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马特奥·王、查理·沃泽尔: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英伟达之国”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11-17 09:10:41 围观 : 评论

【文/马特奥·王、查理·沃泽尔】

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在近地轨道上清晰可见。卫星图像显示,印第安纳州新卡莱尔的绿色农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变成了无法忽视的工业园区。那里已有7个矩形数据中心,另有23个即将动工。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每栋建筑里,无数如冰箱大小的芯片机柜在轰鸣,以人类无法想象的尺度进行运算。这些设施属于亚马逊,正由AI巨头Anthropic租用,以训练其模型。据估计,这个尚未完工的园区已需500兆瓦以上的电力——这比数十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还多。当新卡莱尔的全部设施建成后,其电力需求将是两个亚特兰大市的两倍还多。

涌入人工智能的能源与金钱是惊人的。预计到本年底,全球在该技术上的花费将达3750亿美元,2026年将达5000亿。自ChatGPT问世以来,标普500指数涨幅的75%由AI相关股票贡献;其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提振了每一家上市公司。作为AI热潮的核心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昨日成为史上首家市值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换种方式思考这场变革:把福特汽车的市值乘以94,也无法达到英伟达的体量。可是在20年前,福特的价值曾是英伟达的三倍。正如沙特是“石油之国”,美国正迅速成为一个“AI之国”——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英伟达之国”。这个数字持续上涨,短期内对市场有益。但每一份亮眼的财报,都让英伟达进一步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极其危险的关键承重部件。

英伟达股价于今年10月底创造历史,成为首家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的公司,但随后大跌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眼下似乎处于一种“善意的挟持”中。AI相关支出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了所有消费支出的总和;另一项计算显示,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的92%来自AI支出。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科技业在标普500指数中的价值占比从22%膨胀到近三分之一。就在昨天,Meta、微软和Alphabet都报告了强劲的季度收入增长,路透社称OpenAI计划最早明年IPO,估值高达1万亿美元——这会是史上最大的IPO之一。(OpenAI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IPO不是我们的重点,所以不可能设了日期”;OpenAI与《大西洋月刊》有合作关系。)

许多人相信这种增长只会持续下去。“我们将需要体育场那么多的电工、重型设备操作员、钢铁工人、暖通空调技术员,”人工智能行业分析师德瓦克什·帕特尔与罗密欧·迪恩最近写道。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可能已经在重塑美国的能源系统。OpenAI已宣布打算建造至少30吉瓦的数据中心——这比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在最热的日子里所需的电力还要多——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他最终希望每周都能建成1吉瓦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其他主要科技公司也有类似的雄心。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听AI圈的人说得多了,你会感到一场基建狂潮似乎即将来临。然而,经济的某些方面却很奇怪。尽管自2022年以来科技股猛涨,这些公司在标普500净利润中的份额几乎未动。股市大涨,就业机会反而在减少,22个州正陷入或接近衰退,并且尽管数据中心撑起了建筑业,美国制造业正处于下行通道。

很明显,AI既在压制也在掩盖美国经济步履蹒跚的其他信号。这令人担忧。但更糟的是:如果AI对美国商业的承诺被证实只是一场泡影呢?那会怎样?

数据中心开支与经济其他部分之间的巨大鸿沟,已让“泡沫”的窃窃私语变成了响亮的合唱。越来越多的金融和行业分析师指出,对AI的历史性投资与该技术相对微薄的收入严重脱节。例如,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去年可能赚了40亿美元,但却亏了50亿(这让1万亿美元的IPO估值更显荒谬)。从7月到9月,微软在OpenAI上的投资导致了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同期,Meta报告其AI投资导致成本激增,吓跑了投资者,股价应声下跌9%。

一切都在剧烈变化。聊天机器人和AI芯片的效率几乎日新月异,但部署生成式AI工具的商业案例依然脆弱。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近80%使用AI的公司发现这对他们的盈亏底线没有实质性影响。同时,没人能说清硅谷在未来几年到底还需要多少数据中心。有研究者认为,现有的电力和算力或许已足够AI未来几年的需求。

