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中美博弈出现关键的转折点!
来源:枫冷慕诗
中美博弈重要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一个改变未来10年全球财富格局的大事正在发生,就在北京时间9月18日的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公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时隔276天,美联储再次打开了降息通道,将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听闻消息,全球沸腾,因为这是2025年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也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已经出现。
我知道有人会提出质疑,才降25个点就有这么大的意义?2024年9月份不是已经降过了吗,我怎么没看到那么大的影响力?别着急,今天我用几分钟一次性讲清楚这个问题。
先把时间回调到20多年前,在21世纪刚开始的时候,世界的格局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基本格局是,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商品生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商品消费国,中国人负责生产,美国人负责消费,中国人负责储蓄,美国人负责投资,中国人出口商品,美国人出口货币,双方的经济结构完美契合,两国的关系也呈现出表面的和谐,当时国际上盛传所谓的“中美夫妻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美国的大统领小布什坚持要来参加我们的开幕仪式,两国的关系来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那个年代的美国人,工资高、福利好、汉堡炸鸡吃不完、人人都住大房子。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经济高速发展、工资不断上涨、手机家电不断更新,肉蛋蔬菜充足供应,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进入10年代之后,两国的关系快速转向,首先是希拉里提出“重返亚太”要打压我们,然后奥巴马时期出现了震惊全球的南海对峙事件,紧接着特朗普上台之后就是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金融战、舆论战不断施压,中美关系一去不复返。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从美国内部的情况去看,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导致工厂大量外移,很多蓝领工人失去了工作,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第二个原因是长年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的资金不断流入咱们的口袋,引发了美国高层的内部大反弹。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挑战了美国的全球地位。
也就是说,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去看,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差了,所以把原因全部都甩到了我们头上。
从我们的立场去看,靠低端制造、代加工发展经济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想要进一步提高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而那些赚钱的产业都在西方国家手里。
所以一个想向上攀升,一个想长期保持不切实际的奢靡生活,双方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于是两国的关系就难以为继了。

为了打压我们,美国人尝试过很多方法。
军事威胁(2016年),贸易制裁(2018年),科技制裁(2019年),生物打击(2020年),舆论施压(2021年)、阵营对立(2022年)……从2016年到2024年,美国人为了阻止我们的发展,用尽了各种办法,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舆论战穿插使用,多种组合同步出击。
但美国人真正的大杀招还是金融领域,因为这是美国目前对我们优势最大的一个领域。
美国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答案是用加息的方式将美债利率拉到极致,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这样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你可以把中美理解为两家银行,当美国加息的时候,就意味着把钱存在美国利息更高,必然会导致我们国内大量资本外流,从而导致国内的流动资金不足,没有钱,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会出现裁员降薪,就会出现消费不足。

同时,欧洲和日韩也被美国虹吸,他们的老百姓也没钱,而我们是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国,当国外的消费者没钱的时候,就会影响我们的外汇收入,我知道有人会说,这几年我们的外汇不断打破纪录,好像没有影响啊,但其实,这是我们用产业升级的方式对冲了全球消费的萎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美国加息,我们的外汇会更加强劲。
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外汇那么强势,但是国内的经济却不太给力?我们赚的钱去了哪里?答案是当美国维持高利率的时候,很多外贸公司就会延迟结汇,也就是把赚的钱先不着急拿回国,而是转头去美国投资,因为那里的收益更高。
这笔钱有多少呢?顶峰时期有机构预测过,大概有2万亿美元飘在海外,这就是为什么外贸一片繁荣,但是国内却陷入到通缩境地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一直想不清楚,为什么全世界都在通胀,只有我们陷入到了通缩的境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商品供应国,当美国维持高利率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变穷了,我们的商品卖不出去,这样就会加剧我们的产能过剩,从而引发工厂倒闭,收入下滑,让我们陷入到通缩的螺旋陷阱。
而且美国还在通过关税战和限制转口贸易等方式打压我们的对外贸易,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制造业雪上加霜。

也就是说,美国之所以长期维持高利率,除了抑制他们国内的通胀之外,更核心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拉爆我们的经济。
当然,这样做,美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个是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维持高利率,会快速榨干美国的财政收入,让美国政府出现破产的危机,多个国际机构和特朗普都警告过美联储,如果再不降息,美国政府就要停摆了。
除了债务压力,还有美国的经济压力,加息是把钱吸进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当美国市场流动的资金不足,就会出现经济下行。
就拿最近美国国内的局势来说,非农就业数据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失业人数不断攀升,但通胀却还处于较高的位置,美国多家机构预测,再这样下去,美国将会出现滞胀的情况,滞胀是经济学领域最可怕的一种格局,也是美国最担忧的局面。

看懂了这些基本逻辑,你就清楚,为什么这场中美金融大战,会被形象的概括为“高血压大战低血糖”了,因为本质上确实就是如此,双方现在就是在进行一场憋尿游戏,谁先忍不住,就会满盘皆输。
去年9月18日美联储扛不住率先降息,这其实就是美国金融战初步失败的重要信号,去年下半年的刺激政策,还有股市的走势,也在证明,我们的经济确实也在走向复苏的迹象。
但是,在降息了3次之后,美联储突然哑火,叫停了降息的通道,等到特朗普上台之后,接近300天的时间,美联储都没有降息,美国的利率还维持在4.25%左右的水平,相比我们国内的利率还是要高出不少。
也就是说,中美作为两家银行,美国利率显著高于我们的基本格局还没有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内是不敢随意进行大规模的降准降息去刺激经济的,因为很容易引发资本外流潮,到时候情况会更加严峻。
所以全世界都在盯着美联储什么时候再度降息,重要的不是美联储一次是降了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而是降息的预期继续开启,美国的利率会逐步下滑到3%,甚至是2%附近,到那时候,中国经济的就会正式开始复苏之路。

为什么我说2025年9月18日这一次的美联储降息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意味着美国人在300天的时间里,用事实证明,继续憋尿无法解决问题。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通缩的问题。
从2024年-2025年我们进行了多领域的大改革。
首先是反内卷、增加休息时间,想办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去重新分配需求,只有老百姓富起来了,才能从根上解决通缩的问题,但这是长久之计,不是短期可以看到收益的事情。
然后是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更高效的调动国内资源,打通内部流通的血脉,为后续我们的内循环发力做铺垫。
最后就是在金融战领域开始全面反击,人民币未来想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是需要一个锚定物的,就像当年的美元绑定了黄金一样,人民币也需要找到价值锚定物。
而21世纪就是电力和AI的时代。
因为AI、算力中心、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这些东西,都是以电力为基石的。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流行,未来制造业的核心要素将不再是劳动力,而是强大的算力和充足的电力供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为什么要在新疆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原因,这都是提前布局。
到时候,我们有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再加上特高压技术在电力输出方面的优势,二者结合在一起,人民币就会找到重要的价值锚定物,那就是我们的工业品+电力+算力三大核心优势。
只要完成了这一步,美元的霸权地位将会岌岌可危。
所以眼看我们已经开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美联储知道,继续维持高利率憋尿意义已经不大了,更重要的是,再熬下去,特朗普要扛不住了,中期选举眼看又要来临,如果美国经济还是萎靡不振,那特朗普的支持率可想而知,所以在多重考虑之下,美联储才被迫打开了降息通道。
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所有人——金融战,美国人已经认输了。
根据美国人自己的预测,预计今年年底,美联储还会降息50个基点,未来两年还会再次降息,当美联储的利率重新回到2%左右的水平的时候,中国经济就会吹响全面反击的号角,我相信,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待太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