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被忽略的一条暗线!
作者:猫哥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高层互动频繁。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先是中美马德里会晤,然后就是中美通话,再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将与中方在韩国会晤,自己也会在明年1月访华。
这一系列频繁的互动让舆论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大家都评价这是难得的中美关系比较融洽的时期,并且对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充满期待。
但是,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更耐人寻味的细节。
细节1:在中美马德里谈判之前,中方代表负责商务兼国际贸易的李部长率先赴美谈判,但是事后双方连个通稿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细节2:中美马德里谈判之前公布的时间周期是9月14—17日,整整4天的谈判周期,但是事实呢?双方在15日就结束了谈判,原定4天的谈判周期结果谈了2天就结束了,这又说明什么?
中美马德里谈判双方唯一拿出来的成果就是TikTok,但是在马德里谈判之前,中方就TikTok问题就提前对外放风,中方代表李部长表示:
中方将依法依规审查 TikTok相关问题,并敦促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关切。
很明显,这是中方准备在这次会议上解决TikTok问题了。
既然中方已经有意在马德里谈判中解决TikTok问题,马德里会谈谈了整整2天,一个TikTok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扯这么久——
特别是中方在会谈之前就开始放风准备解决的情况下,估计见面一两个小时就谈好了,剩余的时间自然就是谈其他问题,
那么其他问题谈了什么?为什么原定4天的周期只谈了2天就结束了?
细节3:中美通话,这样顶格通话看了通稿实质性的成果还是TikTok问题。
按道理,在马德里谈判TikTok问题双方已经谈妥,为什么还需要双方通话再确认一次?
另外,我还注意到,过去中美通话中方必定要谈台湾问题,而这一次中方罕见对台湾问题只字不提,这又是什么原因?
从李部长单独赴美谈判,到双方马德里会晤到中美通话,来来回回这么大的动静,最后拿的出的成果竟然只有一个TikTok!
这一切说明什么?
说明中美在重大问题上分歧巨大,短期根本就谈不拢!
只不过这些巨大的分歧被TikTok暂时掩盖了而已。

李部长赴美谈判,连个通稿都没有自然是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中美马德里谈判原定4天周期只谈了2天就结束自然是重大问题根本就谈不拢。
两国一把手通话只谈了TikTok说明高层心知肚明,双方原则问题上的分歧至少目前就算是到了层面也很难达成一个哪怕是方向性的共识。
那么中美在其他重大问题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呢?
这个重大问题的分歧才是中美博弈被忽略的也是最重要的暗线。
有两个。
一个是美方希望中方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240亿美元的农产品,其中130亿美元是大豆。
今年因为中美贸易战,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大幅度下降。
今年美国大豆丰收,但是来自中国的订单目前基本为0,所以美国农民特别焦虑。
如果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这些种植大豆的农民基本都会破产,但是本次美方提出希望中方大规模采购大豆的时候,中方却给美方展示了目前从美国进口大豆价格要远远高于从巴西进口的大豆。
没有理由让中国企业不买便宜的巴西大豆而买更贵的美国大豆吧!
为什么从美国进口大豆价格更高呢?
原因就是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了25%左右的关税。
所以中方的意思很明确,要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中美互相取消相互加征的关税——至少也要美方取消因为芬太尼借口加征的20%关税。
美方要取消20%芬太尼关税却有点难。
原因就是,如果取消20%芬太尼关税,那么本次贸易战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就只剩下10%。
之前美国与日本、欧洲谈的最低关税都是15%,为了这个15%,日本与欧洲还承诺对美国高达数千亿美元的投资。
如果对中国关税变成10%,美方怎么对欧洲与日本交代?
如果对日本与欧洲没有一个交代,那么欧洲与日本承诺的几千亿美元投资大概率是不会兑现了。
这就是美方现在的难题。
但是如果美国农民大豆销售问题不解决,那么明年中期选举特朗普有很大概率会输掉国会控制权,这也是让特朗普最焦灼的事情。
第二个分歧就是稀土。
现在中方对美国稀土供应基本是一个原则,民用可以给,军工绝对不给。
美方如果要中方放开稀土对军工的供应也不是不可以,条件就是美方必须放开英伟达芯片供应。
这个英伟达芯片还不能是阉割版的,必须是最高端的版本。
这个诉求再次击中了美方的要害。
为什么?
