,法国却跳得更高,试图借主导对华贸易政策来争夺欧盟领导权,这种内耗让欧洲连基本的“利出一孔”都做不到,沦为政出多门的“散装联盟”。
从分而治之到“和合之道”
一战、二战都以欧洲为主战场,“三家分欧”的调侃,本质上是想在欧洲开启中美俄的对决。
但中国人是懂历史的,19世纪列强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将中国撕成碎片,海关、铁路、矿产尽失其手。今日欧洲能源受制于俄、安全依附于美,恰是那段屈辱的复刻。
分而治之的逻辑,从殖民时代瓜分非洲到冷战阵营对峙,带来的只有战乱、压迫与文明的倒退。

中华民族对此有切肤之痛,所以我们对欧战略始终恪守“五不原则”:不干涉内政、不输出制度、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零和博弈、不做“教师爷”。
当美国在乌克兰煽风点火时,中国推动政治解决;
当俄罗斯切断能源时,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增长23%,成为动荡世界的经济动脉。
这种定力,源自五千年文明的“和合之道”。它超越了西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逻辑,形成了一种文明代差,中国追求的不是分食餐桌上的欧洲,而是与人类共赴星辰大海。

从霸权逻辑到命运与共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本身就是对霸权逻辑的超越:
物质基石:中国拥有全球体系最全的工业门类,制造业占全球30%,超大规模市场铸就经济韧性。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奋斗者”深潜,科技突破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制度优势: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全面从严治党则通过自我革命防止权力腐化。
文明新形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共识;以精准脱贫打破“涓滴效应”迷思;用“一带一路”串联起152个国家,打造了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的答案清晰而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它以三大全球倡议为支柱: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抗疫、气候变化,设立40亿美元全球发展基金,将发展置于全球议程核心。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安全观,反对双重标准与阵营对抗,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
全球文明倡议:尊重文明多样性,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平台促进互鉴,打破“文明冲突论”。
对欧洲,中国始终坚持两大基点:尊重欧洲的战略自主,致力于平等互利合作。中国乐见一个团结、繁荣、独立的欧盟,从未试图将自身模式强加于人。

从依赖三强到自立自强
欧洲的命运在于其自身能否觉醒。欧盟国家的主权让渡与利益之争、决策低效、缺乏再分配机制、安全依赖惯性及意识形态撕裂,构成了其结构性困境。化解之道唯有依靠深度改革与凝聚共识:
改革治理机制,平衡效率与民主;加速共同防务建设,减少对美依赖;加大对绿色与数字经济的投入,重塑工业竞争力。
一个实现战略自主、内部团结的欧洲,符合其自身利益,也契合多极化世界的大势。中国愿意成为欧洲重塑路上的伙伴,而不是分食者。

从三家分晋到美美与共
“三家分晋”的典故标志着礼崩乐坏,而“三家分欧”的调侃,终将被人类对和平与进步的追求淹没。
当14亿中国人以北斗卫星定位苍穹,用“奋斗者”号探索深海,借嫦娥工程叩问月球时,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国土,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想。
这条道路承载着五千年的“和合”智慧,也映照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航程。中国的志向从来不是分食欧亚,而是与所有向往光明的民族并肩,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以三大全球倡议为方向,驶向那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星辰大海。
欧洲的未来,应由欧洲人民自己书写。
我们无意改变他们的命运,欧洲且行且珍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