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为啥忙着亲日?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2025年8月2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之后,首次出访,选择去了日本。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新上任,首次出访去哪个国家,是其执政思路的体现。既然李在明去了日本,那就表示他要亲日。

要知道,亲日可是尹锡悦的标签,李在明可是尹锡悦的政敌。
李在明没当总统之前,经常批评尹锡悦亲日;上台之后,更是急不可耐地把尹锡悦送入监狱。
所以舆论界默认,李在明应该不会亲日。所以当他首度出访选择日本时,不仅中国人想不明白,很多韩国人也很懵逼。他们在网络上表示李在明“和尹锡悦一个德性,这是给日本跪下了,现在李在明也要低头”,并质疑他“为上位改变立场”。
大家之所以质疑李在明,是因为他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让步,再次触碰到韩国人的神经。首尔多家社民团体——其中包括自称由693个组织组成的“韩日历史正义和平行动联盟”——当天即在市中心集结,批评总统这一做法是“开历史倒车”,认为其牺牲了民族尊严与历史正义。
李在明为啥要亲日呢?
第一,李在明不敢亲中
上台之前,李在明表现出了那么一点点亲中倾向,以至于舆论界有声音认为,李在明上台后可能会亲中,毕竟他表现出了和尹锡悦不死不休的决心。尹锡悦走的是对中国强硬路线,李在明大概率会缓和中韩关系。
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半岛都是亲中的。然而现实很遗憾,只要美国大兵还驻扎在朝鲜半岛,韩国政客亲中的土壤就很贫瘠,韩国总统亲中的概率就更低。
韩国总统什么时候会亲中?美国大兵离开是前提之一。
美国大兵什么时候离开?只有中国继续强大,美国真正意义上衰落之时。
所以大家不要幻想李在明或其他韩国总统亲中。只要他不像尹锡悦那样如同莽夫一样行事,而是像一个东方政客那样圆滑,便算正常了。
第二,给日本吃定心丸
李在明能扳倒尹锡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尹锡悦推动了韩朝对立。
文在寅时代,韩朝关系很好,文在寅与金正恩时不时通信、见面啥的;韩日关系磕磕绊绊,经常因历史问题打嘴仗。但尹锡悦上台之后,为了配合拜登的战略,让文在寅以及之前历任韩国总统构建的南北关系毁于一旦。相反,日韩关系前所未有地好。当然这种好,在很多韩国人看来,是尹锡悦放弃了韩国的尊严换来的。
李在明取代尹锡悦之后,按道理来说,应该如文在寅那样,推动南北关系缓和。谁也没想到,他会先往日本跑。此举无疑给日本吃了定心丸,表明他李在明执政期间,不会影响日韩关系。
李在明爱日本么?概率也不大。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过往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很难真心爱日本。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他是被迫这么做的。
能迫使李在明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国。
第三,去日本取经,学习与特朗普打交道
去过日本之后,李在明去了美国。
之前的韩国总统,上任之后首次出访大都去美国,就如同小弟拜码头那般。尹锡悦第一次去美国时,受到了拜登的热情招待。拜登不仅在白宫为其举办国宴,还对日韩关系猛夸一番。为此,尹锡悦选择紧抱美国大腿,和日本搞好关系,与中俄冷淡,和朝鲜敌对。
尹锡悦对拜登那一套,特朗普不喜欢。在特朗普心中,他和金正恩的关系更有助于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所以拜登下台之后,尹锡悦也惨淡收场。
如何面对特朗普,就成了李在明的新课题。因为现在的特朗普,和文在寅时代的特朗普已经不同了。文在寅时代,特朗普打贸易战只针对中国。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战,既针对中国,也针对盟友。
日本之前已经和美国进行了关税谈判,李在明正好可以取经。根据媒体报道,石破茂给李在明的建议是,“先谈安保再议经济”。这话的意思是,先谈安保,就是先承认小弟和大哥之间的关系,摆正位置。
第四,在美国遇冷
李在明离开日本之后,前往美国。刚下飞机,内心就感受到一阵寒流。
身为韩国总统,李在明到美国时,只有副礼宾长琼斯和韩裔美军上校金两名官员到场接待。整个接待仪式非常简陋:仅韩裔美军上校赠与李在明一枚纪念币。
——这是历史上韩国总统访问美国,遭遇的规格最低的接待。再对比前不久普京去美国,特朗普亲自去接机,可谓天差地别。而喜欢以大韩民国自居的韩国人又很要面子,更是玻璃心碎了一地。
特朗普为啥如此羞辱韩国?一是因为,特朗普钦佩强者,对小国领导经常随意敷衍。二是他的谈判风格喜欢先施压,再谈。
特朗普冷遇李在明,其实就是表明自己不会在谈判中留情面。
他对韩国的要求:
让韩国承担更多驻韩美军的费用。
让韩国在韩美贸易中让步。
让韩国承诺的3500亿美元投资“文件化”。
别的都好说,3500亿美元投资比较难办。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报道称,3500亿美元投资中90%的收益将用于美国民众。——换句话说,韩国要拿3500亿美元去美国做慈善。这让李在明受不了,也让韩国受不了。原本韩国只是一个承诺,没讲啥时候兑现。韩国的打算,大概是忽悠一下特朗普,过几年他下台了,谁也不记得这事儿。
现在特朗一定要让韩国的承诺变成现实,说清楚3500亿美元多长时间落实下来。这就要考验李在明这位东方政客的水平了。不过按照韩国与美国之间的历史与现实,估计也就是挣扎几下,随后答应大部分要求。然后李在明回国后,装一番委屈,表示自己尽力了。
最后说几点感触:
1、大国收小弟也是有分别的,找一些富裕的,相当于找到了血包,需要时可以补一补血。
2、小国生存不易,夹在大国中的小国,生存尤其不易。夹在大国之间富裕的小国,为了不被吸血,殊为不易。韩国顶着发达国家的名头,安全上却要依赖美国,如何才能避免被吸血的命运?
3、幻想一下,如果韩朝统一,实力应该不错;有核弹,有经济,有狠劲和拼劲,地位会大幅提高,谁也不能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