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3000亿美金与四个女人!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13 07:20:16 围观 : 评论

作者:代山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2022年2月24日,战争刚一打响,美欧就全部冻结了俄罗斯政府的海外资产,总规模高达3000多亿美元,俄罗斯的海外资产主要分布国如下:

图片

眼下,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都盯着这笔钱:乌克兰求之不得,俄罗斯无可奈何,美国暗里挑唆,欧洲左右为难。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里,四个女人站在了舞台中央,她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改写俄乌冲突的倒计时。

尤利娅的呐喊

拖着大波浪卷发,架着大黑框眼镜,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这就是尤利娅·斯维里坚科,今年40岁,乌克兰历史上第二位女总理。

图片

巧合的是,乌克兰首位女总理也叫尤利娅,就是我们熟悉的尤利娅·季莫申科,她也有着一头漂亮的盘发,被称为“乌克兰铁娘子”。

图片

斯维里坚科,会不会成为乌克兰的铁娘子,我们还不得而知。可时势造英雄,她的仕途显然比两度入狱的季莫申科顺利得多。

斯维里坚科,1985年出生于切尔尼戈夫市,这座距基辅80公里的工业城市,像天津之于北京般拱卫着首都。她的父母都是切尔尼戈夫市的官员,公务员家庭给了斯维里坚科最初的政治养分。

2008年,斯维里坚科从基辅贸易经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2011年,担任切尔尼戈夫市驻中国无锡常驻代表处负责人,一干就是4年。据乌克兰经贸档案记载,她牵头促成了切尔尼戈夫农机厂与无锡企业的合资项目,为家乡拉来数千万美元投资。

图片

拉来了中国投资,商而优则仕。2015年,斯维里坚科进入切尔尼戈夫州政府工作,一路顺风顺水,又一个4年,从州政府科员一直干到代理州长,成了当地最年轻的实权派。

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前来地方视察的总统助理叶尔马克一眼便相中了这个既有工作实绩又无派系背景的年轻人。斯维里坚科很快便从地方调往中央,仕途就像坐了火箭,先后担任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叶尔马克是主任)、第一副总理兼经济发展部长,一直到2025年7月担任乌克兰总理。

也就是说,从公务员上岸到国家总理,斯维里坚科仅用了10年。

叶尔马克何许人也?他原来是泽连斯基的制片人,现在是泽连斯基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实际上是乌克兰的二号人物。叶尔马克对泽连斯基忠心耿耿,他多次说,谁得罪泽连斯基总统,谁就是我的敌人。

图片

至于叶尔马克为什么看重斯维里坚科,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有才华,好控制,很忠诚,圈子干净。

要知道,在乌克兰政治史上,总统与总理的府院之争是国内政治生活的常态:总统克拉夫丘克与总理库奇马的对立、总统尤先科与总理季莫申科的矛盾,皆属此类。

乌克兰政坛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寡头势力。泽连斯基背后站着乌克兰的金融和传媒寡头——克罗莫伊斯基,被称为“造王的男人”,泽连斯基主演的《人民公仆》就是他的手笔。而前总理什梅加尔则是乌克兰首富阿克梅托夫的代理人,后者掌控着全国40%的钢铁产能和半数电力企业,什梅加尔曾长期在阿克梅托夫旗下的能源公司DTEK担任高管。

战场和政坛息息相关。乌克兰政坛表面上是泽连斯基风光无两、一家独大,实则各方政治和寡头势力暗流涌动、明争内斗。什梅加尔依傍阿克梅托夫担任总理已有5年,羽翼丰满。前乌军总司令、现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静待时机,威望日隆。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统波罗申科、现任基辅市长克里琴科等反对派人物虎视眈眈,不时炮轰泽连斯基独裁弄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急需一个“自己人”打破府院之争的恶性循环,技术官僚斯维里坚科脱颖而出,成了最佳人选。

斯维里坚科确实不负众望,2025年4月,她代表乌克兰同美国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也被称为“美乌矿产协议”,期间顶住了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成功打掉了“基金收益优先偿还美国债务”的条款,深度绑定了美乌关系。要知道乌克兰大部分的矿产资源都位于东部的黑土地,也就是战区或者俄控区,也就说,要想吃到乌克兰矿产资源的红利,首先得帮助乌克兰打赢俄罗斯。

