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明牌”了,高层发声、央媒连声敦促,该不该买房清晰了!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楼市“明牌”了,高层发声、央媒连声敦促,该不该买房清晰了!》是一篇关于明牌,该不该,楼市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多方信号显示,二胎放开之后,低生育率的走势,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21年,全国新生人口仅为1062万人,出生率只有1.3,同比2020年下滑11.5%。有经济学家做出了一番预测,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那么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我国的年新生儿数量或降低至1000万人以内。
看起来,1000万人依然不少,10年就可以增加1亿人,但是比起14亿总人口的庞大规模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另外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快速递增和比例加速提升,新生缓慢增加的同时,老年人逝去的数量也不断攀升。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或超过3亿人,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的父母们不愿意生养小孩?说到底,只有2个方面的因素:①房地产问题,特别是高房价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开支;②教育成本,这是与房地产几乎相当的一个方面。只要这俩因素能得到良好解决,那么相信养孩的意愿度会得到明显提高。
举个身边的例子:
亲戚郝先生(男)出生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2018年的时候,他年龄31岁,在朋友的介绍下,郝先生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小2岁的女孩子(对方也是独生子女),双方情投意合,在认识的1年之后,领证结婚。根据他们的人生计划,准备生2个小孩(不管儿子还是女儿),另外再努力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然而这个“美好的梦”从买房和第一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破碎”了。郝先生与妻子共同努力,在二线省会城市购买了一套180万元的房子(当地房价2.2万元/平米,这套房子只有区区81.8平米,两室一厅。)买房按揭贷款首付54万元,他们积攒了接近8年。房贷月供是1.2万元(采用等额本金贷款法)。

购买这套房子,已经支出了家庭所有现金,夫妻双方每个月累计收入为1.7万元,买房月供就占到了1.2万元。月结余存款为5000元,扣除其他生活开支之后,妥妥的一枚月光族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买衣服、买奶粉、请保姆让郝先生感到头大。
郝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不买这套房子,那么家庭收益1.7万元足够正常消费,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结余,就是在购房之后,一切都开始变了。而我们都知道,任何家庭都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闲钱”储备,因为人是动物,不可避免地有生病等情况出现,如果家里存款为0的话,那应对风险的能力就很差。
然而,正是在“房本位”的思路下,买房成为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郝先生说,自己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无解的两N选择题,如果不买房的话,长期租房这样不划算,房价涨幅这么大、涨速这么快,今天不买房,那么过几年自己的财富差距可能跟别人拉大了。而如果买房的话,那么房贷月供等一系列后续压力也会出现,进而导致其他领域开支缩减。夫妻二人原本生2个小孩的,现在这番情景,只能趁早打消了念头。

所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答案相当清晰,首先就要解决“买房”大事儿。楼市“明牌”了:
1、高层早已发声定调,或将推翻房产生育的“2座山峰”(教授梁建章,把房子和教育培训成为“2座大山”)。
2021年至2022年,住建部等多个主体,联合其他部委(8个)表示,接下来将要重点治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买卖销售、住房租赁、物业等多个方面的购房者和业主们反响比较多的问题。而且规定了时限,预计在3年之内,取得良好的成效。
我们都知道,人们为啥这么喜欢买房,真的是因为他们“爱好购房”、喜欢负重前行吗?显然不是的,就像前文说的郝先生一样,如果不购买一套房子,那么结婚大事儿都可能废掉,与此同时,房子与户籍转移、房产与上学资格、房产与城市各项福利都直接挂钩,可以说,房子就相当于城市门票。也正是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物业等“坑”买房人的情况越来越多,他们一方面助推房价、另一方面从购房者身上挖掘更多利润,所以,治理房企、房产中介、房东、物业等一系列“不合理”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房价上浮的潜在因素。

除了对住房“杂乱”现象理顺之外,对于教育成本也在针对性解决,例如近些年的新要求,禁止课外有偿辅导、不允许其他名义的有偿培训班等,一度导致俞敏洪等人的事业前途未卜。根据计划,在3年内,减轻学生作业、减少校外培训,确实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2、央媒发话了,连声敦促。
新华网发表《合理的房产价格水平,才是城市竞争力所在》一文,指出住房关乎到民生。特别是要针对年轻人和城市新市民进行装保障,一方面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加大租赁保障性房产供给、另一方面要调节房价,让人们买得起房子,只有能买房,才能有更多的动力为城市提供竞争力。
另一家央媒经济网同样发表《做好“稳”和“保”,继续房住不炒》的文章,指出,要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定调,不管楼市如何风云变化,都要恪守房地产“平稳”二字。避免房地产成为了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

3、该不该买房清晰了!
多家央媒连连发声中,可以窥见今后楼市的动向,还希望房地产能坚持10年前年增长10%-30%的模式吗?显然历史已经不可能重复了。今后的房地产市场,稳健将会是长期的主基调。
该不该买房?相对清晰了,建议有二:①对于炒房客而言,房地产税已经开始试点了,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直言在5年内全面落地或是大概率事件,房价不涨、成本提升,早打算;②对于刚需而言,买房宜早不宜迟,虽然没有多少潜力,但出于居住需求方面来说,早点上车更好。
以上就是关于《楼市“明牌”了,高层发声、央媒连声敦促,该不该买房清晰了!》的全部内容,如果《楼市“明牌”了,高层发声、央媒连声敦促,该不该买房清晰了!》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