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特朗普眼里,普京是中东危机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方案
- 在此次以伊冲突被按下暂停键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到访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指责以色列对伊朗的无端侵略行为,并表示俄方愿意为伊朗人民提供协助。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到访,让人们看到了莫斯科和德黑兰特殊的伙伴关系。事实上,从冲突一开始,人们就向普京投来目光,想知道他会怎么做。6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路透社如果我们抛开人道主义考虑,仅从现实角度来看,人们可以认为俄罗斯至...
-
- 弗朗索瓦·迪亚兹-莫林:无论打击与否,伊朗面临的核泄漏风险到底有多大?
- 自6月13日发动突袭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各地的核设施进行了多次空袭。空袭对研究堆、浓缩厂及其他核设施的严重破坏可以直接从卫星图像上看到,这也引发了可能发生放射性和化学物质泄漏的担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上周五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表示,“没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影响到公众”,但他补充说,“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已导致核安全与安保状况正在急剧恶化。”自以色列空袭以来,伊朗的几个关...
-
- 雁默:欧洲用夹子音喊美国“爸比”,中国要视为机遇
- 本届北约峰会的联合声明,直白说就是“特朗普万岁,北约赢了”。如果要给予本届峰会一个历史地位,我的版本是——北约史上最肉麻、最露骨的割肉典礼。2025北约成员国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 美联社 欧洲用夹子音喊美国“爸比”,中国要视为机遇 本文聊聊北约扩军对中国的机遇,先从一个似乎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说起。朋友传给我一段视频,内容是某大陆经济学者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测,以及中国是否该卷入的问题。该学 日、韩、澳这三个北约外围伙伴国的领袖,各自都找了理由不去这届峰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割肉典礼,北约被宰后就轮到印...
-
- 陈鸿斌:北约东京办事处泡汤,日本右翼再挨一闷棍
-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6月25日报道,北约官员在24日于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对媒体表示:目前暂不考虑在日本东京设立办事处的方案。此前的岸田文雄政府曾强烈希望在东京设立北约办事处,以此来加强和北约的合作关系,增强对中国的所谓“威慑力”。原计划在2024年底以前办事处挂牌启动,但目前这一设想实际已化为泡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劲提升,并于2020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防建设也...
-
- 李炫璇:早有预谋!伊以冲突竟是三十年“斩草除根”计划中最重要一步
- 2024年12月,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佛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卡尔森采访时,援引了一份以色列主导的“斩草除根”战略(The Clean Break Strategy),认为“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兆,甚至有可能直接引发核战争”。2025年6月12日,萨克斯在面对塔克·卡尔森的采访时,再次将以色列对伊朗的作战计划与“斩草除根”战略相关 在萨克斯看来,以色列是“斩草除根”战略的主谋和推动者,美国是被“拉入”以色列重塑中东的战争,这似乎与美国亲自主...
-
- 继续下调,美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5%
-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6日,美国商务部报告称,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扰乱商业活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今年一季度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较该部门前两次公布的估值明显下调。分析认为,造成经济萎缩的重要原因,是美国企业和家庭赶在关税上涨前大幅增加进口,从而造成国内生产销售减少。美商务部4月初次估值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将萎缩0.3%,5月将该数据修正为萎缩0.2%。经济学家们曾预测,...
-
- 巴基斯坦防长称将继续购买中国装备
- 6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参会期间,巴基斯坦等多国防长参观了中国海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会议间隙,巴基斯坦防长透露,巴基斯坦还会和中国继续在军事装备上合作。...
-
- “中方已发放出口许可证”,欧盟官员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
- 【文/观察者网 齐倩】近几个月以来,欧盟方面持续炒作稀土磁铁问题,企图污蔑中方“稀土武器化”。然而,中国商务部最新回应称,中方已批准来自欧盟一定数量的合规出口申请。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27日报道,有欧盟消息人士证实,中方已开始向欧洲企业发放稀土磁铁的出口许可证。但报道注意到,欧盟官员仍试图借题发挥,试图以稀土问题为由,进一步渲染所谓对华“去风险”。报道称,来自欧盟的消息人士表示,他们已注意到中...
-
- 查道炯|肯定有人会问:“中国人谈‘全球南方’,图什么?”
