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闻:中俄朝的三边力量与共同使命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常洛闻】
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举办阅兵式,纪念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的苦难岁月和光荣胜利。来访的国家元首中,不乏重量级的抗日战争英烈后代,也凸显了不忘民族屈辱、推动人类大同的基调。
金日成在华抗日故事
此次备受瞩目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除了国家元首外,其实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抗战英烈的后人。其祖父金日成是朝鲜建军、建党、建国的元勋,其历史功绩中,参与中共领导的抗日革命活动占重要地位。
在金日成出生之前,日本帝国就已经通过军事、政治等诸多手段,用恐吓、暗杀不听话的勋贵、扶植代理人等方式推动“日韩合并”,吞并了本就被迫独立的大韩帝国,奴役了整个朝鲜半岛。许多不堪忍受殖民统治和剥削的朝鲜人逃往中国东北。
从1920年起,金日成随父母移居中国奉天省临江县(今吉林省临江市)。从此,金日成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多年。1926年初,金日成到吉林毓文中学读书,并在此加入了朝鲜共产青年同盟。在吉林市他遇到了一位支持革命的好校长——李光汉。李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是同学,在思想品格、学识修养方面受到周恩来的影响甚大。直到晚年,金日成还惦记、感激李光汉校长对自己的帮助。
1927年至1929年,金日成在吉林市毓文中学读书期间,组织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1929年10月,金日成因从事抗日活动,被中国东北地方政府逮捕。1930年5月获释后,他离开了吉林市,为筹划武装斗争而积极奔走于当时的满洲各地和朝鲜北部。
1943年10月,抗联领导人(苏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长)周保中(前排左四)、政治委员李兆麟(前排左二)、一营营长金日成(前排右二)同部分抗联将士合影。
因为朝鲜内部的派系问题,共产国际要求朝鲜共产主义者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从1932年起,东北各地开始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2年4月25日,20岁的金日成在吉林安图县明月沟创建了安图县抗日游击队,并担任队长。以后朝鲜官方就将这一天作为了金日成创建朝鲜人民军的建军节。
1932年11月,金日成率安图抗日游击队赴汪清,与汪清抗日游击队、宁安抗日游击队合并扩编为汪清抗日游击队。1933年到1935年底,中共满洲省委在各抗日游击队扩大改编基础上,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同年9月18日,红军32军南满游击队进行改编,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东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下设4个团、1个游击大队。朱镇为师长,王德泰为政委,金日成任该师第三团政委,不久,反日人民游击队改组为朝鲜人民革命军,它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按抗联编制,金日成历任团、师政委,二、五军联合指挥部政委兼苇河部队司令员,二军三师师长。
1939年后,我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本关东军疯狂增兵,中共调整政策,对东北部队进行战略收缩。1940年冬,由周保中和李兆麟等率领抗联部队陆续退到苏联境内,在位于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和沃罗什诺夫城郊的两片大森林中建立了两个野营。金日成所率第一路军警卫旅约百余人也随后进入苏联。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所辖的各支队共2000余人,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亦称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委员李兆麟,参谋长崔石泉。金日成任一营营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东北委员会进行改组,人员一分为二,朝鲜同志组成朝鲜工作团返回朝鲜,中国同志随苏军返回东北。金日成统领的抗联老战士金策、金一、金光侠、崔贤、吴振宇、朴成哲、林春秋等,后来都成为了朝鲜的国家柱石。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正式脱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46年2月8日金日成建立临时政府——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出任委员长。1948年9月9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朝鲜赶走了日本鬼子,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年仅36岁的金日成出任首相。
普京父亲的二战事迹
另一位到访元首普京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利顿诺维奇·普京,则是在与德国纳粹法西斯的战斗中,度过了艰苦但光荣的青春岁月。
