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外交部!“巴基斯坦背刺中国”谣言的背后!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有记者提问,近日有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利用中国设备和技术向美国出口稀土,触发了中国出台严格管控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新规。
部分自媒体发表视频和文章,称“巴基斯坦向美国赠送稀土样品,并同意开展稀土合作。中国出招反制巴基斯坦向美国出口稀土”。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双方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互信,在事关双方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密切沟通。
“据我所知,关于巴美矿产合作的事宜,中巴双方有沟通。”
林剑指出,巴方领导人向美方领导人展示和赠送的矿石,是工作人员购买的巴基斯坦宝石的原矿样品。
“你刚才提到的相关报道,或是不了解实情,或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挑拨离间,是缺乏根据的。”
说是回应,其实就是辟谣。


美国目前只有一处稀土矿,但没有处理稀土矿物的能力。
稀土需要产业链,这是常识。如果突破常识,闭眼吹捧美国,就会说这种话。

“稀土不稀,美国真要搞,几个月就能搞定,看着吧”。
反华分子的这种无脑言论很多,它们把稀土矿产当成了一切。
难道它们以为抓一把土,再加一盆水,搅和一下,就是稀土了?
建立稀土产业链,美国在有生之年,就不要指望了。
二、美国从其它国家采购“转手”稀土。
虽然中国出台了相关限制稀土“转手”措施,但有的国家想偷偷赚一笔,从中国这里申请下来,再转卖给美国。
巴基斯坦会干这种事吗?当然不会。
且不说中巴长期的互信关系,就说利益。因为这样做,巴基斯坦既得不到经济利益,也得不到政治利益。更何况,一旦被发现,那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谁会这么干?巴基斯坦的那位有声有色的邻居。
这两天,印度媒体不是说印度企业要向中国提交“最终用户证书”(end-user certificates),保证稀土不会流入美国吗。
就印度这天生喜欢占小便宜的基因,它还是干脆交纳高额保证金吧。
美国这两条路都走不通,除非它能跳出化学元素周期表。
既然连大漂亮都无力回天,怎么有人会认为巴基斯坦能帮它走出困境?
这种无稽之谈的唯一收获就是破坏中巴关系。
所以,外交部要出面回应。
中巴关系,对南亚地区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亚向来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地区,到了中国经济腾飞,国力大大提升之后,巴基斯坦的作用就愈发明显。
中巴两国于1951年5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今天,两国关系已上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巴两国始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风雨同路,为其它南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示范。
但印度一直视南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完全不顾及中国利益,甚至不让中国在印度洋有立足之地。
中巴良好合作,对印度来说是“双重灾难”。
一、巴基斯坦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机会,有助于它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中国将通过陆路通向印度洋出海口,并深化与南亚各国的关系。
所以,印度对巴基斯坦恨之入骨,并不仅仅是因为克什米尔问题。
然而在印度的“势力范围”之内,有哪个国家不是充满着贫穷和动荡?
斯里兰卡国家破产,骚乱不断;孟加拉国去年全国暴乱,总理逃亡印度;尼泊尔刚刚乱完,新政府还在动荡……马尔代夫则是硬杠印度,要求印军撤离,社会平静。
印度还想把手伸向阿富汗,共同对付巴基斯坦,终极目标就是中国。
当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当特朗普推出“印太战略”时,印度非常兴奋,极力配合,以为跟美国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围堵中国。
但中巴密切关系,始终是印度的“噩梦”,其它南亚国家也迫切地想摆脱贫困,它们并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为了对冲中巴关系,印度这几年拼命向西方怀里钻,G7峰会随叫随到,当个外围也要吹过十天八天。

特朗普回到白宫后,莫迪又来劲了,到处显摆美印盟友关系。4月,万斯一家访问新德里,5月,印度就对巴基斯坦动手了。
它想在南亚露个脸,证明一下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但结局却是如此之惨,它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巴基斯坦空军碾压?
然而,再打暂时是不可能了。
所以在舆论场上破坏中巴关系是它的最优解,同样这也是大漂亮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还要警惕。
不被这些来路不明的鬼话所迷惑,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