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俄国总理访华,亚欧世纪到来!美媒又急又酸!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06 07:20:15 围观 : 评论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11月3日至4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应邀访华,先后访问北京与杭州。双方签署八项重要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领域。

毫无疑问,尽管西方施压,中俄关系正处于几百年来的最高水平。

面对中俄关系持续深度绑定,美国媒体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现出的焦虑前所未有的明显。

一、带着期待来,满载成果归!

北方的贵客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米舒斯京的这次访华,安排在中美韩国会晤之后,带有一定的交底色彩。因此,中俄在杭州举行一场实打实的战略会晤,也是对中美、美俄关系的一个绝佳衬托。

米舒斯京作为俄罗斯的二号人物,此行肩负的是中俄合作新阶段的开篇任务。

此次,中俄双方签署的八份合作文件,覆盖能源、工业制造、高科技、农业、教育、数字经济等全产业链,几乎囊括了一个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全部关键环节。

第一,能源合作再升级。

两国将扩大油气贸易、核能合作与电力联通。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正由向西看转为向东看。中国则在能源结构转型中,需要稳定、可控的外部供应。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升级,既能为双方提供战略保障,也能在经济方面实现互利双赢。

第二,科技与工业协作。

双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端装备领域展开联合研发。中方的工业体系与俄方的科研积淀结合,将形成新的产业互补协同。特别是在航发、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中俄需要联手,共同发挥优势,突破西方的科技壁垒。

第三,交通与北极航道。

会谈重点之一,就是强化物流互联互通。未来几年,中俄将改造边境口岸、优化运输走廊、推进北极航线商用化。北极航道如能全面启用,将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新动脉。不仅节省时间,还能绕开途径苏伊士运河的红海危机。

从会谈成果来看,中俄经济合作终于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在启动全产业链的战略合作。

米舒斯京访华,标志着中俄经济合作将进入命运协同的新阶段。

二、互信是友谊的基石!

米舒斯京在杭州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互信是友谊的基石。”

这句话并非外交辞令,而是中俄关系的真实写照。

直到2000年,中俄还在彼此戒备;如今,两国高层互访已成常态,战略对话机制全面铺开,经济合作不断推进,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两国最高层的高度互信,使得两国关系没有盟约却比盟约更稳。

互信的背后,是现实的利益与历史的共识。

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资本与制造能力;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与地缘安全支撑。

在现实利益面前,双方没有根本冲突,抛开了历史积怨,淡化了意识形态议题。

两国元首十年内超过四十次会晤,战略沟通高频、务实、有效。

这种密度,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国之间都难以企及。

当美国试图离间中俄时,两国已经用行动做出,重压之下并肩前行。

图片

三、中俄走近的必然逻辑!

为什么中俄越走越近?

第一,外部压力逼出的团结。

美国对俄发起全面制裁,对中国发动科技围堵,本质上都是要阻止亚欧力量崛起。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中国被切断高端芯片供应链。西方极限打压,让中俄彻底发现彼此是唯一的可靠后盾。

第二,经济互补带来韧性。

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俄罗斯是能源与资源强国。中俄贸易额持续增长。在全球供应链动荡的时代,中俄贸易反而稳步上升,对彼此都提供了很强的助力。

第三,战略互信支撑。

与美欧不同,中俄合作一直保持着战略默契,让两国能在危机中形成统一节奏。这种稳定性,是美国和欧洲永远羡慕而无法复制。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俄合作模式被称为“战略共同体”,不同于军事同盟,而是更高层次的政治与经济命运共同体。

四、美国酸味越来越重!

米舒斯京访华第二天,《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外交学者》等多家美媒几乎同步发文,语气罕见地带上了嫉妒。

华盛顿最担心的是中俄联手打破美元霸权。

过去三年,中俄贸易中本币结算比例已超过92%,美元在双边贸易中几乎“消失”。能源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结算系统绕开SWIFT,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制裁武器正在失效。

其次,美国担心中国的自立自强战略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原本想打断中国制造的脊梁,但结果恰恰相反:中国加速了产业国产化,半导体、稀土、能源装备、电动车、太阳能板等领域全面崛起。

如今,中国掌握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98%的稀土磁体产量。

一旦中方控制出口,美国的军事工业链就会失血失能。

特朗普的关税墙,挡不住中国与俄罗斯联手的新工业体系。

五、贸易战降温,地缘博弈升温!

