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没来“阅兵”的印日!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01
今天阅兵想必大家一定都看了!
如何形容呢?
有特别特别多的感受,三两句也说不清楚。简单说来:
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简单搜了几张动图放在下面,小伙伴们再回顾一下。






特别是“东风5C”出来的时候,解说词是这样的: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是的,如果三年前,俄罗斯有我们今天展示出来军事力量的一部分,想来估计也就不会有俄乌战争这件事了。
02
在阅兵前的讲话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印象深刻:
“……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
和平,战争
对话,对抗
共赢,零和
这里面用的大多是“动词”,那么这些“动词”的主语,又是谁呢?
“教员”曾经说过: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所以,站在“今日中国”的角度
是谁和谁要“和平还是战争”?
是谁和谁要“对话还是对抗”?
是谁各谁要“共赢还是零和”?
03
我们可以“默认”,今天出席这次阅兵式的,大多是决定和我们要“和平,对话,共赢”的国家。
那没有参加这次阅兵式的,他们大多数的立场又是怎样的呢?
因为这个中间涉及到的利益博弈太复杂,我谈不上“太懂”国际政治,所以其他的都先不谈,只谈谈两个我们身边的国家。
“印度,日本”
这两个国家在对待这次阅兵的态度上,还都很有代表性。
首先是日本,在阅兵之前,就声称中国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并建议各国“谨慎考虑”是否派员参加。日方认为,活动可能传播“中国主导的历史观”。
印度也很有趣,莫迪老仙已经都到天津参加上合会议了,却不愿意再搭30分钟的高铁来参加阅兵观礼,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政治信号。
(你看印尼总统,本来因为国内暴乱临时来不了了,也“报备”过了,这暴乱刚平息一些,就连夜搭飞机来了,观礼结束再飞回去……)

但你要说莫迪没来吧,他来了。你要说莫迪来了吧,他又没来。所以也可以说莫迪是“如来”……
莫迪在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之前,先去日本“勾兑”了一番。
而日本也慷慨的送上10万亿日元(约486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大礼包。
可以看出,印度和日本,也有想“联手”的想法。但是他们“联手”是想做什么呢?
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呢?
04
先说说对于印度拉拢和打击的利弊:
拉拢印度的好处显而易见。
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2023-24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约1184亿美元,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时,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重要成员,拉拢印度可以分化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中印合作可以提高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号召力。
但拉拢印度挑战也很大。
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边界问题悬而未决。
从之前俄乌战争印度倒卖石油大赚一笔就能看到,印度大概率是骑墙心态,两头吃,难以真正与中国同心同德。
而打击印度的弊端则很明显。
一方面印度是搬不走的领居,加剧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甚至引发冲突。会将印度彻底推向美国阵营,使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更加牢固,不利于中国破解美国围堵。
说完印度,再说说日本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伙伴,尽管政治关系时有波折,但经贸往来密切。
拉拢日本有利于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如果中国能改善与日本的关系,将极大地改变亚太地缘政治格局。
但拉拢日本同样面临困难。
日本近年来对华态度日趋强硬,积极参与美国对华围堵。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
而打击日本则可能进一步巩固美日同盟,使日本更加依赖美国保护,积极参与遏制中国。
05
这样看起来,似乎做出选择很困难。
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
中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对手有,且只有一个:美全球帝国
之所以要用“美全球帝国”这个词,就是要把美全球帝国,和地缘意义上的美国,和特朗普分割来看。
在民主党建制派所主导的“美全球帝国”体系下,印度和日本都是被极力拉拢的对象,为此不惜出让很多利益。
而今天特朗普对于印度和日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今天我们很多人,从心里上并不是很看得起“印度,日本”
(比如如果和“德国,法国”相比,很多人会认为“印度,日本”的没那么重要)
而实际上,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将印度和日本团结在身边,那么所形成的力量足以颠覆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
经济发展方面:
中国、日本、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二、第四、第五大经济体。三国总GDP超过3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约30%三国人口总和超过30亿,占世界人口4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三国联合将形成全球最大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足以抵消美国市场的重要性。
发展趋势方面:
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领先世界;日本在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方面技术先进;印度在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三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后,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合作。
国际政治方面:
中印日三国都是重要区域大国,联合起来可在联合国、G20等多边框架内发挥更大作用。
三国代表亚洲文明,可推动多极化世界形成,打破西方对国际事务的垄断。上合组织已经展现出吸引力,此次天津峰会吸引了20多国参与,远超G7会议规模。
安全秩序方面:
中印日三国联合可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地区安全架构,减少对美国安全保护的依赖。三国可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说句不是很恰当的话:
如果这次阅兵“印度,日本”联袂而至,政治上彻底站边中国的话。
那么中国的地缘环境将会得到空前改善,而美国所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可能不用,就塌了一半了。
06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亚洲,也早已不是西方主导下的亚洲。
正如阅兵讲话中说所说: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东风5C”的“以武止戈、砥定乾坤”,不仅是中国力量的宣言,更是亚洲复兴的号角。
如果印度和日本能够看清历史大势,跳出“骑墙”思维,与中国携手共建“亚洲世纪”,那么美国主导的旧秩序将不攻自破。
而这,正是此次阅兵向世界传递的最强音。
和平,源于实力
共赢,源于智慧
未来,源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