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忍辱负重!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民主党大佬、前国务卿、前总统夫人、特朗普的政敌希拉里,发了一个让吃瓜群众兴奋的言论:“如果特朗普能够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且基辅不被迫放弃领土,我承诺提名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政坛上,希拉里和特朗普是死敌,她绝对不希望特朗普获得和平奖。但她说,只要特朗普在不强迫乌克兰放弃领土主权的情况下结束俄乌战争,她就提名特朗普获和平奖。希拉里这话,无疑是把特朗普架在火上烤。
按正常思维,要让乌克兰不失去领土主权,那意味着要让俄罗斯退兵。这显然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但特朗普对希拉里的话做了热情的回应:她做的“非常好”。要知道特朗普骂了希拉里好几年了,这是难得夸赞她一次。这说明,特朗普非常想要和平奖。
然而普京和特朗普会谈结果并不理想,甚至连共进午餐的环节都取消了。
普京没有从特朗普那里获取想要的筹码。
特朗普也没有说服普京先停火再谈判。
为什么说普京是忍辱负重呢?
第一,会谈之前,普京遭遇特朗普的威胁。特朗普放话说,给十天时间,如果普京不同意和平,就会大幅制裁俄罗斯。
这种直接威胁,其实让普京很没面子。大家都在地球村混,脸面很重要。即便是小国家政客,被公开威胁,也会反击一下。但普京没有当回事,不仅没有直接反击特朗普,还去和他会谈了。这其实算忍辱负重的范畴了。
之所以说普京忍辱负重,那是因为特朗普亮出了两个直接手段。俄罗斯不怕美国直接制裁,因为能用的手段,拜登时代已经用完了。特朗普要搞二级制裁,提高那些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的关税,比方说大幅提升印度的关税。这让印度很难受,也让俄罗斯很难受。另外梅德韦杰夫尝试着和特朗普互喷,结果特朗普直接让美国核潜艇靠近俄罗斯。
面对威胁,普京没有硬碰硬,而是去和谈,就是一种忍辱负重。
第二,会面地点选择阿拉斯加,也是普京在退让。
美俄现在关系并不咋地。正常情况下,两国元首会面,应该选在第三国。比如上次普京和拜登会面,就是在中立国瑞士。普京去美国见特朗普,气势上就弱了几分。
这个时候,普京去美国,最不该去的就是阿拉斯加。因为阿拉斯加原本是沙俄领土,当年廉价卖给美国的。
沙俄之所以贱卖阿拉斯加,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沙俄担心英国抢走阿拉斯加,只是没想到美国捡了大便宜。后来阿拉斯加变成了沙俄、苏联与俄罗斯心头的一根刺。
特朗普把与普京会面的地点选在阿拉斯加,就是间接提醒俄罗斯与普京,俄罗斯人也会放弃自己的领土,何必执着于乌克兰的那些土地,该停火就停火。这是赤裸裸的讽刺,普京也忍了。会谈完毕之后,普京去阿拉斯加的理查森堡国家公墓,向二战期间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及水手敬献鲜花。
二战时期,美国搞了《租借法案》支持同盟国,美苏飞行员在阿拉斯加上空运送物质时,牺牲颇多。普京前去献花圈,其实就是提醒美苏合作的往事。
普京为什么要对美国忍辱负重呢?
对普京来说,特朗普执政是一个机遇。毕竟特朗普不像民主党那群人,一心要和俄罗斯搞对抗,甚至希望让俄罗斯解体。特朗普想要的是面子、流量和金钱。普京忍辱负重,投其所好,这样起码可以减轻俄罗斯的压力。
普京的忍辱负重,让特朗普感觉有了面子,宣布暂时取消了对俄罗斯十天期限的威胁。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利好。当然,这也是建立在普京对特朗普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
什么是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核心利益,而放弃部分个人的排场和颜面。
普京虽然在个人层面退让,但核心问题上寸步不让。特朗普想让俄乌先停火,冻结战争;但普京的诉求是,让乌克兰承认俄军控制的领土归俄罗斯。
特朗普既无法忽悠普京停火,也无法忽悠泽连斯基放弃领土主权,所以很生气,连和普京约好的饭都不吃了。
最后说几句小结:
1、战争的确能改变很多事
乌克兰战争之前,普京的人设是“大帝之姿”。埃尔多安、安倍晋三等政客和普京见面,都要等。战争爆发之后,埃尔多安都敢在普京面前摆谱了。
特朗普第一次担任美国总统时,见普京时眼里都有光。现在和普京见面时,约好的饭都能说取消就取消。
说到底,俄罗斯的战场表现不及预期。原本希望用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拿下乌克兰,结果自己掉进了泥潭里,吭哧吭哧爬不上来。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
2、普京压力很大,但无路可退
普京和内塔尼亚胡,都不会停止战争。原因很简单,停止了战争,他们还能干什么?普京统治俄罗斯二十年,经济没搞好,只剩下通过战争的方式获取传统地缘这种方案了。战争继续,普京的压力很大。但如果停止战争,普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俄罗斯和普京,已经为乌克兰战争押下了太多的筹码,很难轻易回头。另外,俄罗斯也因为乌克兰战争失去太多,比如北约东扩,比如丢了叙利亚等。战争继续,这些损失还有补回来的希望。战争停止之后,俄罗斯就会遭到地缘灾难的反噬。
简而言之,所谓和谈,所谓停火,只不过是战争的博弈手段。大部分时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但也有很多时候,尤其是战争机器开动之后,政治会成为军事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