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 | 重温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并未过时
编者按:近几十年来,中国学界对于列宁主义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甚至有不少学者和舆论认为列宁主义和《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对于未来没有指导作用。但是列宁主义真的过时了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帝国主义论》的现代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先生,在2025年11月初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分论坛上,就此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经主办方和主讲人授权,东方军事整理了本次演讲,并全文发布。
【整理/东方军事 唐晓甫】
本文的题目是“重温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并未过时”。不少年轻朋友也许没读过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是《资本论》,列宁主义的经典就是《帝国主义论》。要懂得列宁主义,就必须读《帝国主义论》;否定列宁主义,首先是否定《帝国主义论》。
那么问题来了:《帝国主义论》还有没有价值?还能不能解释当代世界,是否仍具有现实意义?这直接关系到“列宁主义还能不能继续指导我们实践”的关键问题。在我们的理论界,即便没有公开否定,也常常不读、不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了。
列宁
我认为,《帝国主义论》的“五大特征”并未过时。在此把五条特征简单复述一下。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组织就是垄断资本,也就是说垄断资本决定了经济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个判断并未过时。
第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资本的更高形式是金融垄断,形成金融资本;而金融寡头又是金融资本的更高形式。这也没过时。今天的金融资本,比列宁时代高出几千倍、几万倍。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资本跨出本国的投资就是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今天资本输出的核心形态是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的热钱,热钱主宰了世界资本流动。这条也没有过时。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世界被这些国际垄断同盟所瓜分。这种同盟在今天就是西方盟国体系:他们主宰着世界秩序并划分势力范围。谁要是不认同他们的主宰和划分,就会遭到围攻甚至被“消灭”。这条也没过时。
第五,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完成对世界领土的瓜分。这一条讲清楚了战争的根源:“瓜分、再瓜分,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瓜分”,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当代世界战乱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五条中的每一条都准确、清晰、毫不含糊。迄今为止,这五条没有一条是过时的。所以,不能说《帝国主义论》过时了。
列宁除了提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还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三个本质特性”: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很多人否定这个定义,说资本主义既不腐朽,也没有垂死,所以帝国主义不会灭亡,它还会长期保持生命力。
列宁的这个结论过时了吗?
先看“垄断”,这个词的原意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已经被垄断所取代。帝国主义最大的标志就是垄断,科技的垄断、资本的垄断、资源的垄断、军力的垄断,这是其根本的经济特征。以美国为例,1890年就有反托拉斯法,即反垄断法。但是美国即便已经有了这个法律,其垄断程度却是世界上最高的。今天美国还有反托拉斯法,但是空有其名,不执行!他们的逻辑是现在美国主要面临的不是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竞争,要把美国企业做得越大越好。
美国公司寻求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地位,特别是企图垄断高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行高端芯片封锁和断供,目的就是维持高技术的垄断。可见“垄断是基本特征”并不过时,垄断就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基本特性。没有垄断就没有帝国主义,对垄断的定性并没有过时。
美国试图垄断科技领先地位,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美股七姐妹”
再说“腐朽”。所谓“腐朽”并不是说帝国主义已经烂到活不下去了,“腐朽”更多的是指这样一种结构性变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的最重要财富来源,不再是生产、不再是工业,而是金融。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虚拟资本成了经济核心。美国就是如此。虚拟资本而不是实体资本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美国通过虚拟资本、通过金融获取超额利润。这导致工业难以赚钱,金融才能赚大钱。西方经济学家鼓吹“靠金融而不是靠工业”,国内也有附和者。“腐朽性”形成了食利者/食利阶层/食利国家,通过收取利息,这个群体就能坐收其成。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的核心特征。
有人会说,美国怎么就“腐朽”了呢?它的经济还在增长啊。
但是,美国增长的是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这就是美国债台高筑、产业空心化严重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就是金融资本恶性膨胀。比较公认的估算是美国经济的80%是金融资本控制的。这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这个“腐朽性”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美国或者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也“腐朽”了。发达国家主要不是靠国内生产来维持所谓“福利国家”,而是靠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获得超额利润的其中一小部分来维持社会中下层的社会福利体制。前不久德国总理说欧洲福利体制“难以为继”了。因为“全球南方”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易被西方榨取超额利润了。他们担心“全球南方”崛起,不愿意看到全球南方的整体崛起,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国的崛起。
