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被裁员、爷爷回去上班,「世代排挤」效应
怎么会变成这样?9月1日起强制社保,原本是希望能补足职场退休金的措施,却因为陷入「内卷」的下沉螺旋,导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裁掉了中年员工,反而重聘已经不需要缴交社会保险的老年人,形成职场世代之的排挤效应。
9月1日起强制社保,对多数企业来说将增加用人成本。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各界议论,社会接下来将进入「中年裁员、老年上班」的奇特景象。
随着社会保险缴纳变严,媒体上出现一些段子,像是「22岁上岗,35岁下岗,50岁再上岗,奇特的职场」。一边是中年求职者面临到手薪资缩水、甚至被裁员的双重压力;另一边,无须缴纳社保的退休人员,反而成为企业争相招募的对象。
最高法院8月初公布企业和员工间任何不缴社保的私下协议都无效的解释,并从9月1日实施,这之后,「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尽管麦当劳迅速澄清,招聘退休员工并非新做法,但查询多家求职网站和社媒平台发现,相关职位涵盖餐厅服务员、店员、档案员、财务、安保等多个领域,月薪从人民币3000元至6000元不等,其中不少招聘启事发布于8月的前两周,即最高法司法解释发布后。
对于餐饮、零售等薄利小微企业而言,招聘退休人士的经济效应很清楚。以上海为例,雇用普通员工每月企业社保支出约2800元,即便按照当地最低月薪标准2740元计算,用人单位每月也须支出至少5540元。而退休人员因无须缴纳社保,直接节省近一半人力成本。
强制社保实施后,势必引发多方博弈。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可能需要重新分摊社保成本;员工可能因此跳槽;企业可能转而招聘无需缴社保的退休人员,甚至有部分小微企业因成本压力难以为继,被迫关停。
尽管招聘退休员工在短期内能降低开支,但也可能带来生产效率下降等隐性代价。
肯定强制社保的好处是提升了劳动力的基本保障,有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内大循环,但这样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系统性努力。中国若要真正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前提是让老百姓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