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万小刀:和“上海震旦宋老师”讨论一下“南京大屠杀”的“学术问题”

作者 :万小刀 2021-12-19 19:09:0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昨天,一篇关于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宋老师”被学生举报的一篇文章刷屏了,我朋友圈的媒体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纷纷转发,很快那篇文章就爆了,也很快因违规被删除了。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在各种媒体群里,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从“言论自由”,也有从“学生举报老师”,还有“举报的学生该不该被网暴”等角度,发表大家的意见。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讨论得很激烈,唾沫星子都溅了我一电脑屏幕。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因为事件是从“学术”起,所以,作为一个大学没念完的门外汉,万小刀今天想跟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宋老师”,讨论一下“学术问题”。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我也看了江湖上流传的那个完整视频,“宋老师”在课堂上质疑南京大屠杀30万这个数字时说: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死的是谁,有名有姓的是谁,如果你没有名、没有姓、没有身份证号,那你这个30万的统计,只不过像中国历史小说里面的一个概述。”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这是宋老师的言论中,争议最大的地方。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宋老师”说起这个的时候,还洋洋得意,说其实统计起来“很简单”!还拿德国、爱尔兰统计屠杀犹太人人数来反证,人家都有名有姓有身份证号……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意思就是咱们只要依葫芦画瓢,按身份证信息统计一下就可以了知道到底多少人了。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那么,我们就先从身份证的问题说起。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12月,那时,身在南京的中国人有没有身份证呢?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万小刀查了一下史料,可以肯定地说:没有!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民国时期,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大约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1936年5月,中央红军开始西征作战,解放了宁夏省的盐汕、豫旺、同心等地。为了抵御红军,宁夏省制定出各种反共防共之策,发收“居民证”便是其中一种。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居民凡15岁以上之男女须一律佩带居民证。宁夏省“居民证”为白布制作,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居民证”被规定缝于上衣里面,以便查验。这个“居民证”虽与后来的国民身份证尚有不同,但已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要素,当属中国身份证之最早雏形。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而国民政府全面推行身份证,是从1945年开始的,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限制我党活动,决心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可见,“一本正经”讲历史的“宋老师”,根本就没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事实。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她质疑历史数据的态度貌似很严谨,提出问题看起来像个王者,但考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粗陋,一下就露出了马脚,原来是个青铜!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84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份证号,用大数据就可以统计出各项数据时,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说,84年前做这件事很简单!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那么,第二个问题:搞清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姓名难不难?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难!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简直比登上火星还难!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先说一下当时的国情。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日军势如破竹,11月初,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军民大撤退。上海溃败的无数军民都涌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毕竟,在决定迁都重庆之前,南京国民政府表示要坚守南京。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于是,南京就成了上海人逃难的首选。但是上海沦陷了,南京也不安全,因此在南京能逃的老百姓,此时也纷纷逃离南京……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有逃进南京的,有逃出南京的,而且流动的规模都是数以十万计的,城内有多少人,这个就算是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很难计数。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当时身处战乱中的人,心里只有一个字:逃!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连最高长官都在逃,谁还有心思、有能力去统计出一个精确的数据呢?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12月初,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仅仅10天后,南京就沦陷了,兵败如山。城中军民一定始料未及,很多人都来不及逃了……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攻陷南京后,日军没有给中国人喘息的机会,除了大屠杀,还继续狂攻,武汉、长沙相继失守……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焦头烂额的中国人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算是想为死难的同胞料理后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之后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南京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如何统计,让谁来统计死难者人数?又如何将死难者的姓名登记造册?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据官媒报道,在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加起来共3500万之众,是不是要把3500万人的名字也一一登记造册?是不是也要质疑,为什么那么巧这是个整数,难道就没个零头吗?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所以说,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宋老师,并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那么第三个问题: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30万人这个数据经不经得起历史的推敲?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答案是肯定的,以当前的水平来看,至少是站得住的。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最直接的证据是遇难同胞的尸体,这是有大量确切的数据记载的。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据国家文物局官网记载,当时收埋尸体主要有四种情况: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一是社会慈善团体基于社会公德将遇难同胞掩埋共18.5万余具尸体。其中,崇善堂共收埋尸体112267具,红卍字会共收埋尸体43123具,同善堂掩埋尸体7000余具,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收埋尸体22683具,“回民掩埋队”收埋尸体40

o1l曹操读书网

0多具。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南京红卍字会在掩埋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体的尸体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二是伪政权为掩饰日军大屠杀罪行,整理市容,防止瘟疫,掩埋尸体6000余具。包括伪南京市政公署督办高冠吾收埋遗骨3000余具,伪下关区区长刘连祥组织收埋尸体3240具(档案资料,南京市档案馆藏)。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三是一些私人因不忍目睹惨状自发掩埋尸体3.5万余具。如湖南木材商盛世征、昌开运收埋尸体28730具,市民芮芳缘、张鸿儒、杨广才等掩埋尸体7000余具。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还有许多民众对其亲属进行了掩埋,但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已无法考证数量,没有计入其中。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四是侵华日军为掩盖血腥暴行,制造假象,逃避世界舆论的谴责,对尸体进行了毁尸灭迹达15万余具。据日军南京第