就在中俄杭州会晤的前一周,中美釜山高层对话。双方释放了贸易战降温的信号,但并未掩盖根本分歧。

特朗普政府延续强硬路线,但在稀土、能源、医药等领域不得不放软。中国的产业链优势让华盛顿无法脱钩,只能边打边谈。

美媒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在和中国博弈时,总是先开枪,再瞄准。

结果是,美国受伤比中国更重。

纽约时报强调,自1970年代以来,美中关系一直是维系全球大国间相对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基于这一重要性,美中两国政府需要的是长期而平静的对话,而非一场漫长而喧嚣的双输贸易战。

若美中关系真的走向破裂,天呐,等到失去时,我们才会念它的好。

美国媒体为什么如此又急又酸?

因为特朗普带给美国人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在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行动中,面对中国的制造业升级,美国的制造回流计划屡屡受挫。

苹果、特斯拉、英特尔都在东南亚和中国双线布局,从未真正离开。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图挑拨中俄关系,以遏制中俄主导的亚欧大陆的整合趋势。

但中俄两国的深度互信,让这种离间注定徒劳。

六、亚欧世纪已经到来!

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是北美主导世界的一百年,那么如今亚欧大陆已经重新崛起,亚欧世纪正在到来!

中俄关系的升温,不仅是双边互动的结果,也是国际秩序转型的标志。

未来十年,世界的主轴将从大西洋移向亚欧大陆。

中俄作为大陆文明的两极,正以铁路、能源通道、科技协作、货币体系为纽带,构建一个去美元化、去霸权化的新格局。

短期看,中俄的能源、科技、金融合作将继续扩大;

中期看,亚欧大陆将出现一个以人民币、卢布为核心的经济区;

长期看,这将重塑世界权力的重心,北美对全球的掌控力将系统性退化。

美国当然不会甘心,但中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的核心支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大国博弈的舞台上,中俄携手登上主角席位。

美国,如今只能又急又酸……



相关文章

  •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只有一年?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只有一年?

    作者:阿旦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特朗普在第1任期创造了一个历史纪录,就是让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时间,持续了35天。现在在特朗普的第2任期内,他终于要创造一个新的纪录了。截止到今天,美国政府关门已经持续了35天。按照现在的态势,一时半会可能还开不了门。后面的每一天,可以说都是在创造历史。美国这个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比如持续个一年半载的,到时候美国人会不会发现一个真相,就是似乎政府不开门好像也没啥事。到那个时候,可能就真的不需要再开门了。特朗普现在的情况,属于是内忧外患,而且是内忧大于外...

    2025-11-06 07:20:17
  • 俄国总理访华,亚欧世纪到来!美媒又急又酸!
    俄国总理访华,亚欧世纪到来!美媒又急又酸!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11月3日至4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应邀访华,先后访问北京与杭州。双方签署八项重要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领域。毫无疑问,尽管西方施压,中俄关系正处于几百年来的最高水平。面对中俄关系持续深度绑定,美国媒体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现出的焦虑前所未有的明显。一、带着期待来,满载成果归!北方的贵客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米舒斯京的这次访华,安排在中美韩国会晤之后,带有一定的交底色彩。因此,中俄在杭州举行一场实打实的...

    2025-11-06 07:20:15
  • 日本人的想法很奇怪,但绝对不简单!
    日本人的想法很奇怪,但绝对不简单!

    原创: 尹国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明人明察已获转载授权中国人对日本这个民族,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虽然都处于东亚这个地理单元,历史上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但日本与中国在民族心理和性格上的差别,会大到他们的很多行为让中国人都难以理解的程度。在特朗普访日期间,日本新任的女首相极尽谄媚的讨好表现,她的一些举止和表情,让围观的我们都会感到心理不适,但日本很多人却不觉得她的表现有什么不妥,给高市早苗点赞的评论一大片。虽然也能看到有人出来批评高市早苗的,但底下骂他的人更多,说明日本人还是很吃高市早苗这一套的。在这些日本...

    2025-11-06 07:20:13
  • 美国政府“停摆”下的“两重天”!
    美国政府“停摆”下的“两重天”!

    作者:有里儿有面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当香槟美酒汩汩流淌、穿着弗拉帕舞女服装的舞者为宾客表演时,唐纳德·特朗普扮演起了盖茨比的角色。就在仅仅数小时后,约4200万美国人失去了食品援助。”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2日报道称,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举办了一场奢华的万圣节派对。派对现场,身着“咆哮的二十年代”风格服饰的权贵们觥筹交错,琳琅满目的甜点、摆造型的舞女与冰镇酒水的巨型主题冰雕相映成趣,俨然是现代版的“酒池肉林”。而这一切发生后的几小时,美国最大的反饥饿项目“...