食利阶层与工人贵族构成帝国主义腐朽性的两大社会基础;一旦这两个群体不能像以前那样充分享受来自虚拟经济和跨国公司的超额利润,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便会加剧,并加速其“垂死”的进程。美国霸权难以维持,是其垂死性的外在表现。垂死并不是明天就断气,而是一个较长过程,可能几十年,也可能一百年以上。帝国主义的方向就是走向垂死,“垂死”有其历史必然性,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简言之,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本质与历史趋势的论断,至今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越来越被现实所印证。帝国主义“五大特征+三大本质”是列宁主义的核心理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实践中依然得到印证。同时,一些尚未得到充分剖析的新现象的出现,使不少人无视列宁主义的生命力。
如世界大战长期未能爆发,有人就据此断言:“帝国主义不会走向战争”;又如高技术的新发展,有人说“帝国主义仍代表最高水平的生产力”;再如国际资本流动带动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并非靠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生存”。对这些表象的片面认识,常常被用来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过时”了。
如何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帝国主义垄断的核心部分已从低端产业链转向高端技术和前沿科技,帝国主义的垄断更具独占性与排他性。
第二,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政治的控制力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它主导了全球的生产、分配、配置资源乃至全球文化的发展。它企图控制的不只是现存世界,更是未来世界。
第三,资本输出的形态变化,更多表现为热钱与虚拟资本的全球流动。热钱流动到哪里,哪里就形成泡沫经济;热钱撤离,就造成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是当代帝国主义的突出表征,热钱“带来又带走”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当代帝国主义剥削全世界的主要方式。
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免许多南方国家的金融灾难,关键一条就是不让热钱在中国自由出入,帝国主义的这条路径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放缓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就是防止帝国主义的金融冲击。中国股市开了一个可兑换的小口子,外资能进能出,这是与全球金融市场互通的尝试,但也是A股不稳的重要原因。只要以《帝国主义论》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简单清楚。
《帝国主义论》
G7是瓜分世界的垄断资本同盟,它不像老帝国主义的军事集团那样瓜分世界;而更多以美国主导的北约盟国体系来决定世界市场的归属。“瓜分世界”实质上已经演变成美国对全球市场份额再分配的控制。现在美国越来越难以把持这套分配机制,关税战就出现了。
老帝国主义是瓜分领土,新帝国主义不再以占领领土为主,而是以控制市场和资源为主。美国依托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需要时实施武力干预、打击对手,并通过政治颠覆推进影响力,手段更多由传统政变转向“颜色革命”。早期“瓜分世界”的手段,今天换成了更“和平”的方式。
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集中呈现在“美国治下的和平”中,是帝国主义各种特征的综合体现。帝国主义的所有特征都能在“美国治下的和平”里面找到。美国通过股市、债券、汇率、金融衍生工具以及美元升值贬值来操纵全球财富。原来美国国内的“工人贵族”培养机制,已成为西方福利国家体系的一部分。西方社会中下层的基本保障,很大程度来自全球南方的资源与廉价劳动力。
21世纪的世界变了。南方国家正在把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财富来源,不“按老规矩”走了。2008-2011年金融危机,就是南方财富流向改变使西方资金链出现中断;这次金融危机就成为全球南方与全球西方财富分配的分水岭,是帝国主义“垂死性”的一个历史转折。2008年我和王绍光在黄浦江轮船上就讨论过,这次金融危机后世界财富流向将发生改变。
2008年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走向
帝国主义仍是全球战争的根源、全球危机的根源、人类灾难的根源,也是当今西方社会严重扭曲与内部矛盾尖锐化的根源。列宁时代讲的“三大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国家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今天这些矛盾依然还在,只是换了形态,变成霸权国与世界各国的矛盾,西方发达经济与南方发展中经济体的矛盾,以及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的矛盾。这“三个新矛盾”是“三个旧矛盾”的继续与变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这三组矛盾运动中加速、加强并扩大影响。这就是美国集中力量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美国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击俄罗斯或朝鲜身上,虽然矛盾很尖锐,俄罗斯和朝鲜的力量尚不足以加速帝国主义走向衰败。而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长期并存与长期斗争,正是中美之间战略博弈和战略相持的本质所在。我们研究美国、研究中美关系,不能离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否则就讲不清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就看不到中美战略相持的长期性,就无法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编者按:近几十年来,中国学界对于列宁主义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甚至有不少学者和舆论认为列宁主义和《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对于未来没有指导作用。但是列宁主义真的过时了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帝国主义论》的现代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先生,在2025年11月初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分论坛上,就此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经主办方和主讲人授权,东方军事整理了本次演讲,并全文发布。