泽连斯基、叶尔马克对斯维里坚科的表现很是满意,但眼下还有更棘手的难题交给她去办。战争打了快4年,乌克兰的钱袋子已经见了底。

根据《经济学人》最近的报告,乌克兰的财政储备或在2026年2月彻底耗尽,一场严重的经济与军事危机正在加速逼近。

乌克兰外部的资金来源分为三个:美国、欧洲、国际组织。从打仗到现在,美国约给了1300亿美元,欧盟给了2000亿美元,英国等非欧盟国家给了3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大概给了300亿美元贷款。也就说过去3年多,乌克兰拿到3900亿美元外部援助。

泽连斯基前两天说还要再打三年,根据《经济学人》估算,2026年至2029年,乌克兰至少还需要3900亿美元,只多不少。

问题来了,特朗普政府不愿给了,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也到上限了,欧洲成为乌克兰最后的资金来源。可欧洲自己也没钱,何况美国卖给乌克兰的武器也要欧洲买单。那么,钱从哪里出呢?难道要乌克兰坐吃山空、弹尽投降么?

还真有这么一笔钱,那就是俄罗斯的3000亿海外资产。

图片

从乌克兰的视角出发,拿俄罗斯的钱去弥补俄罗斯带来的战争创伤,理所当然!

斯维里坚科奔走在各方来回呐喊,不仅要冻结,而且要没收,要挪用俄罗斯的海外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

今年10月25日,乌克兰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4国以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共同发表敦促俄乌停火的声明,其中有一句话尤为关键:

声明称,各方正在制定措施,充分利用俄罗斯已冻结的主权资产,来确保乌克兰获得所需的资源。

言下之意不言自明,俄罗斯存在海外的这笔钱,保不住了。

冯德莱恩的算盘

欧洲是俄罗斯海外资产分布的大头,美国才50亿,英国500多亿,欧盟则有2400多亿。

换句话说,动不动这笔钱,最后还得欧盟说了算。

美英早把算盘打得噼啪响,巴不得欧盟立刻把这笔钱砸给乌克兰,这样俄罗斯和欧洲就彻底结下死仇,再也没法回头。

要知道,没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欧洲制造业那点底气也就气若游丝了——德国的化工企业减产,法国的钢铁厂限产,欧洲制造业将进一步瘫痪。如此一来,欧元就成了没根的浮萍,怎么跟美元英镑抢地盘?到时候欧洲的资本和制造业只能往美英跑,完美闭环。

2025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常稍早一些。今年10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1000万吨,破了世界记录,其中70%卖给了欧洲。欧洲人冻得搓手跺脚买高价气,美国人则坐在家里数钱,

可是吧,国际法里有个“主权豁免”的硬规矩,扣押别人资产跟宣战没多大区别。虽说美英欧祖上是强盗出身,可现在到底穿上了西装,天天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挂在嘴边,明着抢钱的事也不敢干。

不过,国际法的硬杠杠难不倒西方政客的歪脑筋,既然没法动本金,那就打利息的主意。

俄罗斯这2400亿资产,每年利息就有50亿美元。2024年10月,G7峰会想出个天才方案:把利息当抵押,给乌克兰放500亿贷款,期限长达40年。这招够损:既绕开了“没收”的合法性争议,又给乌克兰续了命,自己还一分钱不用掏,堪称“一举三得”的“空手套白狼”。退一步说,哪怕将来利息要还给俄罗斯,乌克兰的子孙后代也得背着这笔债,怎么算,美欧都横竖不亏。

可利息这点贷款哪里填得了乌克兰财政的大窟窿,所以美英又把主意打到本金上。我们在《谨防英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里说,分而治之这一套,英国是老师,美国是学生。战后国际秩序中所有的雷,一半以上是英国人埋的。英美摆明了要欧洲当冤大头,但不能明说,只能一步步来,小火慢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忽悠欧洲心甘情愿地跳进美英挖好的陷阱。

2023年6月,英国率先立法《2023年俄罗斯制裁条例》,使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成为可能。2024年4月,拜登政府跟进,通过《为乌克兰人重建经济繁荣和机会法案》,为美国没收俄罗斯主权资产并将其移交给乌克兰提供了法律支撑。