经济上的噩梦情景是:对AI的空前支出无法在短期内(或永远)带来利润,而数据中心正是这种恐惧的核心。这种崩溃在历史上曾降临于运河、铁路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光纤电缆——所有这些都曾引发炒作、投资和投机狂热,并最终导致市场崩盘。当然,这些建设最终都重塑了世界;生成式AI,无论有无泡沫,可能也是如此。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这就是为什么OpenAI、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愿意尽可能快地烧掉尽可能多的钱,以换取最微弱的优势。即便泡沫破了,也会有赢家——每家公司都想成为第一个造出超级智能的。目前,许多科技巨头还能靠其他业务的现金来支撑:Alphabet和微软上一财年利润均超1000亿美元,Meta和亚马逊均超500亿。但在不久的将来,数据中心的支出很可能会超过这些庞大的现金流,降低巨头们的流动性并引发投资者焦虑。因此,随着AI军备竞赛升级,它们开始寻求外部资金——也就是负债。

黄仁勋10月初在公开活动中表示,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不仅“伤害中国”,“往往也会伤害美国,甚至更糟”。

泡沫的动态在此变得复杂。科技公司不想正式背负债务——即直接向投资者借钱——因为债务在财报上很难看,且可能拉低股东回报。投资者兼财务顾问保罗·凯德罗斯基告诉我们,为了绕开这一点,一些公司正与私募巨头合作,玩一些复杂的“金融财技”。这些私募公司出资或筹钱建造数据中心,科技公司通过租金偿还。比如,Meta的数据中心租约可以被重新包装成金融工具——实质上是债券——供人买卖。Meta最近刚与Blue Owl资本这么做了,后者通过发行以Meta租金为抵押的债券,为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Meta大型数据中心筹集了资金。多个数据中心租约还能被组合成证券,并按风险分“层”。仅到2028年,数据中心就将为私募公司提供一个8000亿美元的市场。(Meta称其与Blue Owl的安排是“旨在支持Meta数据中心项目所需速度和灵活性的创新伙伴关系”。)

这样,数据中心融资与其说是AI交易,不如说是房地产交易。如果这听起来很复杂,那它本就该如此:这种复杂性、投资结构和重新包装,让外界很难看清真相。如果这听起来很耳熟,那是因为不到二十年前,“大衰退”就是由银行将高风险抵押贷款包装成不同层级的证券、并谎称其为优质资产而引发的。到2008年,这个“纸牌屋”(House of cards)倒塌了。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数据中心建设与次贷不同,但投资中的风险依然巨大。数据中心折旧极快,不像运河、铁路或光纤电缆那样耐用。当英伟达及其竞争对手发布下一代尖端硬件时,这些建筑里的大部分芯片在几年内就会过时。与此同时,扩大聊天机器人的回报正在递减。每个新模型的改进越来越小,让硅谷能靠花钱砸出超级智能的想法日益显得站不住脚。

关注此事的人正变得焦虑。从1到10来打分,对AI泡沫的担忧程度大概是:人们在发《大空头》里克里斯蒂安·贝尔难以置信地盯着屏幕的表情包。如果AI公司未能兑现承诺导致科技股下跌,那些投资这些公司的高杠杆对冲基金可能被迫“恐慌性抛售”(fire sales)。这会造成恶性循环,使金融损害扩散到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普通投资者。随着资本出逃,非科技股也将暴跌:这对那些以为投资房地产就能高枕无忧的人来说是坏消息。如果损害大到足以击垮那些投资数据中心的私募股权公司(它们管理着数万亿美元资产,构成了一个全球影子银行系统)——那可能引发另一场大崩盘。

