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地雷!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最近,美国两家地区银行披露的贷款欺诈案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恐慌。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美国Zions银行集团和西部联盟银行分别披露涉嫌遭遇欺诈。
据报道,Zions银行集团15日在监管文件中称,发现两笔有关联的工商业贷款存在“明显虚假陈述和违约行为”,将对相关贷款计提6000万美元拨备。
西部联盟银行则在16日披露,已就某借款方未能提供抵押品等指控提起欺诈诉讼。花旗集团分析师估算,该行正寻求追回约1亿美元资金。
Zions银行集团资产规模约890亿美元。
西部联盟银行资产规模约870亿美元。
二者都属于美国地区银行。
这里关键问题在于,这两家银行遇到的“贷款欺诈”是否为个案,还是说只是屋子里的蟑螂。
Zions银行在一项诉讼中表示,加州银行与信托被两个与Andrew Stupin和Gerald Marcil等人相关的投资基金拖欠款项。
根据诉讼,加州银行与信托在2016年和2017年向这些借款人提供了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的两项循环信贷额度,用于资助其购买不良商业抵押贷款。但经过调查,该银行发现许多票据和相关物业已被转移至其他实体。根据诉讼,这些物业已被没收及即将被没收。
简单说,就是Zions银行向一家专注于不良商业抵押贷款的投资基金,发放了6000万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被用于投资不良商业地产抵押品。
然而,Zions银行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了借款人提供的“明显虚假陈述”和合同违约,导致贷款几乎完全无法收回。
这里其实关键就在于这个“不良商业地产”。
因为过去这一年,美国的CMBS(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情况并不妙。
根据跟踪和分析CMBS 的 Trepp 公司的数据,8月份已证券化为CMBS的办公楼抵押贷款拖欠率飙升至 11.7%,为有史以来最严重水平,甚至比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崩溃率 (10.7%) 还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 。
我也去查证了下,Trepp网站上,确实有关于办公楼CMBS的违约率高达11.66%;
这么高的违约率显然是有问题的。
这些违约的办公楼CMBS,再经过美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包装一下,就变成各种“不良资产包”然后证券化,兜售给银行,然后银行再兜售给储户。
搞清楚这个链条,就大致能明白,为何这两家银行会碰上所谓“贷款欺诈”。
从这个角度看,这两家美国地区银行碰上的贷款欺诈,并非个例。
市场总体也是持这样的看法,所以昨天这两家地区银行暴雷的事情,才会引发市场一阵恐慌。
摩根大通CEO戴蒙直接警告称:“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可能还有更多。”
除了办公楼CMBS存在违约率超高的问题,此前,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第一品牌”和汽车贷款机构“三色控股”宣布破产。这两起破产已导致信贷投资者蒙受损失,正接受美国司法部审查。
第一品牌汽车作为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高度依赖于私募信贷融资,公司为了获取更多贷款,虚增应收账款和库存价值。
最终由于融资成本过高,汽车销售放缓,现金流最终枯竭而宣布倒闭破产。
三色控股曾是美国最大的非银行次级车贷机构之一,年放贷规模超过50亿美元;
该机构大量贷款申请使用伪造的收入证明和虚假车辆估值,违约率远远超过模型预测,模型预估12%,实际违约率超35%;
该机构同样把各类高风险贷款打包成ABS(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银行和资管机构。
这两家企业都因涉嫌欺诈而倒闭,并造成多家银行损失,引发外界担忧,担心如果信贷市场开始恶化,银行可能面临重大贷款损失。
关键问题在于,在美联储持续3年的高利率环境下,此类信贷欺诈案,是否为个案。
我个人是认为,这是已经在美国广泛存在的问题,而非个案。
市场投资者也有这样的担忧。
KBW地区性银行指数16日收盘下跌6.3%,创6月以来最低收盘价,也是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指数涵盖50家小型银行。其中,Zions银行股价跌13.1%;西部联盟银行股价跌10.8%;
当然,恐慌之后,美国有关方面肯定就要出来安抚市场。
Truist银行首席执行官罗杰斯在电话会议中表示: “整体信贷质量依然稳健。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我认为是偶发性且彼此无关联的事件”,并称该行在信贷风险方面正在“高度警惕”。
只是这样的安抚有多大说服力,我觉得是一个很大问题,毕竟是利益相关方。
客观来说,在美联储维持长达3年超过4%的高利率,美国金融市场如果不暴雷,反而才是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
美联储逆回购数据,最近已经骤降至41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2.5万亿美元峰值,可谓是天差地别。
美联储逆回购这个美国金融大血包已经枯竭。
于是,在10月15日,美联储的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突然被大规模启用,单日操作规模达67.5亿美元,是在非季末环境下自疫情以来的最大规模。
这一工具原本是美联储在疫情后设置的紧急流动性兜底渠道,允许银行以国债或机构债作为抵押换取现金,正常情况下很少使用。
这意味着,美国金融体系正从“流动性充裕”迈入“流动性紧张”区间。
在此之前,美联储体系中的银行准备金总额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
这一关口被多位联储官员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水岭。
面对这些流动性紧张的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开始松口了。
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暗示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
鲍威尔称:“我们长期以来阐释的计划是,当准备金略高于我们判断的与充足状况相符的水平时,就将停止缩表。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接近这一水平,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各种指标,以为这一决策提供信息。”
16日凌晨,美股因为那两家地区银行暴雷的事情出现下跌,同时这也助力黄金进一步疯涨。
伦敦金在10月16日甚至出现3.7%的涨幅,一度涨到4378美元。
不过市场的紧张情绪,却因为特朗普一则TACO消息而出现“掩耳盗铃式”的缓解。
特朗普在10月17日晚上表示,他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的提议是不可持续的。
当被问及如此高的关税是否可持续以及可能对经济造成何种影响时,特朗普回答说:“这不可持续,但数字就是这样。”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强迫我这么做”。
特朗普的强迫之说很荒谬,毕竟一直都是美国先对我们加关税和各种无理制裁,但美国一向喜欢贼喊捉贼,美国明明是加害者,却整天喜欢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
市场对于特朗普这番表态,还是按照TACO交易进行。
黄金价格应声下跌,伦敦金17日的期货价格一度跌4%,收盘跌2.7%;
美股17日的盘前期货下午一度跌1.7%,在特朗普TACO后就迅速翻红。
正所谓:“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
不过市场这样单方面进行特朗普TACO交易是有些问题。
这并不是说特朗普不会TACO,但问题是特朗普TACO并不能掩盖当前美国正在存在的一系列金融问题。
并不是特朗普TACO了,美国这些金融问题就不存在的。
当前美国金融市场因为稍微浮现出来的一些金融问题,被吓跌了,却因为特朗普TACO就涨回来,我觉得这是有些问题的。
搞得好像只要特朗普不断TACO,美国金融市场就可以不断涨上去一样。
特朗普虚空造牌,然后再TACO,就变成了金融永动机一样。
这跟OpenAI最近充当美股永动机,都是同样的性质,都是为了掩盖美国当前深层次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