-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南方”一词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乃至舆论界的流行词,不少人似乎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为何突然对“全球南方”兴趣盎然?但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史,我们虽然对于“全球南方”的定义和政策定位有过变动,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与发展中国家兄弟们,尤其是“亚非拉”国家们的合作关系,中国从未离开过“全球南方”。针对如何理解中国视角下的“全球南方”这一问题,观察者网整理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
-
- 伍麦叶的熏笼精:以色列能否接替美国,成为独立的中东霸权?
- 6月2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致伊朗人民的公开信中表示,经过伊朗人民英勇抵抗,这场由以色列挑起、持续12天的战争结束;从即日起,各机构将投入重建工作中。同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宣布,“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以色列“已实现了所有的战争目标”。稍早前,观察者网翻译刊载了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文章《伊以冲突未分胜负,但以色列永远不可能成为地区霸权?》,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 如上所述,在中东,以色列可以说已经基本降服了阿拉伯世界,在其主导的地区秩序面前,横亘着的唯一阻碍就是“抵抗之弧...
-
- 刘燕婷:特朗普捅破了中东模糊政策的窗户纸,还能糊上吗?
- 6月13日以色列空袭伊朗后,双方开始了导弹互射的战争“闷烧”,也陷入了各有难处的战略困境。首先是持续挨打的伊朗。基本上从13日战争爆发起,伊朗的军事人员与资产就被以色列不断削耗,国家尊严也连带透支。而衰弱的“抵抗轴心”除了胡塞武装还在积极活动、持续袭击以色列之外,其他板块几乎都偃旗息鼓,不愿卷入无妄之灾,更不要说中国、俄罗斯、海湾阿拉伯国家等其他更有力行为者。不过,以色列的表现同样一言难尽。首先 但这显然相当适合特朗普。早在2018年4月、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这位狂人就以阿萨德政权涉嫌使用化武为由,下令空袭...
-
- 逸语道破:中东形势,今非昔比了-沈逸
-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聚焦中东局势。在美国B-2轰炸机对伊朗三处地下核设施实施轰炸后,过去24至48小时内,中东局势再次出现戏剧性变化。首先,美国此次出手展现出罕见的“一击脱离”特点,意图迅速收场,推动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再延宕。特朗普推出和平协议,声称已达成阶段性停火协议。该协议草案的公布相对仓促,不像通常国际危机各方充分谈判后的成果,带有显著的“急就章”性质。特朗普...
-
- 晨枫:欧洲好像醒了,又想要装睡
- 北约秘书长吕特(荷兰前首相)谄媚地吹捧特朗普“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向他表了大大的忠心:北约已使其成员国答应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为了拉住这位曾暗示退出北约、对第五条集体防御含糊其辞的美国总统,欧洲盟友想了招数,但仍不得不面临战后80年未遇之大变局。最大的变数来自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正在抛弃欧洲,首先牺牲的就是大西洋主义(Atlanticism)。原因不仅有战略重点转向亚太,还因为美 荷兰是有趣的例外。赤字占GDP只有0.4%,债务占GDP也只有43.2%。荷兰人“小气”是出名的,在军备上不肯...
-
- 欧洲官员不开心:鲁比奥私下对中俄没幻想,一到镜头前就变了
- 【文/观察者网 齐倩】欧洲国家致力于在北约峰会上达成对俄制裁共识,但美国泼了冷水。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接受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采访时称,美国仍希望有谈判的空间。这一表态让北约成员国外长们感到意外。因为前一晚,鲁比奥并不是这么说的。报道称,不仅是对俄制裁,在涉华议题上,鲁比奥在镜头前和与盟友私下会面时同样展现了不同姿态。一名欧洲外交官员质疑称,私下里,波罗的海和北欧国...
-
- 特朗普:干掉“美国之音”!
- “为什么共和党人要让民主党的‘喉舌’美国之音继续存在……干掉它!”对自家最著名的“外宣机构”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开炮了。据“今日俄罗斯”6月25日报道,特朗普当天在他所主导的“真实社交”平台发帖,呼吁共和党人支持他关闭由美国政府资助的新闻机构美国之音(VOA)。后者成立于二战时期的1942年,本来是一家用来对抗纳粹展开的宣传战的机构,并在冷战时期成为了美国散播亲美信息的核心工具之一。然而,特朗...
-
- 中方代表:这一次,不能再有欺骗了
- 当地时间6月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相关会议前,就伊朗与以色列达成的停火协议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在被问及对当前伊以停火的看法时,傅聪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停火能够维持住,并且能够被各方忠实遵守。这一次,不能再有欺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国东部时间23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彻底停火”达成一致。伊朗和以色列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不过,当天稍晚时候以伊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