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破局?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江苏太仓
浏河从阳澄湖一路向东,流过太仓市的东郊,再向前20公里就注入到长江的入海口,然后与随着滚滚长江回归大海。
“我查了一下,这个极具德国风情的临河商业街位置很奇妙,这地方离上海的嘉定不到二十公里,离昆山也不到二十公里,离长江口,几乎是差不多的距离。真可谓是一个风水宝地,黄金三角。”道士捧着手机在手机地图上一阵比划,似乎他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样。
“太仓本就是风水宝地啊,要不然德国人怎么可能在这里投入如此规模的投资呢。你瞧,就连一些卖食品的商铺都是德国人经营的。这地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小德国了。”书生也很是慨叹,十几年前,他经过太仓时,这里虽然也是繁华,但却远没有今天这样,到处都充斥着说德语的人。这世界,发展得太快了。
“走,咱们去买个德国面包吃吃,看看什么味儿。”道士兴致勃勃。
“那倒不用,如果真正是德国人喜欢吃的面包,估计你也不会喜欢,还不如去嘉定吃一笼包子更合胃口。”书生否定了道士的建议。不过道士倒也并不扫兴,本来他就对外国的食物不太感冒,刚才的提议也不过就是一时兴起罢了。 道士于是也就不再提吃面包这件事,而是问到
“书生兄,你说德国人在这里投资了五百多家企业,又有三千多德国人常年居住于此。按说德国那边应该是非常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的,为什么当前的德国国内政客却依然对中国如此不友好呢?要知道,如今的德国政府并非什么极左极右,基民盟也算是和之前的默克尔总理一脉相承,更不应该在中德关系上较劲。说真的,我有些想不通。”
道士指的是,当前德国政府以及德国议会在台海问题上的对华不友好言论以及举动。德国议会甚至还邀请了一个被中国通缉的台独分子前往德国演讲。而之前的德国外长更是在对华议题上大放厥词。本来大家认为和默克尔一脉相承的基民盟再次拿回执政权,应该会在对华关系上更加务实,但。。。
“其实也没啥想不通的。德国今年八月份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德国的工业产值正处于剧烈的下滑阶段,它的汽车工业更是下滑了18%。但这些移居太仓的德国企业,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然,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资本因为地缘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影响,逃往美国的资本比来到中国的更多,但德国人很显然不敢去怪罪美国人,所以它们也就只能在中国身上寻求推卸责任的理由了。更重要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现在都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能维持西方产业体系的继续繁荣,就要寻求新的产业合作者。而这个合作者无疑只能是中国。但如果从国家层面寻求与中国的高度合作,却又会促进西方整个产业体系的继续下滑。所以,思想层面还高高在上的欧洲各国,自然也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前者,那就是想要抱成一团,维持西方产业体系对中国的优势。”
“抱团?这样也就说得通为什么荷兰人在软了一阵之后,前几天它的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突然表示对安世半导体的处理方式没有错。肯定是荷兰方面获得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的暗中支持。也就是说,它们还妄图垂死挣扎?”
“中国这两年的外交动态让西方的某些国家感到非常恼火。特别是那些西方的领头羊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瑞典等等,反倒是西班牙这样一直处于中游的国家,更容易接受现实。那么那些接受不了现实的国家,挣扎一下是一定会有的。”书生回答。
“你的意思是现在这些西方国家都在作势要和中国撕扯,好怂恿美国和中国来一场比拼?”道士听书生这么一说,似乎也想通了。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的蹦跶是如此的急躁。”
“那也未必,高市早苗作为一个女子,她对于大局的观感必然有所缺陷,难道她真的认为如今的日本还有和中国一战的实力?”道士不以为然。
“你说她缺少大局观,我倒是同意。但她何尝不是想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来阻止中国的发展呢?她大局观的缺失并不在于她没有怀着和欧洲一样的心思,而是在于她认为日本是可以利用中美矛盾的。”
“难道不是吗?如果美国真的要和中国一较长短,日本难道不可以从中渔利?”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中美破局的着手点是台湾,但这是一个误区。对于当前的我们来说,如果想要解决台湾问题,其实没有那么麻烦,即便美国真的想要从中作梗,甚至亲自出手,也没有多大的机会。之所以迟迟不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在于我们的实力强弱,也不在于我们内部的争执。其实这件事没啥好争执的,无论是谁,也不可能放弃统一目标。所以,我们想要解决的应该不是台湾问题,而是西太问题。而如果想要解决西太乃至整个太平洋甚至整个世界的问题,台湾就显得有些不够力道了。”
“所以,日本可能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道士问。
“解决西太问题,有一共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条缓,一条急,还有一条则是不疾不徐。”
“哦,你说来听听。”
“先说缓的,这就是我们之前所实施的政策,以逐渐强大的国力慢慢实现统一大业,最终逼得美国和我们不得不讨论太平洋问题。不过很显然,如今的世界,包括美国,都不想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所以,无论是欧洲和日本对我们的骚扰,还是美国对我们的百般刁难,都是想要阻止我们的这一进程,而事实上,它们的确能够在这方面做出很多事情。所以,缓,是很难缓下去了。”
“那么不徐不疾呢?”
