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更名战争部!特朗普也信“改名改运”?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9月5日,据《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200号行政命令,决定将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

由于国防部仍是法律上的名称,所以“战争部”暂时只能作“次级称谓”使用。
等国会批准后,估计到明年美国建国250周年之际,“战争部”就将变成正式名称。
9月3日,中国刚刚举行了隆重的九三大阅兵。很多网友调侃美国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其实特朗普在大选前就想更改美国一些部门名称,而拜登也喜欢改名。
两位老人就较上了劲。比如,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型军事基地“布拉格堡”(Fort Bragg),就被拜登改为了“自由堡”(Fort Liberty)
特朗普上来就将“自由堡”改回了“布拉格堡”。
国防部改战争部可是件大事,它涉及到美军在40个国家和地区、全美50个州的70多万处设施的标识。
从六大军种和数十个机构的信笺抬头到压花餐巾纸,从官兵服装刺绣到商店里的钥匙链和小饰品,美国媒体估计这项“工程”得花10亿美元以上。
特朗普大动干戈的理由是:
“这关乎胜利……你们知道我们曾经用过这个名字。我们赢得了一战,赢得了二战,也赢得了之前的所有战争。正如我所说,中间那些战争我们也全赢了。”
他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说得更加直接:“我们要进攻,而不只是防守。我们要最大化杀伤力,而不是不温不火的合法性。我们要暴力效果,而不是政治正确。我们要培养战士,而不只是防御者。”
特朗普是想用改名来改运,因为美国国防部早已堕落为一家“企业”,主要工作是做生意,再不改变,恐怕是来不及了。
从战争部到国防部
美国战争部的历史比联邦政府的历史还长。
1776年,独立战争爆发,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组成大陆会议,组建了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
1789年8月,战争部成立,管理陆军,也叫陆军部。
1791年,联邦政府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98年,海军部成立。
二战结束时,又从陆军分离出空军,建立空军部。
战后,反法西斯阵营获得胜利,许多国家都将武装力量改名为“国防部”,以示反对侵略,防御自身。
1947年6月26日,杜鲁门签署《国家安全法案》(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将战争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并入新组建的国防部,实行武装力量单一领导,1949年正式成立国防部。
除了海陆空三个军事部之外,它还有十七个局。
1,放射性和生物研究局
2,先进工程研究局
3,物资局
4,合同审计局
5,财政和会计局
6、信息系统局
7,国防情报局
8,司法服务局
9,国防后勤局
10,安全协作局
11,安全服务局
12、消除威胁局
13,国防技术局
14,导弹防卫局
15,测绘巡逻局
16,国家安全局
17,地球和空间情报局
九大联合作战司令部
1,欧洲司令部
2,太平洋司令部
3,非洲司令部
4,北方司令部
5,南方司令部
6,中央司令部
7,交通运输司令部
8,战略司令部
9,特别行动司令部
这些机构后来虽然有些微调或增设,但基本架构是按照1947年设置的。
它的指挥原则是:文官掌握最高权力(美国总统兼三军总司令)
国防部长为美国军事机构最高行政首长,必须由非军职官员担任。

像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就不能穿军装,因为他是文职人员,而军职人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将军就必须穿军装。
美国这一套,大多数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五角大楼原先是为战争部修建的,1941年7月28日在维吉尼亚的阿灵顿动工,1943年竣工。
每一翼分别属于:本部、总参谋部(后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
二战期间,这里成了美军指挥中心。

五角大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3万平方米。有131个楼梯,32套电梯及扶梯,284个厕所,4200个不差一秒的挂钟,7754扇窗户,16250个固定照明灯具。
每天有20万个电话进出,每月处理120万份军用文件。
美国国防部及下属单位约有65万公务员。
五角大楼可容纳3万人办公,通常为2.3万人。
大局和司令部,下面还有许多办公室和分支机构。
冷战结束后,美国最主要的敌人苏联消失了。五角大楼按理说,就没有必要继续维持如此庞大的队伍。
但美国并没有缩编国防部体量,反而有所扩大。

