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会开战吗?避免中印边境冲突,最好方法是建立战略缓冲区!
作者:龙凯锋 来源:龙凯锋瞰天下
最近,中印官兵又在班公湖发生了冲突。再次引起了网络舆论的关注,成为热点。有朋友问我:中印会开战吗?
这个问题不好说,目前的情况是,中国不想与印度开战,但是印度如同牛二一样无赖,非要和中国开战,印度不断增兵就是最好的说明。印度要和中国开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美国的怂恿。美国在东边挑衅一个中国原则,扶持台独势力闹台独,为了牵制中国武力统一台湾,所以唆使印度在西边掣肘。二是印度国内疫情严重、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不安,继续寻找外部矛盾来凝聚内部力量,所以有与中国开战的需要。三是印度想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继续缴纳投名状,那就是与中国开战。而且印度也有一雪1962年战败的耻辱,这样开战的动机就更强烈了。
但为什么印度犹豫不决,又不敢开战呢?主要是印度的国家实力和军事实力与中国比较,还是相差甚远。害怕军事冒险的严重后果,所以既蠢蠢欲动,又裹足不前。

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中印边境冲突,无非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冷战模式。中印边境的官兵,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两者不相往来。二是热战模式。中印边境的官兵,你袭击我,我袭击你,虽然是肢体冲突,但时刻牵动两国民意,迟早从量变到质变而导致中印爆发一定规模的战争。三是和解模式。这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放,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双方保持边境的开放与贸易。
目前来看,中印主要是热战模式,正是这种热战模式,才导致中印两国民意沸腾,两国不少民意都支持打一仗。印度民意支持打一仗,是想雪1962年的战败之耻。所以印军高官大言不惭地说: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时的印度。言外之意,印军现在有实力有信心可以和中国打一仗。中国民意支持打一仗,是认为印度太可恶,背信弃义,加入上合组织阵营,居然充当美国反华的喽啰,这是典型的上合组织的叛徒,所以打打也好,或许印度更清醒自己几斤几两,也更能回归到上合组织和金砖阵营来。

既然中印都不想打一仗,既然中印也不想和解,那么不妨采取冷战模式。就是在中印冲突的边境区,建立各自的战略缓冲区,使双方官兵都不接触,这样就避免了官兵肢体的冲突。
具体方法很简单,中国主动在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主动后撤5公里,建立中国的对印战略缓冲区,同时构建第二道防线阵地。这5公里的战略缓冲区,埋设地雷,同时宣布为火炮射击靶场,任何人不得进入,否则死伤自负。
如果印方不后撤5公里,建立印度的战略缓冲区,那是印度的事情。不影响我们在我们的实际控制区内埋设地雷和进行火炮射击、飞机轰炸。
建立战略缓冲区,相当于脱离了与印军的接触,也就避免了印军非法越境造成的冲突。如果印军非要非法越境,进入我战略缓冲区,那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警告的情况下,进行火炮全覆盖,让入侵的印军灰飞烟灭,同时拍下视频,作为国际舆论斗争用,印军因为是非法越境我公开标注的靶场和战略缓冲区,那么死伤自负,也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然,此法不适合洞朗地区,而仅适合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区域,这两个地方是不毛之地,适合建立战略缓冲区。

在中印容易冲突的边境地区,构建战略缓冲区,目的是避免中印官兵越来越激烈的冲突,防止战争升级。在对印度的战略,总体上还是一个“耗”字。一直要耗到印度支撑不下去,不得不主动求和,改变对中国的敌视态度,而回归到上合阵营来。
战略上的“耗”,主要体现在四点:
一是加强与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不丹、孟加拉、斯里兰卡的战略合作,构建反印度南亚霸权的统一战线。同时对这些国家进行军事援助,支持他们与印度抗争,获得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二是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沟通,形成中俄战略协同,形成上合的主导意见,要求印度回归到上合阵营来,避免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炮灰,也避免美国利用印度来瓦解上合,离间中俄。
三是在中印边境保持不对等的军事优势,这种不对等的军事优势,指的是军事综合优势,使印度不得不靠大规模的兵力来部署,消耗印度的国力和军力。
四是加强中国边境线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坑道阵地和营区的建设,提高边境反击作战的基础条件。中国西藏边境,自然条件太恶劣,建立普通的地面营房方式不适合官兵取暖和自卫,建议统一建立地下坑道营房,既有利于作战,也有利于官兵生活,同时连成一体,相互支援。这个可以学学地道战,如何利用大型机械构建中印边境的地下坑道。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