事实上,拜登政府违反国际法动用他国主权资产不是没有先例,2022年就收缴了阿富汗央行存在美国的70亿美元资产,一半拿去赔偿“9·11”事件的受害者;另一半美名其曰帮助阿富汗人民。拿着阿富汗的钱充好人,美国人把“又当又立”玩到了新高度。

等到特朗普政府,美国对待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的态度耐人寻味,明面上不支持也不反对,背地里拉上英国不断给欧盟吹风,“趁俄罗斯病,要俄罗斯命,你快没收啊”。

欧盟这下很为难,内部分歧不一。英国脱欧以后,德法两家根本镇不住场子。欧盟内部的决策权很大程度上落到欧盟委员会头上。

就在欧盟内部吵成一锅粥的时候关键人物冯德莱恩登场了。

欧盟委员会的老大是谁,冯德莱恩,冯德莱恩对谁负责,对美国负责,这是美国扶持的代理人。

图片

欧洲国家的精英早就被盎撒集团渗透成筛子,以至于欧洲再也没能出现类似戴高乐、加斯贝利、默克尔式的人物。眼下的欧洲只有政客,没有政治家。

这位女士的履历堪称魔幻:从家庭主妇到德国女防长只用10年,丈夫和7个孩子全是美国籍,你说这是巧合谁信?就算被扒出学术造假、辉瑞疫苗采购黑幕,2024年照样在美国支持下连任,2025年欧洲议会两次不信任投票,都在美国的游说下草草了事。

拿人手短的冯德莱恩,对美国那叫一个投桃报李。她曾想直接任命美国人当欧盟首席经济学家,被马克龙怼回去才作罢;也正是冯德莱恩同特朗普签署了丧欧媚美的贸易协定,根据协议,欧盟卖到美国的商品多数要被征15%的关税,并承诺向美国能源、军工、科技行业追加巨额投资,进一步加深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法国民意调查机构Cluster17的民意调查显示,60%的欧盟受访者不满意美欧贸易协议,希望冯德莱恩辞职。

可冯德莱恩毫不在乎,对美国软如棉,对俄罗斯硬如钢,先后推动欧盟出台了19轮对俄制裁,近期还配合美英推出了“赔偿贷款”计划。

什么是“赔偿贷款”,也就是说,用俄罗斯的钱作赔偿,然后赔偿的钱给乌克兰做贷款。欧盟打算以俄被冻结的本金为抵押,向乌克兰发放总额1400亿欧元的“赔偿贷款”,帮助乌重建和应对战时财政,而且乌克兰在俄支付战争赔款前不用还这笔钱。

冯德莱恩一副道貌岸然,信誓旦旦用美式英语说道,这是“迫使俄罗斯赔偿乌损失的可靠合法途径”,还能确立“侵略者付费”的国际先例。

今年12月,欧盟计划召开峰会,重头戏就是敲定“赔偿贷款”。

冯德莱恩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把欧洲的命运牢牢绑在乌克兰的战车上。

维尔梅斯的两难

随着欧盟峰会会期临近,欧洲各国关于“赔偿贷款”方案的争论日益白热化。各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边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哥几个恨不得立刻把钱给乌克兰,这几个国家跟俄罗斯的历史恩怨、血海深仇能写好几本书;另一边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右翼执政的疑欧派政府坚决反对,要知道两国70%以上的天然气都靠俄罗斯。

而德法老大哥一时拿不定主意,国内的麻烦事一大堆,通胀高企、经济乏力、民众上街、博物馆失窃,既不想拿出更多的钱援助乌克兰,又不想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

国与国的悲喜并不相通,最为难的当属比利时。

原因很简单在欧盟存放的2400多亿俄罗斯资产中比利时又是大头手握2100亿这笔钱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托管

图片

比利时怀里揣着的仿佛不是钱,而是“定时炸弹”。同意动用吧,俄罗斯第一个告的就是它;不同意吧,美国和欧盟就得发飙。比利时一时间成了这场博弈的“暴风眼”。

时间不等人,在冯德莱恩的推动下,欧洲议会近期集中讨论俄罗斯海外资产问题。最反俄的欧洲保守派和改革派团体、波兰法律与公正党等率先挑头,要求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相对亲俄的匈牙利青民盟、法国国民联盟、德国另类选择党表示反对。欧洲议会的第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则倾向于前者。