目前,资金仍在涌入AI行业。但这些投资有些“循环”。举个例子:OpenAI同意付3000亿美元给甲骨文获取新算力,甲骨文付几百亿美元给英伟达买芯片装在OpenAI的数据中心,而英伟达又同意(在OpenAI部署其芯片时)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有人试图将这种循环投资关系画成图表,结果画出了一系列拜占庭式的图,一位软件工程师在X上称之为“末日技术资本超体”。共识似乎是,这虽然合法,但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也许一切都会顺利。三年前,生成式AI行业的收入几乎为零;如今,它每年产生数百亿美元,这个增速最终可能赶上所有支出。数亿人正在使用生成式AI工具,很难想象这会一夜消失。或许OpenAI或Anthropic真的能实现超级智能,用彭博社专栏作家马特 · 莱文的话说,它们就能“创造上帝,然后管它要钱”。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数据中心需要时间批准和建造;电厂和输电线路更是如此。劳动力有限,供应链会出问题,投资有起有落——这意味着,即便利·奥特曼和他的对手们想以惊人规模建造数据中心,这些建设和能源的限制反而可能阻止这场热潮变得过度疯狂。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森·弗曼的一项研究发现,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几乎完全由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技术推动,在这些技术以外的其他领域,美国的增长率仅为0.1%。

无论如何,到2025年底,数据中心已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象征。它们庞大的规模是硅谷公司经济主导地位和无限野心的物理体现。它们引发的经济不安,既源于2008年的记忆,也源于科技业自己的“黑历史”,特别是2022年的加密货币崩溃,那也是由一个循环支付骗局促成的。(FTX,一家加密交易所,和Alameda Research,一家对冲基金,均由SBF创立,被发现互相输血:Alameda购买FTX的代币,FTX则从客户账户中借钱给Alameda。)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数据中心热潮的外部性,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上的,都与一种恐惧息息相关:即当这些科技公司失败时固然可怕,但当它们成功时,会发生什么。

繁荣与萧条就像一体两面:试想,如果AI公司巨额投资成功了,很可能意味着它们创造出了一种能力超强、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它将在人类来不及反应(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反应)时就消灭无数工作,并给全球经济带来空前震荡。而如果它们失败了,同样会有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

过去二十年硅谷的最大教训是:Meta、亚马逊和谷歌——乃至OpenAI这样的新贵——重塑了世界并变得无比富有,同时却对造成的后果漠不关心或毫无兴趣。它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和规模,而且基本上赢了。数据中心建设是这种追逐的极致:为了规模本身而追求规模。在所有可能的情景中,留给我们其他人的,似乎只有真实而痛苦的混乱。

*本文原载于《大西洋月刊》,文章为机翻修订,第一作者系《大西洋月刊》撰稿人,第二作者系《大西洋月刊》专栏作者。译文转自“东方学刊FDU”微信公众号。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文/马特奥·王、查理·沃泽尔】

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在近地轨道上清晰可见。卫星图像显示,印第安纳州新卡莱尔的绿色农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变成了无法忽视的工业园区。那里已有7个矩形数据中心,另有23个即将动工。

每栋建筑里,无数如冰箱大小的芯片机柜在轰鸣,以人类无法想象的尺度进行运算。这些设施属于亚马逊,正由AI巨头Anthropic租用,以训练其模型。据估计,这个尚未完工的园区已需500兆瓦以上的电力——这比数十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还多。当新卡莱尔的全部设施建成后,其电力需求将是两个亚特兰大市的两倍还多。

涌入人工智能的能源与金钱是惊人的。预计到本年底,全球在该技术上的花费将达3750亿美元,2026年将达5000亿。自ChatGPT问世以来,标普500指数涨幅的75%由AI相关股票贡献;其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提振了每一家上市公司。作为AI热潮的核心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昨日成为史上首家市值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换种方式思考这场变革:把福特汽车的市值乘以94,也无法达到英伟达的体量。可是在20年前,福特的价值曾是英伟达的三倍。正如沙特是“石油之国”,美国正迅速成为一个“AI之国”——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英伟达之国”。这个数字持续上涨,短期内对市场有益。但每一份亮眼的财报,都让英伟达进一步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极其危险的关键承重部件。