“所谓不徐不疾,也就是在权衡发展前景的可行性之后,迅速拿下台湾,对东南亚各国形成绝对的中心领导力,然后再针对琉群岛的自主权进行催化,最终把美国逼回关岛一线。最起码也要让美国龟缩于日本本岛之内。最终形成我们在东亚的众望所归。”书生慢慢地说到。
“所以,这就是高市早苗所说的台湾有事,日本就会面临存亡危机的原因吧?她自然不甘于就这样被慢慢勒紧脖子。”
“她如果能够看到这一步,那就应该能够看到我们的第三种方案。别说她看不到,就是她已经死了的主子安倍以及现在的靠山麻生太郎也看不到这么远。”书生不屑地一笑。
“这么说,第三种方案就是以日本为抓手了?”
“在日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乐观的情绪,也就是日本并没有在二战中输给中国,而当下的美国虽然正处于下滑通道,但却还是一只强大的老虎。这是基于日本人的经验得出的。因为当年它们之所以敢袭击珍珠港,也是认为日本的实力可以和美国一战。但没想到醒过来的美国如此强悍。嗯,这就是日本人的经验,它们认为只要把美国这头老虎给刺激起来,再加上日本和欧洲的联手,打败中国并非不可能。所以,它们的认知还留在如何让中美两国斗起来的层面。”
“难道它们这样想错了吗?”
“自然是错得厉害。特朗普并非傻子,他自然知道和中国一战即便可以赢,也必然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而它身边的盟友们,都在虎视眈眈地等着这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呢。以他对盟友的态度,是绝不可能放心让这些盟友站在自己背后,而自己上前拼命的。而且,以它们对中国自以为是的了解,认为中国最大的目标也不过就是我前面说的中策了。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把这把火烧到日本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的第三策就是要么不动手,要么就连日本一块收拾了?”
“不不不,我们的急策并不是连日本一块收拾了,而是只收拾日本。”书生沉吟片刻,接着说
“基于二战后的波茨坦公告,我们具备以战胜国驻军战败国资格的。这一原则至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为美国还在德日两国都有驻军,俄罗斯也拿着日本的北方四岛成为自己的领土。只不过中国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罢了。既然日本如此急切地想要把头伸出来,那就兜给它一刀,也怪不着别人了。”
“你是说,在不解决统一问题之前,先教训日本?”
“解决了日本,哪里还有什么统一问题?而且解决了日本,西太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做法虽然激进,但却可以做到一劳永逸。这才是我们国内的权衡所在,也是迟迟很难下决心的所在。不过现在好了。日本自己把头伸过来了。不下决心也得下了。”
“可是仅凭高市早苗的几句话,我们好像还是师出无名吧?”
“别忘了,我们还有钓鱼岛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还有琉球的地位问题可以作为抓手。既然如今的日本还没有认清现实,那我们就一步步挤压,让没有认清现实的日本激动起来,这样就可以师出有名了吧。”
“高!果然是高,但就怕这样一来,我们付出的代价会很大,毕竟我们还是一个正在追求发展的国家。”
“每一个发展的过程都会遇到瓶颈,如果不打破瓶颈,就很难继续发展下去。如今我们就处于瓶颈的位置。虽然慢慢发展总会突破,但以当前日德这样的想法,只怕我们愿意慢慢发展,别人也不会让我们安稳下去了。既然如此,何不破局?”
“放心吧,只要你成了王,日本我不敢说,我们德国肯定是会成为你们好朋友的。”一个操着德国腔太仓话的德国人走了过来,他的手里拿着一捆四只的大闸蟹。“来,我请你们吃大闸蟹,阳澄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