这可急坏了欧洲议会副议长索菲·维尔梅斯。会议刚一结束,她便急匆匆前往布鲁塞尔,在那里,她将同比利时首相巴尔特·德韦弗和欧洲清算银行行长瓦莱丽·厄尔班举行闭门会议。

索菲·维尔梅斯何许人也这是比利时曾经的第一位女外长和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比利时在欧洲议会的代言人。

图片

维尔梅斯出身政治世家,2022年主动辞去比利时首相职务,转而担任欧洲议会副议长,专心照顾患有脑瘤的丈夫和4个孩子。在外界看来,维尔梅斯是家庭负责、事业有成的“超级女强人”。

维尔梅斯向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和欧洲清算银行行长厄尔班通报了欧洲议会的情况,三人商量一番,拿出了比利时的对案——“共担保”协议。

总结起来就是,比利时庙小,不抗揍,出了事大家要一起扛,要求欧盟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明确欧盟27国如何共同承担责任,否则不会支持动用俄罗斯海外资产。

比利时的方案一出,很多激进派国家也退了一步,合着也怕大俄单独追责。欧盟向来色厉内荏,雷声大雨点小,12月的欧盟峰会能不能作出最终决定,还得看美英的忽悠功力高不高明。

纳比乌琳娜的反制

来而不往非礼也,美欧这边磨好了刀,俄罗斯那边也备好了盾。

俄罗斯反制方案的牵头人则是俄罗斯的经济操盘手金融女沙皇俄罗斯银行行长——纳比乌林纳。2022年美西方对俄发起的经济闪电战,就是被她一套排山倒海的组合拳挡了下来。

图片

早在2014年,当克里米亚的硝烟刚刚散去,西方的制裁刚刚小试牛刀,纳比乌林纳便敏锐嗅到美元的危险气息,开始悄悄推进去美元化,花了8年时间,硬是为俄罗斯攒下了一座价值6400亿美元的金融堡垒,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双双全球第五,其中美元资产仅占一小部分。

这未雨绸缪的一步棋,为日后的狂风暴雨备下了最坚实的缓冲垫。

不过百密总有一疏。2022年开战前,欧盟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纳比乌林纳高估了欧洲的战略自主能力和俄欧关系的坚韧性,集中精力去美元化,却忽视了欧元的危险性。这也就造成俄罗斯存在欧洲的2400多亿美元资产未能及时收回。

不过没关系,纳比乌林纳照样成竹在胸。确实如此,只要看一看纳比乌林纳的胸针就知道了。纳比乌林纳喜欢佩戴各种胸针,她曾表示,我的每个胸针都有特定含义,但我不打算解释。

外界逐渐看出了门道,如果胸针是“鹰”,则意味着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鸽”则意味着宽松的货币环境。2022年之后,纳比乌林纳更喜欢佩戴俄罗斯套娃式样的不倒翁胸针,言下之意很简单,俄罗斯经济打不倒。

图片

纳比乌林纳的反制组合拳又快又狠:

美欧要动本金,俄罗斯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冻结还冻结、以没收还没收。

西方冻结俄资产,俄便通过法律,授权法院将美国等“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用作抵押,以抵消自身损失。

西方要没收俄资产,俄便拉出包含59家外国公司的清单,包括德国大众、美国苹果、瑞典宜家等,这些公司在俄资产可能面临临时接管或者直接被俄政府国有化。

纳比乌林纳用行动证明:你们冻结我的钱,我就接管你们的工厂,谁也别占谁的便宜。

这下轮到欧洲企业高管们担心了,特别是那些在俄罗斯投资数十年的德国、法国公司,随时担心上百亿投资可能被“国有化”,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场海外资产争夺战逐渐演变成了“胆小鬼游戏”:双方都让一步,各自安好;要是都硬刚,就是双输。而最大的赢家,无疑是背后煽风点火的美英盎撒集团。

战争临界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打的是钱。

说来说去,俄乌都需要钱来为战争续航。

乌克兰在悬崖边等着救命钱,2025年战争支出就占了GDP的一半,高达1000亿美元。2026年财政赤字将近450亿美元,占GDP的五分之一。前文已经提及,根据《经济学人》的估算,乌克兰的财政2026年2月就会耗尽。