o1l曹操读书网

二碇泊场司令部少佐供认, “曾与另一名叫安达的少佐一起,配备800名士兵、10辆货物汽车和30只小船,在下关码头和浦口东面毁尸灭迹约10万,进攻南京的部队所处理的人数约5万,合计15万。”(中央档案馆藏:原抚顺日本战犯管理所战犯供词)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这些最直接和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着,铁证如山!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当然,对于“宋老师”这样的杠精来说,当时没能搞清楚每一个被掩埋尸体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这确实很遗憾。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最大的难题是:尸体不能说话!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另外,还有一部分幸存者的描述和证实,也起到了补充作用。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南京法庭审判时调查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等80余名受害证人,包括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史密斯教授等3名外籍证人,开挖普德寺和中华门外兵工厂山脚下的“万人坑”验尸等,最后认定集体屠杀28个案例,遇难人数有19多万人;零散屠杀有858个案例,遇难人数有15万多人。该法庭确认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人以上(国民政府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形成南京大屠杀30多万数字最直接的出处,做出了历史的判决和认定。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而间接的证据,也有很多。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席上,来自 11 个国家的法官们在听取证词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最著名的就是1946年1月19日,中国、苏联、美国、英

o1l曹操读书网

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等11个国家,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下简称“东京法庭”),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专案审理,经战犯谷寿夫供述,法庭认定,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30万以上。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因此,这个数据是国际权威机构盖章认定的数据,30万是一个保底的数据!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并且,新中国成立后,无数的学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纪念馆里也铭刻着遇难同胞的姓名,也还在不断考证和完善……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宋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在没有严谨考证历史的前提下,在课堂公然质疑数据,不知底气从何而来?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诚然,历史不能倒带,要准确地搞清楚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精确数据和每一个人的姓名,显然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如果真是一个好老师,真正对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认认真真对课堂内容进行准备,“宋老师”就完全可以图文并茂地讲述好这一段历史,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声情并茂地引导好学生感情,掷地有声地鼓励学生们为了这个遗憾继续努力。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也完全可以上一堂思维缜密,感人至深,启发思考,促进调查研究的好课。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但很显然,宋老师是失败的!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没有上完大学的万小刀,仅用了一个下午,随便搜了一下资料,就了解了这么多,也相信,高级知识分子“宋老师”只要花一点心思在这个问题上,就绝不会说出那样的话,让人听着那么膈应!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如果多一点研究,多一点感情,也不至于把一堂本可以上好的课搞砸,顺带把自己的“铁饭碗”搞砸。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言论自由”和“学生举报老师”,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列,单就学术问题来说,宋老师是真的不适合当老师。o1l曹操读书网
o1l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西西弗:关于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学术讨论应该是什么样的?
    西西弗:关于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学术讨论应该是什么样的?

    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这个问题,不是不能做学术讨论。但宋老师的5分钟发言,压根儿就不是学术讨论。相反,这个发言属于预设立场带节奏的侃大山式的讨论。1、周五公号发了一篇《》。下面有不少不同意见的评论。网络上也有很多类似的观点,认为宋老师的发言是学术讨论,是在强调获取证据的重要性,是要求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学术讨论应该无禁区。学校不应该因为宋老师提出了不同观点,就开除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这个问题,不是不能做学术讨论。但宋老师的5分钟发言,压根儿就不是学术讨论。相反,这个发言属于预设立场带节奏侃...

    2021-12-19 19:34:17
  • 西西弗:聊聊宋姓教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西西弗:聊聊宋姓教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从宋老师的言论看,她并不严谨,也不专业。这次事件可以称得上重大教学事故,被开除不冤。课堂是公域,没有秘密,录课堂视频也不是告密。1、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宋庚一老师在课堂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在网络舆论场上引起了巨大争议,宋老师因此被学校开除。舆论场上有不少为宋老师辩护的观点。在讨论问题前,首先要了解,这个视频是在课堂上拍摄的,宋老师教的是新闻相关的课程。对宋姓教师的言论,完整的文字版见附录。这个短短五分钟,不到1300字的内容。里面出现了四个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谣言,和一个大概率疑似的谣言。第一个谣言是:...

    2021-12-19 16:40:15
  • 北风:大学老师否认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背后的问题更值得警醒与反思!
    北风:大学老师否认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背后的问题更值得警醒与反思!