英伟达股价于今年10月底创造历史,成为首家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的公司,但随后大跌

美国眼下似乎处于一种“善意的挟持”中。AI相关支出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了所有消费支出的总和;另一项计算显示,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的92%来自AI支出。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科技业在标普500指数中的价值占比从22%膨胀到近三分之一。就在昨天,Meta、微软和Alphabet都报告了强劲的季度收入增长,路透社称OpenAI计划最早明年IPO,估值高达1万亿美元——这会是史上最大的IPO之一。(OpenAI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IPO不是我们的重点,所以不可能设了日期”;OpenAI与《大西洋月刊》有合作关系。)

许多人相信这种增长只会持续下去。“我们将需要体育场那么多的电工、重型设备操作员、钢铁工人、暖通空调技术员,”人工智能行业分析师德瓦克什·帕特尔与罗密欧·迪恩最近写道。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可能已经在重塑美国的能源系统。OpenAI已宣布打算建造至少30吉瓦的数据中心——这比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在最热的日子里所需的电力还要多——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他最终希望每周都能建成1吉瓦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其他主要科技公司也有类似的雄心。

听AI圈的人说得多了,你会感到一场基建狂潮似乎即将来临。然而,经济的某些方面却很奇怪。尽管自2022年以来科技股猛涨,这些公司在标普500净利润中的份额几乎未动。股市大涨,就业机会反而在减少,22个州正陷入或接近衰退,并且尽管数据中心撑起了建筑业,美国制造业正处于下行通道。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很明显,AI既在压制也在掩盖美国经济步履蹒跚的其他信号。这令人担忧。但更糟的是:如果AI对美国商业的承诺被证实只是一场泡影呢?那会怎样?

数据中心开支与经济其他部分之间的巨大鸿沟,已让“泡沫”的窃窃私语变成了响亮的合唱。越来越多的金融和行业分析师指出,对AI的历史性投资与该技术相对微薄的收入严重脱节。例如,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去年可能赚了40亿美元,但却亏了50亿(这让1万亿美元的IPO估值更显荒谬)。从7月到9月,微软在OpenAI上的投资导致了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同期,Meta报告其AI投资导致成本激增,吓跑了投资者,股价应声下跌9%。

一切都在剧烈变化。聊天机器人和AI芯片的效率几乎日新月异,但部署生成式AI工具的商业案例依然脆弱。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近80%使用AI的公司发现这对他们的盈亏底线没有实质性影响。同时,没人能说清硅谷在未来几年到底还需要多少数据中心。有研究者认为,现有的电力和算力或许已足够AI未来几年的需求。

经济上的噩梦情景是:对AI的空前支出无法在短期内(或永远)带来利润,而数据中心正是这种恐惧的核心。这种崩溃在历史上曾降临于运河、铁路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光纤电缆——所有这些都曾引发炒作、投资和投机狂热,并最终导致市场崩盘。当然,这些建设最终都重塑了世界;生成式AI,无论有无泡沫,可能也是如此。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这就是为什么OpenAI、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愿意尽可能快地烧掉尽可能多的钱,以换取最微弱的优势。即便泡沫破了,也会有赢家——每家公司都想成为第一个造出超级智能的。目前,许多科技巨头还能靠其他业务的现金来支撑:Alphabet和微软上一财年利润均超1000亿美元,Meta和亚马逊均超500亿。但在不久的将来,数据中心的支出很可能会超过这些庞大的现金流,降低巨头们的流动性并引发投资者焦虑。因此,随着AI军备竞赛升级,它们开始寻求外部资金——也就是负债。

黄仁勋10月初在公开活动中表示,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不仅“伤害中国”,“往往也会伤害美国,甚至更糟”。