斯皮利顿诺维奇生于1911年,家族世代都生活在特维尔州的图尔金诺沃村。他18岁参军入伍,被派往塞瓦斯托波尔,在潜艇部队服役。在临出发之前,与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普京娜举办了婚礼。战争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加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别动队,成为了一名侦察兵。苏德战争爆发后,普京一家生活在列宁格勒,但后来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此时普京父亲已经在前线作战。
在一次执行炸桥和破坏铁路的任务中,普京父亲所属的28人小队遭遇了德军的埋伏,他父亲回忆是因为队伍里有德裔公民出卖了他们。包括普京父亲在内的28名队员,只得朝森林里撤退。当时他父亲躲在长满芦苇的沼泽地里,靠芦苇杆呼吸,躲过了狼狗的搜索。最后分队与德军交战,28人只有4人逃了出来。
1941年11月,列宁格勒郊外的战斗异常激烈。普京父亲和战友们在一次行动中遭遇德军,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身受重伤,腿部被弹片击中。当时没人能顾得上把普京父亲送到后方医院,一个出身同村的战士认出普京父亲,背着普京父亲到了后方。在医院里,医生建议为普京父亲截肢,幸运的是最终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保住了他的腿,但留在腿中的弹片导致他终身残疾。
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同时,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普京娜则在后方经历了另一场生死考验。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城内物资极度匮乏,普京在回忆录中写道:“母亲带着3岁的哥哥在列宁格勒艰难生存,父亲在医院治疗时,把本该给自己补充营养的食物省下来,让母亲带回家喂孩子。”
2019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高举参加过二战的亲人肖像参加“不朽军团”大游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俄总统普京也举着父亲的照片现身参加。
普京的哥哥在幼儿园因白喉病去世,普京母亲也因饥饿而生命垂危。当普京父亲拄着拐杖出院回家时,发现卫生员正在往外抬已经奄奄一息的妻子。“父亲冲向卫生员,用拐杖威胁他们,坚持要把母亲带回家照顾。”普京回忆道,“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普京是其家族六个兄弟中,唯一的幸存者。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多次在国内外多次阅兵、纪念仪式中,手举父亲照片,参与不朽军团的游行。既是他对父亲的个人怀念,也是对国家、民族先烈的追慕和致敬。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中俄朝三国的合作前景
说完历史,要看一看未来。金正恩是首次出席重大的多边国际活动,很多国家的元首和代表都是第一次见到金本人。就他个人来说,金正恩每次访华,都伴随着对外界的松动:
首次访华:2018年3月25日-28日,上任之后首次出访外国;一个月之后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开启南北对话;
第二次访华:2018年5月7日-8日,就半岛无核化及朝美峰会筹备事宜进行沟通;
第三次访华:2018年6月19日-20日,结束访问后,朝鲜宣布暂停核试验与导弹试射;
第四次访华:2019年1月7日-10日,偕夫人李雪主乘专列访华,且正值其生日(1月8日)与中朝建交七十周年前夕;中朝首次在访问期间同步公布行程,打破以往“事后通报”的惯例。
普京则是在国内战争局势有所缓和的情况下,出访重要邻国,与周边多个重要国家可能有双边互动环节。所以中朝俄是否举行首脑三边的“超重量级”会晤,令各界都浮想联翩。
从政治角度,这是对二战秩序的维护、建基与对二战史实的尊重。
根据俄国的资料和普京亲自撰写的文章,“在反希特勒联盟所承担的所有军事努力中,苏联约占75%。在战争期间,红军牵制住了轴心国的626个师,其中508个是德军师。”根据美国的资料,1942年4月2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向美国国民发表讲话时指出:“这些俄国军队已经摧毁并正在摧毁我们敌人的武装力量——部队、飞机、坦克和枪炮——比《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但由于苏联解体造成的各方面的,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混乱,和美国阵营为了遏制俄罗斯,而发动认知作战,通过文艺作品、学术研究对二战历史进行结构甚至篡改,导致作为主战场的欧洲,现在已经失去了对二战的统一认识,甚至正确认知。
据各方评估,红军解放了现代欧洲国家近50%的领土,其中没有计算俄罗斯境内的欧洲部分。红军的损失超过盟军数倍。红军解放的目前已经独立的16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数超过1.2亿人。还有6个国家由红军与盟军共同解放。可是根据法国历史最悠久的伊福普民调所(IFop)的调查,巴黎居民中认为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数,从1944年的61%下降到2004年20%。