乌克兰要是能拿到那三千亿,还能撑两三年;拿不到,经济崩盘就是大概率事件。

俄罗斯日子也不好过。军费一年花1600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40%以上。而石油天然气收入降了15%,赚的少了,花的多了,2026年赤字也有455亿美元,赤字规模和乌克兰差不多。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才1.2%,地方政府破产、中小企业倒闭的消息越来越多。

那三千亿可是俄罗斯一半的外汇储备,看得见摸不着,救不了急。塔斯社报道说,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金只剩不到500亿,2026年也会耗尽。

眼下,俄罗斯的3000亿海外资产成了国际舞台上最敏感、最胶着的议题之一。

这三千亿美金的背后,是美英对欧洲的收割,是欧盟内部的撕裂,是俄乌的生死较量。而就像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一样,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普通民众的生计与安宁。为拓宽财路,俄罗斯政府开始向普通民众加税征税,企业税、增值税通通往上涨。乌克兰政府更不用说,早就把土地、资源、矿产能卖的全卖了,或者说,变卖了乌克兰人的未来。

取胜在战场之外,这场战争的胜负手,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士兵和武器,也是预算报表、能源价格和外汇储备这些数字的较量。财务账本,或许比战场上的胜负更能决定俄乌冲突的走向。

2026年战争双方都逼近了财务临界点俄乌冲突能否结束明年是个关键。



相关文章

  • 这次高市早苗过分了,中国罕见动了真怒!
    这次高市早苗过分了,中国罕见动了真怒!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日本的“妈妈桑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这一次中国是罕见动了真怒。我们接下来会对日本采取哪些行动?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这件事。【高市上任没几天,雷都基本踩了一遍】高市早苗说的话,媒体已经转述了很多遍,在我看来,重点有两句:一句是“日本存亡危机事态”,一句是“启动集体自卫权”。外界更多关注的是后一句,也就是“集体自卫权”,也就是说,高市早苗想用自卫队来干涉台海,这也意味着,她是近年来全世界第一个明确说了,要对台海问题进行武力干涉...

    2025-11-13 07:20:19
  • 3000亿美金与四个女人!
    3000亿美金与四个女人!

    作者:代山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2022年2月24日,战争刚一打响,美欧就全部冻结了俄罗斯政府的海外资产,总规模高达3000多亿美元,俄罗斯的海外资产主要分布国如下:眼下,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都盯着这笔钱:乌克兰求之不得,俄罗斯无可奈何,美国暗里挑唆,欧洲左右为难。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里,四个女人站在了舞台中央,她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改写俄乌冲突的倒计时。一:尤利娅的呐喊拖着大波浪卷发,架着大黑框眼镜,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这就是尤利娅·斯维里坚科,今年40岁,乌克兰历史...

    2025-11-13 07:20:16
  • 石破早苗生!
    石破早苗生!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京都的这家小酒馆并不是谁都接待。典型的日式木屋前挂着两张泛白的店招,一个店招上用红底白字绣了一个大大的‘麺’的字。另一个店招上则用白底红字绣了一个大大的‘酒’字。很显然,这家酒馆不但有酒卖,还擅长做面条。东京国会里的那些大佬们,虽然并不会经常光顾这家酒馆,但几乎每一个称得上大佬的政客,都会在自己退出政坛前,或者卸任重要职务前,来这家酒馆喝上一盏清酒,吃上一碗拉面。这一约定俗成的惯例好像是从当年的小泉纯一郎开始的。而安倍晋三更是多次光顾这家酒馆,甚至在他被...

    2025-11-13 07:20:14
  • 高市早苗这个妖妇是觉得中国好欺负吗?中国的应对方式简单、明确又粗暴!
    高市早苗这个妖妇是觉得中国好欺负吗?中国的应对方式简单、明确又粗暴!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从最近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几次针对中国的言论和行为,可以明显看到掩藏在她内心的想法,那就是中国是个可以随意欺负的软蛋。10月31日和11月1日,高市早苗在韩国参加APEC峰会期间,两次与台湾当局人员会面,并称台湾当局人员为“总统府资政”,将台湾称作日本的“重要伙伴”,在X平台发布两人合影,并配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文字。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接受质询时又就台湾问题作出对中国极具挑衅性的表态。高市早苗称,如果台海出现...