泡沫的动态在此变得复杂。科技公司不想正式背负债务——即直接向投资者借钱——因为债务在财报上很难看,且可能拉低股东回报。投资者兼财务顾问保罗·凯德罗斯基告诉我们,为了绕开这一点,一些公司正与私募巨头合作,玩一些复杂的“金融财技”。这些私募公司出资或筹钱建造数据中心,科技公司通过租金偿还。比如,Meta的数据中心租约可以被重新包装成金融工具——实质上是债券——供人买卖。Meta最近刚与Blue Owl资本这么做了,后者通过发行以Meta租金为抵押的债券,为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Meta大型数据中心筹集了资金。多个数据中心租约还能被组合成证券,并按风险分“层”。仅到2028年,数据中心就将为私募公司提供一个8000亿美元的市场。(Meta称其与Blue Owl的安排是“旨在支持Meta数据中心项目所需速度和灵活性的创新伙伴关系”。)

这样,数据中心融资与其说是AI交易,不如说是房地产交易。如果这听起来很复杂,那它本就该如此:这种复杂性、投资结构和重新包装,让外界很难看清真相。如果这听起来很耳熟,那是因为不到二十年前,“大衰退”就是由银行将高风险抵押贷款包装成不同层级的证券、并谎称其为优质资产而引发的。到2008年,这个“纸牌屋”(House of cards)倒塌了。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相关文章

  • 晨枫: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高市可要想好了……
    晨枫: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高市可要想好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发言时暗示,日本政府可能调整长期坚持的“无核三原则”,即不持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高市在回答在野党议员质询时说:“我现在无法作出明确表态,也不能断言文件会以何种方式表述(无核三原则)。”但她补充称,目前日本政府仍将“无核三原则”作为政策指导方针。高市过往的言论及其对“无核三原则”的模糊态度,使得外界猜测她可能意图修改第三项,即“不引进核武器”,这里的“引进”是指外国 日本研发核动力潜艇的目的不光是对付中国,也有得知韩国和澳大利亚将获得核动力潜艇时不甘落后的因素。但对中国来说都...

    2025-11-17 09:10:53
  • 马特奥·王、查理·沃泽尔: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英伟达之国”
    马特奥·王、查理·沃泽尔: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英伟达之国”

    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在近地轨道上清晰可见。卫星图像显示,印第安纳州新卡莱尔的绿色农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变成了无法忽视的工业园区。那里已有7个矩形数据中心,另有23个即将动工。每栋建筑里,无数如冰箱大小的芯片机柜在轰鸣,以人类无法想象的尺度进行运算。这些设施属于亚马逊,正由AI巨头Anthropic租用,以训练其模型。据估计,这个尚未完工的园区已需500兆瓦以上的电力——这比数十万美国家 数据中心建设与次贷不同,但投资中的风险依然巨大。数据中心折旧极快,不像运河、铁路或光纤电缆那样耐用。当英伟达及...

    2025-11-17 09:10:41
  • 薛凯桓:这些国家究竟是“价值观外交”,还是“自残式外交”?
    薛凯桓:这些国家究竟是“价值观外交”,还是“自残式外交”?

    2025年11月,爱沙尼亚外长察赫克纳在访华后,公开抛出了一个惊悚的言论。他称,中国如果希望发展中爱友好关系,就必须停止所谓“支持”俄罗斯的行为。察赫克纳甚至坦言其本人将对华会谈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强调“俄罗斯威胁”,言语间全是将中爱双边关系与“反俄事务”强行捆绑的意思。毫无疑问,这个表态极为荒谬。中爱关系的发展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能以要求中国与特定国家“脱钩”为前提。爱沙尼亚外长这个令人有 也是自2021年,爱沙尼亚的对华外交政策开始主动与欧盟保持一致,即脱钩、敌对政策。2022年8月,爱沙尼亚以中...