【整理/东方军事 唐晓甫】
本文的题目是“重温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并未过时”。不少年轻朋友也许没读过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是《资本论》,列宁主义的经典就是《帝国主义论》。要懂得列宁主义,就必须读《帝国主义论》;否定列宁主义,首先是否定《帝国主义论》。
那么问题来了:《帝国主义论》还有没有价值?还能不能解释当代世界,是否仍具有现实意义?这直接关系到“列宁主义还能不能继续指导我们实践”的关键问题。在我们的理论界,即便没有公开否定,也常常不读、不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了。
列宁
我认为,《帝国主义论》的“五大特征”并未过时。在此把五条特征简单复述一下。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组织就是垄断资本,也就是说垄断资本决定了经济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个判断并未过时。
第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资本的更高形式是金融垄断,形成金融资本;而金融寡头又是金融资本的更高形式。这也没过时。今天的金融资本,比列宁时代高出几千倍、几万倍。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资本跨出本国的投资就是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今天资本输出的核心形态是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的热钱,热钱主宰了世界资本流动。这条也没有过时。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世界被这些国际垄断同盟所瓜分。这种同盟在今天就是西方盟国体系:他们主宰着世界秩序并划分势力范围。谁要是不认同他们的主宰和划分,就会遭到围攻甚至被“消灭”。这条也没过时。
第五,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完成对世界领土的瓜分。这一条讲清楚了战争的根源:“瓜分、再瓜分,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瓜分”,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当代世界战乱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五条中的每一条都准确、清晰、毫不含糊。迄今为止,这五条没有一条是过时的。所以,不能说《帝国主义论》过时了。
列宁除了提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还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三个本质特性”: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很多人否定这个定义,说资本主义既不腐朽,也没有垂死,所以帝国主义不会灭亡,它还会长期保持生命力。
列宁的这个结论过时了吗?
先看“垄断”,这个词的原意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已经被垄断所取代。帝国主义最大的标志就是垄断,科技的垄断、资本的垄断、资源的垄断、军力的垄断,这是其根本的经济特征。以美国为例,1890年就有反托拉斯法,即反垄断法。但是美国即便已经有了这个法律,其垄断程度却是世界上最高的。今天美国还有反托拉斯法,但是空有其名,不执行!他们的逻辑是现在美国主要面临的不是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竞争,要把美国企业做得越大越好。
美国公司寻求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地位,特别是企图垄断高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行高端芯片封锁和断供,目的就是维持高技术的垄断。可见“垄断是基本特征”并不过时,垄断就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基本特性。没有垄断就没有帝国主义,对垄断的定性并没有过时。
美国试图垄断科技领先地位,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美股七姐妹”
再说“腐朽”。所谓“腐朽”并不是说帝国主义已经烂到活不下去了,“腐朽”更多的是指这样一种结构性变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的最重要财富来源,不再是生产、不再是工业,而是金融。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虚拟资本成了经济核心。美国就是如此。虚拟资本而不是实体资本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美国通过虚拟资本、通过金融获取超额利润。这导致工业难以赚钱,金融才能赚大钱。西方经济学家鼓吹“靠金融而不是靠工业”,国内也有附和者。“腐朽性”形成了食利者/食利阶层/食利国家,通过收取利息,这个群体就能坐收其成。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的核心特征。
有人会说,美国怎么就“腐朽”了呢?它的经济还在增长啊。
但是,美国增长的是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这就是美国债台高筑、产业空心化严重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就是金融资本恶性膨胀。比较公认的估算是美国经济的80%是金融资本控制的。这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这个“腐朽性”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美国或者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也“腐朽”了。发达国家主要不是靠国内生产来维持所谓“福利国家”,而是靠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获得超额利润的其中一小部分来维持社会中下层的社会福利体制。前不久德国总理说欧洲福利体制“难以为继”了。因为“全球南方”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易被西方榨取超额利润了。他们担心“全球南方”崛起,不愿意看到全球南方的整体崛起,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国的崛起。
食利阶层与工人贵族构成帝国主义腐朽性的两大社会基础;一旦这两个群体不能像以前那样充分享受来自虚拟经济和跨国公司的超额利润,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便会加剧,并加速其“垂死”的进程。美国霸权难以维持,是其垂死性的外在表现。垂死并不是明天就断气,而是一个较长过程,可能几十年,也可能一百年以上。帝国主义的方向就是走向垂死,“垂死”有其历史必然性,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