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的“世纪之行”!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上合即将开幕,普京即将来访,随后他会作为重量级嘉宾出席大阅兵。
根据公开行程,这次他将在中国待4天。这不是一趟简单的出席,而是会把中俄关系推向一个阶段性高点。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将普京此次出访形容为“世纪之行”。
俄罗斯三号人物杜马主席沃洛金率先抵达中国,为普京之行暖场打前哨。
普京此行大概有几层内涵:
其一,象征层面,站台
中国这次大阅兵,是纪念抗日战争以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地球村的大事件。因为80年前,中俄(苏)都是反法西斯的重要国家,也是联合国创始成员与常任理事国,堪称二战之后国际秩序的奠基者。
当年的法西斯国家,主要是日本和纳粹德国。苏联是对德作战的主要国家之一,另一个是美国。中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之一,另一个也是美国。
普京出席中国大阅兵,表达了中俄维护二战成果的决心。某种意义来说,意义重大。
然而80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已经物是人非。
当年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中美英苏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德国和日本,已经成了美国的小弟。英法那边,也看美国的脸色行事。日本甚至公然劝说欧亚国家领导人,不要出席中国的大阅兵。
如今真正在意、维护二次世界大战成果的大国,只有中俄两个了。当然了,只要中俄还在坚持,二战形成的秩序就不会出现根本性混乱。其实美国也希望看到中俄坚持维护二战秩序,那样他自己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
其二,为俄罗斯的安全谋划
拉夫罗夫说过,在历史上,俄罗斯参与的每次战争都有盟友共同作战。这次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孤军奋战,对抗整个西方世界。
从反拿破仑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俄罗斯都是主角。但这些战争中,俄罗斯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盟友:英帝国及其盟友。但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在西方可以说没有一个盟友。
这在历史上从没有过。哪怕是冷战时代的苏联,在西方也有东欧一帮小弟。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两次崩盘,分别是一战后期的沙俄和冷战时代的苏联。
沙俄时代,并没有面对整个西方的压力,然而却在战争中崩盘了。
苏联时代,也没有面对整个西方的压力,最后选择自我解体。
如今的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面对来自整个西方的压力,却能安然无恙。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没有选择跟着西方向俄罗斯施压,而是和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所以俄罗斯并不孤独,至少现阶段有中国相伴而行。因为中国的存在,让俄罗斯可以抗住西方的压力。
沙俄时代,中国很弱,被包括沙俄在内的列强欺凌。
冷战末期,中国在韬光养晦。
如今的中国,已经被美国列为头号博弈对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让现阶段的中俄走到了一起。
普京出席中国大阅兵,既是给中国面子,更多还是为了俄罗斯自己的利益。只要中国不跟着西方孤立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就不是孤独的,可以继续顶住来自西方的压力。
当然也有不少人,尤其是西方,认为中国不应该和俄罗斯走近。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中国不孤立俄罗斯,才会让俄罗斯不走极端。一个走极端的俄罗斯,会给地球村带来巨大的风险。
其三,经贸合作
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正常合作,俄罗斯就能顶住西方的压力呢?
关键就在经贸。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大国之间如果经贸合作匮乏,那么其他合作也难以持久。中俄之间的经贸近年在大幅上升。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2248亿美元,内容涵盖能源、环保、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中俄的经济结构,可以说天然互补。
俄罗斯地大人多,优势在能源、矿产和粮食。
中国是世界工厂,有着庞大的人口,对能源、矿产和粮食的需求可以说无穷无尽。
俄罗斯需求的所有工业产品,中国都应有尽有。
俄罗斯把自己的能源、矿产、粮食卖给中国,然后就可以在中国购买所需要的一切。
如此情况下,俄罗斯自然就不惧西方的极限施压。
最后说几点个人看法:
1、中国的崛起复兴,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但在工业文明周期到来时落伍了。中国的崛起复兴,其实就是回到自古以来的位置上,即回到第一梯队。
2、中俄在历史上有过诸多摩擦。近代史上,沙俄趁火打劫,搞走了我们不少领土。但现阶段,中俄因为美国霸权主义而靠近。只要美国霸权主义还在,那么中俄大概率能保持相对不错的关系。
3、如果从更宏观的维度看,中国复兴崛起之后,俄罗斯应该在经济层面融入到中国的经济战车中。俄罗斯虽然能源、资源、粮食多,但人口是天然的劣势。俄罗斯单凭自己,永远不可能搞出完善的工业产业链。也就是说,俄罗斯想要独立地发展经济,已经行不通了。普京统治俄罗斯那些年,已经证明了这点。融入中国的经济战车,俄罗斯可以分享到诸多红利。现在看,俄罗斯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点,还对西方抱有诸多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