    昨天,一条一分半钟的视频在网络快速传播,是一位女教师,在大学讲堂上,以“求真”,“质疑”的精神,非常笃定且自信的认为我国“拿不出30万南京被屠杀死难者的姓名,身份证”,因此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超过30万是“小说历史”的概述。这位姓宋的教师,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没有史料支撑”,国际上不会承认。事件发酵后,许多人提出这是“大学课堂的学术质疑”,“正常言论自由”,甚至也有人认为宋教师的观点本身就是国际上的“观点之一”,不应忽视。宋老师的“质疑死难人数”只是个案,可是网络上对她支持,同情,或者“懵懂”,觉得“没...

    2021-12-17 20:37:45
  • 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些奇葩言论不可饶恕!
    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些奇葩言论不可饶恕!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幕。这也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最大罪行之一。30万同胞,在当时的国家首都陷落后,遭到野蛮屠杀。他们中很多人是手无寸铁的贫民,其中包括大量的妇女、儿童。每每读到这段历史,我胸中的怒火就不能遏制。恨侵略者猪狗不如,恨当时的国家贫弱不堪。我个人很少公开“控诉”日本,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知耻而后勇”。我们永远都不能忘却这段历史,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自己一天天强大起来。200...

    2021-12-17 16:52:20
  • 上海震旦学院宋庚一质疑南京大屠杀言论惹众怒 武汉大学却被送上热搜
    上海震旦学院宋庚一质疑南京大屠杀言论惹众怒 武汉大学却被送上热搜

    上海震旦学院“火”了,该校一位女教师在课堂上,对在校大学生发表错误言论的视频被曝光,引发全网关注,甚至引起了官媒的直接点名。此女在教室里公然诋毁历史,说中国历史...

    2021-12-17 16:31:58
  • 匹夫老牛:南京大屠杀吓哭香港小学生?“鬼”跳出来了!
    匹夫老牛:南京大屠杀吓哭香港小学生?“鬼”跳出来了!

    12月12日,针对部分学生家长近期以来的频繁投诉,在部分舆论炮轰下坚守数日的香港教育局,最终还是作出了如下的统一回应:没有硬性规定学校要无差别地向所有班级播放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纪录片,学校可按校情及专业判断灵活采用有关教材。一切,还要从本月初说起。12月7日,为配合即将到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香港一小学本校的德育课上,播放了一段由香港教育局提供的,内容为介绍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的5分钟史实纪录片…按理说,对于刚刚实现了在教育系统上拨乱反正的中国香港特区而言,如此贴近史实,且真切的反映帝国...

    2021-12-16 18:39:26
  • 84年前的南京,究竟能不能守住?
    84年前的南京,究竟能不能守住?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第1部分:南京守不守,蒋介石心态很复杂第2部分:南京防守战,成为了蒋介石和唐生智的政治秀第3部分:仗还没打,外围防线就丢光了第4部分:唐生智想学项羽,他有这个资格吗第5部分:孤城血战,中国军魂第6部分:撤退终于成为了可耻的溃败第7部分:进入黑暗的地狱前,南京最后的光第8部分: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奇迹?第9部分:南京保卫战,真的没有赢的可能吗?84年前,南京沦陷,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0万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这是我们永远的伤痛.....南京保卫战中...

    2021-12-16 07:48:41
  • NE0: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至少应该去一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NE0: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至少应该去一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如果一个中国人的一生,没有去过一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么这个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管离得多远,我都觉得,应该亲自去一趟。只有真正踏上了那片底下铺满无数我们同胞累累白骨的土地,很多东西,才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桩,又一桩,血海深仇。我们这个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文明,曾经登上无比巅峰的国度,一度山河破碎,血地千里,我们的同胞,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如同牲畜一样被屠杀殆尽。这段最黑暗的历史,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只可铭记,不可原谅。我是用牙紧紧地咬着自己的舌头,用疼痛的感觉压制住流泪的冲动,一路...

    2021-12-14 20:14:53
  • 梅新育:沉沦与复兴——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随笔
    梅新育:沉沦与复兴——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随笔

    白天忙于写东西,直到将近19点交稿方才有空去晚饭,现在才腾出手来为今天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写点东西。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充满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三次首都沦陷,第一次首都遭遇屠城;而南京大屠杀之后中国的绝地反击,重新崛起,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都沦陷被屠之后最快的一次复兴。中国近代史始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截止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现代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截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09年充满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经历了三次首都沦陷: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

    2021-12-14 19:33:37
  • 84年前的南京,并不是不战而降!
    84年前的南京,并不是不战而降!

    作者:蒋校长来源公众号:蒋校长已获转载授权什么是历史伤疤?一个国家的首都,被侵略者长驱直入,这就是历史伤疤。三十万无辜百姓,被侵略者肆意屠杀,这就是历史伤疤。一直到今天,侵略者仍毫无悔意,拒绝道歉甚至拒绝承认屠杀的存在,这就是历史伤疤!84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随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也成为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有无数人曾抱怨,为何被屠杀的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中国士兵?早知如此,为何不抵抗?其实,84年前,士兵们不是不抵抗,当年为了守卫南京,一样有底层士兵挺身而出!01.1937...

    2021-12-13 20:53:36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