    2025-11-06 07:20:10
  • 美国再次伟大了,美国人呢?
    美国再次伟大了,美国人呢?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最近几个月的出口数据很好看,看起来脱钩断链没啥影响,离开了美国市场仍然有出口,实际上看一下数据,发现我国比如我国对东盟出口的纺织机械、纺织原料分别增长了28.2%、13.4%,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了19.8%。这就说明不仅出口在增加,还说明了现在也到了我们转移低端产业,建设国内大消费市场的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向亚洲四小龙转移产业,开始当上了消费国家,现在我们开始转移产业,也要把国内收入提高当消费国家了。不是世界离开中国转不了,而是世界离...

    2025-11-05 14:08:26
  • 俄乌战争,法国已派出军队!
    俄乌战争,法国已派出军队!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有2条消息:根据凤凰卫视等媒体近日报道,法国2000名正规军已抵达波兰与乌克兰的边境地带,随时准备进入乌克兰。▲法国军队 视频截图第二条消息来自法国《费加罗报》,根据该报近日消息,法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4代半“阵风”战机。早前,法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幻影2000”战机。从这两个消息,可以看出法国再度“敢为欧洲先”。早前也是英法等国率先向乌克兰提供战机、远距离导弹、坦克等武器后,美国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才陆续跟进。针对这事,说3点:1, 后续有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直接对抗...

    2025-11-05 14:08:24
  • 川普摊牌了!除了中国,其它人不配跟美国一桌!
    川普摊牌了!除了中国,其它人不配跟美国一桌!

    作者:李小意来源:坏土豆不哭川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说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配和他坐一桌。话刚说出口,全世界都被他搞破防了。美国人说川普太看得起中国,居然能跟咱们平起平坐;欧洲发出愤怒的呐喊,称决不能让中美主宰未来;日韩表示,老大再爱我一次。那印度就更离谱了,别的国家在川普眼里如土鸡瓦狗就算了,老子堂堂南亚一哥,国际社会的宠儿,世界级超雄患者,你居然让我跟小孩一桌?除了1962被吊起来打,我三哥何时受过这等奇耻大辱?然后转头就带人把白宫的官网冲了。反正就川普提出的中美G2共治世界这事儿,各国就俩...

    2025-11-05 14:08:23
  • 为什么说「美国输得一点都不冤,特朗普才是真的冤」?
    为什么说「美国输得一点都不冤,特朗普才是真的冤」?

    作者:龙牙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怒斥“中美会谈中特朗普他害怕了,在对华贸易谈判中他退缩了,一手好牌被特朗普打的稀烂,输了一塌糊涂”!可特么得了吧,我看这些西方经济学家以及他们在中国的徒子徒孙们如果到最后都搞不清楚一件事:他们鼓捣出来的理论模型与客观事实之间背道而驰,错的一定是他们的理论模型,而不大可能是客观事实,那么,所谓“经济学”本身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占卜或者谶纬一类的东西。说对了皆大欢喜;说错了矢口否认。最终这玩意儿一定沦为“语言的...

    2025-11-05 14:08:21
  • 让俄罗斯和伊朗如鲠在喉的“特朗普走廊”!
    让俄罗斯和伊朗如鲠在喉的“特朗普走廊”!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乾隆晚年特别喜欢宣扬自己的“十全武功”,特朗普没有那样虚荣,迄今为止总统先生只实现了“八大和平”。分别是:以色列和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刚果和卢旺达、柬埔寨和泰国、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塞尔维亚和其自治省科索沃,以及近期宣布的以色列和哈马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被舆论忽视,那就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从特朗普的表情足以看出他对于“和平”的渴望。开心地像个孩子。2025年8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亚美尼亚总理帕希...

    2025-11-05 14:08:18
  • 美国将正式废除航母电磁弹射,但造蒸汽弹射器的美国企业已经有党委书记了!
    美国将正式废除航母电磁弹射,但造蒸汽弹射器的美国企业已经有党委书记了!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电磁弹射系统,航空母舰的最尖端技术,可以直截了当的增大航母战机的起降频率,并提升载重使得战机的续航和载弹量得以增加,同时耗能减少占用空间减少,让航母宝贵的空间可以用来干别的,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提升了航母的战斗力。因为电磁弹射的优势太多,所以我国在成功研发蒸汽弹射器,且陆地验证成功之后,硬是没让蒸汽弹射器上舰,等电磁弹射等了好几年,最后跳过蒸汽弹射器,跨越式的拥有了电磁弹射航母。美国那边就不一样了,在1954年首次建造出拥有蒸汽弹射器的航母后,花费了整整63年的...

    2025-11-05 1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