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宇:迪克·切尼和改变美国经济政策的一张餐巾
【文/ 周德宇】
在无人在意的角落,小布什时期的副总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迪克·切尼,昨天死了。切尼在美国政治史上也算是个非常风光或者说臭名昭著的人物了。他在任期间主导的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以及对总统权力的扩张,直到今天都对美国产生着巨大影响。
当然,他本人以及他的家族现在已经不太行了,因为他代表着共和党建制派一方和特朗普作对。他的女儿丽兹·切尼前几年觉得特朗普失势了,想要拉起党内反特朗普的大旗,结果反而遭遇了惨败,丢掉了自己的国会席位,成为了边缘人。
不过切尼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先放一边,这些大家都说得很多了,我今天想聊点别的。其实切尼也间接地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发展(或者很多民主党人称之为堕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1974年,福特总统的白宫幕僚长拉姆斯菲尔德(后来小布什时期的国防部长)和副幕僚长切尼,在华盛顿DC的一家饭店会见了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年轻学者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想要就税收政策咨询一些专业意见,而拉弗表示,为了提升政府收入,应该做的是减税而不是增税。
切尼没听懂拉弗的逻辑,于是拉弗拿了张餐巾,在上面画了张图:
餐巾上的曲线,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 Curve)。(顺带一提,这张餐巾现在保存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而且神奇的是,“拉弗曲线”的故事直到今天都没有统一,几个在场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拉弗本人都记不清楚状况了,有的人说这个拉弗曲线应该是画在一张纸上而不是布上,有的人说这场会面进行了不止一次,有的人说拉姆斯菲尔德其实不在场……)
拉弗曲线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认为政府收入和税率之间存在一个曲线关系。当政府征收0税率的时候,政府什么钱也不收,收入自然为零。但是当政府征收100%税收的时候,政府把钱都拿了,经济体里没人愿意干活,政府收入也为零。
这样推论下去,则意味着存在一个理想的税率点,如果税率高于这个点,此时减税可以增加经济参与者的积极性,大家多干活增加经济总产出,这样反而会让政府获得更多收入。
拉弗的理论虽然在1974年没有被福特政府采纳,但是已经逐渐收获了关注并开始被共和党营销。一方面是因为这套理论非常简单易懂,你可以跟毫无经济学基础的国会议员们在几分钟内讲清楚。另一方面是这套理论把两件好事结合到了一起,大家喜欢减税多拿钱,大家也喜欢政府能够增加收入减少赤字,如此好事成双,可太具有诱惑力了。对于当时处于水门事件低谷之后的共和党人,他们需要一种简单有力的概念来兜售给处于“滞胀”经济中的选民们。
而最喜欢这套理论的共和党人是里根,他一直是减税政策的忠实拥护者。这种理论后来被称为“供给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意思是他们关注于通过减税等方式增加经济体的供给,跟主张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增加需求的所谓“需求学派”相反。
不过,在1970年代,仍然有很多经济学家和共和党人并不认可拉弗曲线的逻辑,在1980年初选时老布什(George H.W. Bush)甚至怒斥里根的这套供给学派理论为“巫毒经济学(voodoo economics)”。从经济理论上讲,你并不能证明这个曲线就是这样一个抛物线的形状,你更不能证明当时的美国处于“税率过高”的那个半区。而对于关心政府财政赤字的传统共和党人来说,他们也对于减税的实际效果有所怀疑。
但架不住拉弗曲线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好营销,支持者太多了。随着里根的胜利,拉弗曲线和供给学派开始成为了正统,指导了所谓的“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
不过,拉弗曲线这部分,在里根的经济政策中其实是完全失败的。里根虽然搞了大减税,但并没有如并没有因此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而是带来了更大的赤字。正如很多经济学家当年怀疑的那样,你很难说当时美国的税率处于“过高”的区间。但另一方面,政府赤字也源于里根政府说一套做一套:里根表面上说自己要搞小政府要严守财政纪律,但实际上他花钱根本不手软,政府开支是之前政府的数倍。
正如这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现实是复杂微妙的,但被营销出来的东西,以及人们愿意接受的东西,是简单粗暴的。随着滞胀的消退和随后冷战的胜利,里根经济学的那一套减税、减福利、减监管的政策被视为美国经济的良方,拉弗和他的经济学理论直到今天都在被共和党人推崇。当然反过来对于民主党来说,里根经济学则是美国如今各种经济问题,从贫富差距到政府赤字的罪魁祸首。里根经济学本身的成败得失是个更大的问题,我会在之后的文章里再谈。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拉弗被聘请为经济顾问,并且在2019年得到了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同样的勋章,1988年的时候里根也授予了那个著名的米尔顿·弗里德曼。
名义上,特朗普给拉弗授奖的理由是拉弗在减税工作上的巨大贡献。但我个人揣摩,可能拉弗也是个很讨领导喜欢的人。因为拉弗在2018年与他人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特朗普经济学:置身于“美国优先战略”以复兴我们的经济》。
但是拉弗和他的拉弗曲线,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对于很多当代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来说,理论本身的严谨往往不如政治营销重要,经济学家本人的水平也往往不如他们和政客的关系重要。
很多人对于当代经济学理论有很多滤镜,认为这些理论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像自然科学一样严谨的定理。但他们和当年推崇拉弗曲线的共和党政客一样,对于经济学理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真的理解和在乎这些经济学理论背后的逻辑和前提,而是要么不动脑子地接受他们所看到的一切,要么只是想用这些理论来营销自己的立场。
(当然,我不是说拉弗的水平有多差,你得看和谁比。和纳瓦罗那些人比起来,和指导懂王今年对全世界大打关税战的那些御用经济学家比起来,拉弗可以算是个正常人了。)
尽管拉弗曲线在美国很著名,但在当代,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所谓的“需求学派”,主张发钱救一切的那一派。拉弗的“供给学派”有问题,不代表另一方的“需求学派”就是对的。在明天的文章里,我会继续讨论“需求学派”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为什么“供给学派”和“需求学派”都往往流于政治营销,而非关心真正的经济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