这一现象还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英国最大的民调公司Populus从2016年4月15至21日在美国和英国,和法国伊福普民调所(IFop)从2016年4月14至18日在法国和德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抽样在性别、年龄和地理分布上代表了参与调查国家的整体人口),在置信概率为95%的情况下,79%的美国人、58%的法国人和50%的德国人认为,美国军队在战胜法西斯方面起到主导作用。59%的英国居民认为,英国在打击纳粹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只有11%英国人承认美国起到关键作用。
德国居民中认为苏联是打击纳粹主要力量的比例最大,占24%,而且西德和东德居民观点大相径庭:只有16%西德居民承认苏联的作用,而在东德和柏林的这一比例分别占55%和35%。认可苏联在打击纳粹方面作出贡献的美国和法国受访者最少,分别占7%和12%。
中、俄对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历史细节进行梳理和“对账”,有助于还原、匡正已经岌岌可危的正确史观。而中、朝的共同记忆,则能够还原出日本帝国如何从清末就开始觊觎中国,并从吞并朝鲜半岛开始,处心积虑地为侵略铺垫,一步步实施其大陆攻略计划,狼子野心逐步膨胀为“大东亚共荣圈”,最后又是如何覆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三方的共同发声,将是对西方阵营建立在虚假道德高地上的傲慢的有力回击。
从军事角度,三方的合作有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叙利亚战争中,美俄并未直接撕破脸,也没能真正分出胜负,反而导致大量叙利亚平民罹遭兵燹,流落欧洲成为难民,现在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少见的、跨大陆的重大人道主义危机。在其后的俄乌冲突中,北约、欧洲、美国则是“赤膊上阵”,至今仍然没有实现其肢解俄罗斯,扳倒普京的终极目标,而且也让大量乌克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这期间朝鲜通过自主发展和“抗美援俄”,获得了俄罗斯的强力支持,国力、军力大幅上升。中国的军事实力发展更是有目共睹。这三股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意愿维护二战战后秩序,共同防范类似的冲突蔓延到亚洲,不仅是二战战胜国的福音,其实更是战败国的福音。
阅兵和纪念活动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高效的社会管理和组织动员体系,强大的工业体系和生产能力,快速的应变机制和先进的研发理念。每一位来华的代表,其实都是在观摩“中国道路”的具体成果。
而从具体的东北亚局势角度,朝鲜和韩国已经切断了一切往来渠道,和日本也几乎处于断绝一切联系的状态。美国一方面对半岛大幅度提高压力,增加军演规模,拉北约盟国深度介入亚洲,美日韩三国的军事合作也有升温的迹象,一方面通过特朗普个人“隔空喊话”,呼唤金正恩面谈,良性有效沟通严重不足。中俄朝之间的“面对面”有重大的象征和现实意义。三国通过并肩战斗建立的血盟关系,在新时代,必然有其新定义,新作用。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常洛闻】
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举办阅兵式,纪念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的苦难岁月和光荣胜利。来访的国家元首中,不乏重量级的抗日战争英烈后代,也凸显了不忘民族屈辱、推动人类大同的基调。
金日成在华抗日故事
此次备受瞩目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除了国家元首外,其实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抗战英烈的后人。其祖父金日成是朝鲜建军、建党、建国的元勋,其历史功绩中,参与中共领导的抗日革命活动占重要地位。
在金日成出生之前,日本帝国就已经通过军事、政治等诸多手段,用恐吓、暗杀不听话的勋贵、扶植代理人等方式推动“日韩合并”,吞并了本就被迫独立的大韩帝国,奴役了整个朝鲜半岛。许多不堪忍受殖民统治和剥削的朝鲜人逃往中国东北。
从1920年起,金日成随父母移居中国奉天省临江县(今吉林省临江市)。从此,金日成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多年。1926年初,金日成到吉林毓文中学读书,并在此加入了朝鲜共产青年同盟。在吉林市他遇到了一位支持革命的好校长——李光汉。李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是同学,在思想品格、学识修养方面受到周恩来的影响甚大。直到晚年,金日成还惦记、感激李光汉校长对自己的帮助。
1927年至1929年,金日成在吉林市毓文中学读书期间,组织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1929年10月,金日成因从事抗日活动,被中国东北地方政府逮捕。1930年5月获释后,他离开了吉林市,为筹划武装斗争而积极奔走于当时的满洲各地和朝鲜北部。
1943年10月,抗联领导人(苏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长)周保中(前排左四)、政治委员李兆麟(前排左二)、一营营长金日成(前排右二)同部分抗联将士合影。
因为朝鲜内部的派系问题,共产国际要求朝鲜共产主义者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从1932年起,东北各地开始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2年4月25日,20岁的金日成在吉林安图县明月沟创建了安图县抗日游击队,并担任队长。以后朝鲜官方就将这一天作为了金日成创建朝鲜人民军的建军节。