2001年,拉姆斯菲尔德成为了国防部长,1975年至1977年他曾在福特政府中出任过该职,但当时他的“国防部企业化”主张并没有得到支持。
小布什允许他对国防部进行“全面转型”改革。
拉姆斯菲尔德上任时就对《财富》杂志说,“我们在21世纪里,不能再思考生产、物资和兵力,而应优先思考速度、敏捷和精确。”
短短七个月,他就将一直由美军承担的许多生产任务和职能外包给企业。
五角大楼一些高级将领指责他将“军队空壳化”,对他深恶痛绝。
因为“生产、物资和兵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美军失去制造能力,它就无法承受大型战争,更不要说打赢战争。
八位退休美军高级将领要求小布什将这位“经理”解雇。
但得到了外包利益的企业,如“黑水公司”(BlackWater)和“哈利伯顿”(Halliburton),为共和党以及小布什的2004年选举回馈了大量资金。所以,生财有道的拉姆斯菲尔德地位更加牢固。
一些美军高级将领也变成了生意人,因为拉姆斯菲尔德提拔将领的标准是:商业能力。
美国一直拥有自己的仓储系统和物流系统。
但在拉姆斯菲尔德他们就把仓库给卖了,有需要再租回来。
美军士兵以前是要自己收垃圾、擦地板,但这些也被外包给了清洁公司。
外包如此有利可图,国防部有的局长副局长就干脆辞职,自己去开公司接单,再层层外包给别人。
2006年,拉姆斯菲尔德辞职后,他的个人财产达到了6亿多美元,他老婆和儿女持有的股票价值更是深不可测(他不能持股)
虽然拉姆斯菲尔德在2021年病亡,但他在国防部的徒子徒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军人医疗机构,只要跟战斗没有直接关系的医院,一律卖掉。
军官与家属的住宅,也被改为了“公私合作”的方式提供。
部队营房,能卖给房地产商的都卖了,搞得一些美军士兵在国内执行任务时要睡在街头或者车上,因为当地没有多余的营房了。
由于营房紧张,很多军官甚至只能在营区外租房住。
新兵列兵必须住营房(四到六个月训练),服役一年四个月以上可晋升一等兵,一等兵就开始在外租房了。
中士以上被要求自己租房,国防部给予“基本住房补贴”,但这些补贴是不够生活开销的。

美军的制造、供水、电力、公路管理、垃圾处理、消防、边境管理、秘密情报、疾病控制、军事学校系统……基本上都被砍掉(外包),只剩下“核心”,就像企业一样,只在本土保留“品牌和设计”,将利润最大化。
军工的研发和生产,美军与军工复合体五大企业一直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洛普-格鲁曼、通用动力、雷神。
但自从“自由市场机制”引入到国防部后,军工合同价格一涨再涨,而装备先进性和质量却没有提高,这里面的利益空间就成了一块大肥肉。
后勤供应更是如此,在阿富汗,曾有过一袋螺丝9万美元的合同,还有4000万美元的9只山羊、1000美元的咖啡杯、10000美元的马桶盖……

尽管国防部遭到了议员们痛骂,但这叫“民间支持后勤计划”(LOGCAP),是华尔街极为推崇的“改革”。
特朗普折腾国防部名称,他是想改变“军队空壳化”的局面,如同他想改变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局面一样。
特朗普之前说过:“我们以前可以每天造一艘船,现在几乎一年都造不了一艘。 ”
那么,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能改变美国“军队空壳化”吗?
无论他再怎么改名字,也是治标不治本。
别说改变美国国防部运作模式,就连停止乌克兰战事都很难做到。国会将援乌经费拨下来,由国防部以军援方式转给乌克兰,乌克兰再将钱转回美国,采购国防部指定的军工企业。
这些钱表面上都回到了美国,但实际上是从公家流入了私人。这些利益攸关方,会允许特朗普对国防部动手术?
再者说,三年以后呢?民主党上来,不还得改名。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我们村口的张铁嘴经常说句话。
“名字”排在“读书”后面,似乎改名是有作用的,尤其是对那些诸事不顺的人来说。
但这些都属于封建迷信,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老年人就爱信这些。
我们村的张二狗改名张有才,就能考上北大清华了?
同样,五角大楼无论是叫国防部、战争部,哪怕是叫侵略部,都改变不了美国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