目前中美AI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中美谁先搞出通用人工智能,那么谁就会赢得AI竞争的胜利。
谁赢得AI竞争的胜利谁就能在科技创新层面实现对对方的降维打击。
所以,AI竞争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较量。
AI竞争目前主要在三个领域:算力、算法与数据。
在算力领域,目前中美实力对比大致是2:8,美国明显占优。
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算力中心建设拿不到英伟达最高端的芯片,国产芯片性能方面目前与英伟达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算法领域,目前中美的实力对比大致是4:6,中方稍微落后一点。
主要原因还是算力的差距,影响了算法的优化。
在数据领域,目前中美实力对比是8:2,中方明显占优。
这么七七八八盘点下来,中美AI的竞争美方拥有微弱的优势,这个优势来源就是英伟达芯片。
如果美方开放英伟达芯片供应,那么美方这个微弱的优势马上就要变成劣势,这是美方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但是美方不给英伟达芯片,中方就不给美国军工供应稀土,美国军工就面临大面积停产,这也是美方非常痛苦的。
大豆问题和英伟达芯片问题是中美目前博弈的焦点,短期之内双方根本谈不拢,也没有谁愿意做出妥协与让步。
以芯片为例。
在这个问题上中方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
近日,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主管部门已经明确通知国内互联网大厂,要求不能再采购英伟达阉割版的芯片。
之前美方的策略是这样,英伟达高端芯片严禁对华出口,对华出口是性能阉割版的芯片。
其目的就是,一方面通过阉割版芯片出售构建国内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阻止国产芯片的崛起;
另一方面因为芯片性能是阉割的,国内算力中心使用这种芯片不但算力水平远逊与美国,而且在生态链上形成对英伟达的依赖。
未来即便国产芯片性能起来了,要做国产替代,迁移成本也会非常高。
这就是美方如意算盘。
现在中方的对应策略是这样的。
一方面提出稀土换芯片,美方不给我们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我们就不给美国军工企业提供稀土;
一方面就是明确要求国内大厂算力中心建设不得使用英伟达阉割版芯片(即便其性能与国产芯片相比还是更好一些),逼着国内大厂算力中心建设用国产芯片。
这就是给国产芯片腾出市场空间,同时预防性降低未来国产芯片替代的迁移成本。
也就是说,目前中方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未来永久性不用英伟达芯片的打算,那么美方能不能承受未来永久性得不到中方稀土的代价呢?
当然,我们从不打无把握之战。
最近华为昇腾芯片已经开始恢复950/960编号,这意味着华为人工智能芯片迭代已经开始加速。
未来3年左右,华为每年将有新一代昇腾芯片面世,形成类似英伟达H-B-X的迭代节奏,意味着未来华为芯片的性能将大大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
这才是有关部门要求国内大厂不再采购英伟达阉割版芯片的底气。
原则问题强硬,但是边缘问题上是可以做出适当让步的。
这个边缘问题就是TikTok,准确的说就是TikTok美国业务的股权问题(利益分配问题)。
其实TikTok问题拖这么久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特朗普太贪婪。
本来特朗普上任之初,中美双方就基本谈好了这个事。
基本原则就是,算法模型绝对不给,但是TikTok美国市场的业务(欧洲已经谈妥,TikTok只要数据留在欧洲就可以合法运营)可以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公司,中美各占50%股权。
美方这50%股权自然是特朗普关联的资本控制。
但是这个协议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出了变故,这个变故就是有其他背景雄厚资本找特朗普也要分一杯羹。
特朗普不愿从自己的份额中拿出来,又忌惮这个资本背后的能量,于是就提出中方再出让一部分股权。
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中方自然不肯轻易答应,所以就这么拖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中方估计准备做出适当的让步,满足特朗普的诉求。
果然。
本次马德里谈判之后,李部长是这样对外表示的:
关于TikTok问题,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
同时,中方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这段话谈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句——算法模型是绝对不会给的;
第二句——股权可以出让,但是价格要合适,不能让企业吃亏。
天下没有免费的蛋糕,那么中方为什么要在TikTok(美国业务)股权问题上做出让步呢?
或者说,中方在TikTok(美国业务)股权问题上做出让步换来是什么?
以下是我的分析与推测:
其1,在长江实业港口问题上做出让步。
之前美方资本想收购长江实业的港口,这个举措被中方叫停。
目前是中资资本与长江实业收购港口进入实质性谈判,但是要达成这个收购,美方如果要干扰也是很容易的,这个必须取得美方的默许——毕竟大部分港口都在境外。
其2,台湾问题。
本次中美通话中方罕见没提台湾。
没提台湾当然不是疏漏,而是美方很可能在近期台湾问题上释放了某种善意,让中方感到满意,所以才没有提到台湾。
那么美方释放的具体善意是什么?
网传是美方叫停了近期对台军售,这个消息是否确实我们未来可以验证。
其3,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中美在核心原则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如果不适当的管控这个分歧,那么就很难维持中美斗而不破的局面,中美的经贸摩擦就有可能失控。
因为大豆与稀土的问题,特朗普其实是很焦虑的——美国农民不满,中期选举选情堪忧,美国军工没米下锅。
所以,在TikTok美国业务股权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满足美方边缘问题上的一些诉求就是很好的斗争策略。
在这个问题上我看到网上很多人提出TikTok很重要(即便只是美国业务),中方凭什么让步?中方就应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嗯嗯嗯。
当年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李德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根据地寸土不让,要御敌于根据地之外。
结果就是红军失去了战争策略的弹性,被迫与敌人正面拼消耗,最后不可避免走向失败。
现在中美博弈同样如此。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综合实力对比目前还是美国占优。
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博弈如果采取寸步不让的策略,就是主动放弃自己斗争策略的弹性,就是逼迫敌我双方在正面拼消耗,这实在不是一个高明的策略。
所以,在TikTok问题上,中方不但在马德里谈判前后都很高调的公布相关信息,更是在马德里谈判基本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一个一把手通话确认的程序。
通过通话确认TikTok交易,这是中方对美方做出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怎么也要说几句场面话吧?
事实也是如此。
特朗普表示:“美方希望通中方保持长期良好的伟大关系,美方希望促进两国经贸合作”
对,要的就是特朗普这样的表态。
有了特朗普这个表态,就能掩盖中美在焦点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中美博弈就不至于失控。
接下来在核心原则问题上,双方就各凭手段充分博弈,看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所以,近期被媒体大肆报道的TikTok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小菜,中美真正博弈的最重要的暗线才是大豆换关税,稀土换芯片的博弈。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