    2025-11-13 07:20:12
  • 统一大业第一步,先解决琉球问题?
    统一大业第一步,先解决琉球问题?

    作者:阿旦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现在看来,我们要解决台湾问题,有一个迟早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日本。因为日本自己总是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不是日本某一个人口出狂言,而是最近这些年以来,好几任首相不断在强化的一个观点。那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现在正在加速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这个时候,日本不断的跳出来强调,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很自然的就是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我们推进统一,日本就必定会进行干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等到日本来进行干涉的那一天,再去对日本做出相应的...

    2025-11-13 07:20:11
  • 高市早苗清楚她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吗?
    高市早苗清楚她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吗?

    原创: 尹国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明人明察已获转载授权如果说特朗普当美国总统是对亲美派的打击,那么,高市早苗的上台也会对亲日派形成明显的抑制效应。在台湾问题上,高市早苗不但继承了安倍“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精神衣钵,还在上任后不久,又将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台海出现动用军舰等“使用武力”的情形,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日本可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这就把安倍还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政策给清晰化了。高市早苗甚至还表示,如果解放军对台岛实施海...

    2025-11-13 07:20:09
  • 高市早苗搞事!
    高市早苗搞事!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11月7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反对党立宪民主党成员冈田克质询:“在什么情况下,‘台湾有事’会对日本构成生存威胁?”高市早苗回答说:“我们将综合考虑所有信息和每起事件的具体情况后做出决定。我认为如果(中国)动用武力,这属于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的情形。”台湾省是我国内部事务,但日本政客以往就经常大放厥词,安倍在2021年底首先喊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号,高市早苗作为安倍继承人自居,平时就一直把这句口号挂在嘴边。高市早苗这次是把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

    2025-11-13 07:20:06
  • 放弃电磁弹射意味着什么?真相你可能无法接受!
    放弃电磁弹射意味着什么?真相你可能无法接受!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川普说,他将下令美国航母放弃电磁弹射,全部改为蒸汽弹射。如果川普是认真的,那么其意义就非同小可。蒸汽弹射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从1954年就开始了。电磁弹射从2017年开始在福特号上使用,也已经有8年时间。使用电磁弹射的美国福特号航母号称“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装备电磁弹射曾经就是所谓“最先进”的重要标志。如今突然宣布要放弃这一先进技术装备,回到古老的蒸汽弹射时代,这到底是技术进步呢,还是倒退?要知道答案,先得搞清楚电磁弹射与蒸汽弹射的差别是什么,...

    2025-11-12 14:08:28
  • 武力干涉台海?日本敢出兵,我们就让他出殡!
    武力干涉台海?日本敢出兵,我们就让他出殡!

    作者:李小意来源:坏土豆不哭风向彻底变了,我们必须做好清算日本的准备了!网上总有人问,日本还敢跟中国打仗吗?我现在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了,日本不仅敢,他们甚至还想再次侵略我们。这不是我在危言耸听,而是日本人自己亲口说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已明确表示,若大陆对台动武,可能对日本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根据日本法律,自卫队或将行使集体自卫权。请各位注意,虽然以前我们经常听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说法,但讲这话的人要么已经不在首相的位置上了,比如安倍晋三,他也是在卸任后才敢公开提及的,要么就是比较普通的官员,没啥影响...

    2025-11-12 14:08:26
  • 美国现在投降已经来不及了!
    美国现在投降已经来不及了!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上次说美国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并不是开玩笑。实际上,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情况发展太快,帝国百病丛生,盘根错节,哪怕是罗斯福重生,也解决不了美国目前的任何问题,只能往坟头再填一锹土。美国霸权的根本不是什么民主自由,它从未拥有过!美国霸权的根本就是军事霸权,说白了就是武力,美元的信用建立在武力上,科技领先也要靠武力来证明……如今这个武力没有了。之前美军南海摔了两架飞机,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之下,是美国军工体系彻底崩溃,因为关键零部件、稀土工业严重依赖进口,导致美国新一代武...

    2025-11-12 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