1932年11月,金日成率安图抗日游击队赴汪清,与汪清抗日游击队、宁安抗日游击队合并扩编为汪清抗日游击队。1933年到1935年底,中共满洲省委在各抗日游击队扩大改编基础上,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同年9月18日,红军32军南满游击队进行改编,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东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下设4个团、1个游击大队。朱镇为师长,王德泰为政委,金日成任该师第三团政委,不久,反日人民游击队改组为朝鲜人民革命军,它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按抗联编制,金日成历任团、师政委,二、五军联合指挥部政委兼苇河部队司令员,二军三师师长。
1939年后,我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本关东军疯狂增兵,中共调整政策,对东北部队进行战略收缩。1940年冬,由周保中和李兆麟等率领抗联部队陆续退到苏联境内,在位于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和沃罗什诺夫城郊的两片大森林中建立了两个野营。金日成所率第一路军警卫旅约百余人也随后进入苏联。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所辖的各支队共2000余人,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亦称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委员李兆麟,参谋长崔石泉。金日成任一营营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东北委员会进行改组,人员一分为二,朝鲜同志组成朝鲜工作团返回朝鲜,中国同志随苏军返回东北。金日成统领的抗联老战士金策、金一、金光侠、崔贤、吴振宇、朴成哲、林春秋等,后来都成为了朝鲜的国家柱石。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正式脱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46年2月8日金日成建立临时政府——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出任委员长。1948年9月9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朝鲜赶走了日本鬼子,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年仅36岁的金日成出任首相。
普京父亲的二战事迹
另一位到访元首普京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利顿诺维奇·普京,则是在与德国纳粹法西斯的战斗中,度过了艰苦但光荣的青春岁月。
斯皮利顿诺维奇生于1911年,家族世代都生活在特维尔州的图尔金诺沃村。他18岁参军入伍,被派往塞瓦斯托波尔,在潜艇部队服役。在临出发之前,与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普京娜举办了婚礼。战争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加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别动队,成为了一名侦察兵。苏德战争爆发后,普京一家生活在列宁格勒,但后来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此时普京父亲已经在前线作战。
在一次执行炸桥和破坏铁路的任务中,普京父亲所属的28人小队遭遇了德军的埋伏,他父亲回忆是因为队伍里有德裔公民出卖了他们。包括普京父亲在内的28名队员,只得朝森林里撤退。当时他父亲躲在长满芦苇的沼泽地里,靠芦苇杆呼吸,躲过了狼狗的搜索。最后分队与德军交战,28人只有4人逃了出来。
1941年11月,列宁格勒郊外的战斗异常激烈。普京父亲和战友们在一次行动中遭遇德军,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身受重伤,腿部被弹片击中。当时没人能顾得上把普京父亲送到后方医院,一个出身同村的战士认出普京父亲,背着普京父亲到了后方。在医院里,医生建议为普京父亲截肢,幸运的是最终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保住了他的腿,但留在腿中的弹片导致他终身残疾。
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同时,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普京娜则在后方经历了另一场生死考验。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城内物资极度匮乏,普京在回忆录中写道:“母亲带着3岁的哥哥在列宁格勒艰难生存,父亲在医院治疗时,把本该给自己补充营养的食物省下来,让母亲带回家喂孩子。”
2019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高举参加过二战的亲人肖像参加“不朽军团”大游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俄总统普京也举着父亲的照片现身参加。
普京的哥哥在幼儿园因白喉病去世,普京母亲也因饥饿而生命垂危。当普京父亲拄着拐杖出院回家时,发现卫生员正在往外抬已经奄奄一息的妻子。“父亲冲向卫生员,用拐杖威胁他们,坚持要把母亲带回家照顾。”普京回忆道,“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普京是其家族六个兄弟中,唯一的幸存者。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多次在国内外多次阅兵、纪念仪式中,手举父亲照片,参与不朽军团的游行。既是他对父亲的个人怀念,也是对国家、民族先烈的追慕和致敬。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