    2025-11-17 09:10:28
  • 以军总参谋长:必要时在加沙地带发起全面进攻
    以军总参谋长:必要时在加沙地带发起全面进攻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表示,以军必要时将在加沙地带发起全面进攻,夺取加沙地带更多领土。当日,扎米尔前往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的以军加沙师主持战情评估会议。他表示:“在加沙地带,我们控制着超过50%的领土,但并未对当地民众实施管控。‘黄线’是包围圈和控制线,我们将继续通过占据战略地形和加沙的出入口,阻止哈马斯重建武装力量。” 当地时间16日,扎米尔前往加沙...

    2025-11-17 09:10:24
  • 日本东京闹市区发生凶案,一女子被砍成重伤
    日本东京闹市区发生凶案,一女子被砍成重伤

    据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日本东京港区发生一起凶案,一名40多岁女性被陌生男子砍成重伤。据东京警视厅赤坂警察署消息,当日上午10点25分左右,警方接到报案称,一名女子在东京都港区赤坂3丁目一栋建筑物内被一名戴黑帽的男子砍伤。该女子40多岁,腹部和手掌伤势严重,送往医院时意识清醒。警方表示,行凶者据信骑自行车逃往青山方向,东京警视厅正以涉嫌谋杀未遂对其进行追捕。东京警视厅调...

    2025-11-17 09:10:19
  •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国稀土管制反击美国贸易霸凌,给西方产业带来的切肤之痛,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念念不忘。当地时间11月16日,贝森特接受福克斯新闻晨间节目采访时称,美国政府希望在11月底的感恩节之前,与中国敲定一份保障稀土供应的协议。他同时颇为不安,生怕又被中方“卡脖子”,于是扬言倘若中方“变卦”,美国有诸多报复手段。“目前协议尚未最终完成,我们希望能在11月27日感恩节之前敲定。”贝森特在节...

    2025-11-17 09:10:15
  • 房产税真的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房产税真的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房地产税真的要来了。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透露,房产税全国人大立法已经完成,难点问题基本解决。至于什么时候推出?就只等一个好时机了。而这个好时机呢?其实已经越来越近了。为什么这么说?有三大迹象:一是,大型房企正在逐渐走出困境。比如融创集团,境外债和解方案,就得到批准通过了。碧桂园境外债重组,也成功高票通过了,直接削减有息负债高达840亿。万科集团呢?...

    2025-11-17 08:50:13
  • 11月16日分析:地缘影响!
    11月16日分析:地缘影响!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周末最大的消息,自然就是中日之间的外交风波升级。虽然这事情是发生在11月7日,高市早苗公然对我方进行武力威胁,但双方之前还停留在外交层面的吵架阶段,所以对股市影响并不大。但周末我方有两个实质性反制动作。一个是11月14日晚上,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一个是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所以,需要考虑地缘形势对金融市场...

    2025-11-17 08:50:12
  • 从“贷款卖房”到“无追索权房贷”!
    从“贷款卖房”到“无追索权房贷”!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最近有个词火了,“贷款卖房”。“贷款卖房”是说,房主出售房产时,所得房款不足以偿还剩余银行贷款,不得不额外申请一笔新贷款来填补差价才能完成交易。据说这个词的火爆是因为深圳一个业主,其在在2020年房价高位时购入一套总价600多万元的学位房,这几年下来贷款本息超过650万元。然而,目前该房产市价仅为360万元左右,比她所欠的银行贷款少了近300万...

    2025-11-17 08:50:11
  • 巴菲特时代过去了,在恶劣的竞争中,必须找到商业模式的这“三个问题”!
    巴菲特时代过去了,在恶劣的竞争中,必须找到商业模式的这“三个问题”!

    作者:人神共奋来源:思想钢印(ID:sxgy9999)商业模式系列:从护城河,到生存模式1/4好的商业模式虽然巴菲特不常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但他对企业“如何赚钱”“为什么能持续赚钱”的看法,实际上就是对好的商业模式的判断。巴菲特强调的好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有两点:一是护城河,让企业的优势在竞争中被放大,另一个是可持续的自由现金流,比如不依赖新技术,不需要大规模再投资,随着消费增长而自然扩大,高毛利...

    2025-11-17 08: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