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必须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此刻,必须要推翻这三座大山!》是一篇关于大山,这三,必须要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1
越是混乱的时刻,越要回归理性,回归常识。
好的消息是,经济增长正在成为首要目标,国民信心也在修复之中。
对此,我们应该保持乐观,但最忌讳的是盲目客观。
我们还是要看清问题和阻力。
第一个问题,这几年的经济波折,对于底层来说,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是预期紊乱。
这就像爬山,之前很多年,我们在爬山的过程中,虽然有上坡下坡,但总体来说,海拔是不断上升的。我们知道,自己在不断上升,越爬越高。

但是这几年的改变之处就在于此。我们依然在爬山,也不断有上坡下坡,但是总体来说,海拔却是在不断下降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多企业家、中产都感受到了这种不断下坡的状态。
所以,就会变得紧张、恐慌,不断地做出防御措施。

这是企业的定期存款趋势,2022年以来,企业定期存款趋势,创下2016年以来的7年最高峰值。
这意味着企业家群体不再愿意投资,不再扩大生产,而是转为防守,进行定期存款。

这是居民部门的新增存款趋势。显而易见的是,预期的紊乱,以及明显感受到的从上山到下坡的转折,让居民部门在最近几年的防守趋势大增。特别是最近一年,迎来飙涨。
所以,稳定预期,重新爬坡,是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
2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明年会是一个更加内忧外患的时刻。
2020年的增长靠的是疫情迅速控制之后的出口,这一年最大的口号是,中国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供养了全世界的吃喝拉撒。
这个趋势延续到了2021年,2021年强劲的出口加上史上最火爆的房地产销售,最终全面GDP赠送突破了8%,创下近8年来最高增速。
但是到了今年,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美国加息带动的全球经济收缩,让出口迅速下滑,并在2022年10月份进入负值;而明年来看,全球经济收缩依然会持续,出口依然难以支撑国内经济。
再看房地产。
一个很严重的事实是,这两年的房地产如同是生了一场大病,经此一役,即便是一切回归正常,也注定回不到过去了。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此后以往,房地产不管是自身规模,还是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都会持续萎缩。
从销售值来说,中国房地产的销售顶峰,来自于2021年,也就是去年。整个2021年,即便是从7月后恒大暴雷,开始了下行之路,但全年房地产销售额也达到了18万亿。

这是有史以来的峰值。
与此相伴的,是中国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在2021年,央行统计住户部门杠杆率则达到了72.2%。

而在2020年年末,杠杆率还在62.2%,一年涨了10个百分点。

2020年6月到12月,杠杆率涨了7%,过去很多年前所未有。
而2021年全年,杠杆率涨了10%。也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内,居民杠杆率涨了17%,基本相当于从2008年底金融危机大救市后,一直到2016年底,整整8年的涨幅。
也就是说,从2020年6月,到2021年,中国房地产的销售额和居民杠杆率产生了重叠暴击。
暴击的结果,是市场的严重透支。这将是中国楼市最后的回光返照。
在2022年,也就是今年,销售总金额将跌到预计12万亿左右。
此后以往,10万亿的年规模,预计将是中国楼市的新常态。
3
但是,尽管只有10万亿,但也毋庸置疑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
我们经常说产业链,有人测算过,房地产关联了上下游40多个产业链。上游的建筑、水泥、钢材、玻璃、机械;下游的家电、家具、家居等等。
这关联了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
所以,在全球经济收缩、国内消费不振之时,房地产再次被寄以厚望。
不管是不是无奈之举,但这却是最真实的现实。
但问题就在于,此刻的房地产,重新启动并不容易,相反会很艰难。
就像之前说的,要重启房地产,眼下面临着三大难题。
第一、监管层对眼下楼市的认知,明显存在着判断差异。
尽管政策层面在不断加大救市力度,但是,新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却依然在大幅度下滑。
这种自由落体的态势,是今年房地产的基本情况。
开发商撑了一年,到了此时,惯用的销售策略能用尽用,但基本全部失效。

很多人都寄希望于消费层面的政策救市,但政策迟迟不动。
但直到此刻,住房部门担心的依然是,害怕限购放松,又会迅速得堆叠起泡沫。
直白点说,就是害怕调控一放松,房价就会迅速飙升。你说,这种担心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比如说很多人都在盯着一线,因为一线放开会成为最明确的信号。但根据财新的报道,住建部严格否定了一线会放开可能性。
监管层讨论的结果是,如果放开一线,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担心三四五线城市楼市会加速崩盘。
这成为眼下最大的悖论:
三四线等着救市缓解财政危机;但监管害怕不救还能将就,一救则可能加速完蛋。
第二、尽管融资端不断放松,但市场主体造血机制迟迟不动。
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于再融资和销售回款两部分,而销售是核心造血机制。
但是在仔细研究最近三个月的救市政策之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政策全部聚焦在融资端。
但融资端的密集政策,直白点说,不管是贷款延期也好,意向授意贷款额度也好,其结果,都只能是让房企在短期内续命,再露骨一些说,就是只是对开发商做的缓刑。
只有销售端的正常流动,才是恢复正常的造血循环。
但是,正是这个造血机制,却是眼下最大的缺口。
第三、对于经济的依赖。
毋庸置疑,只有宏观层面的经济实质性复苏,消费者对于财富增长的预期恢复,房地产才有可能能实质性的回暖。
这成为了另一个悖论:经济重启有赖于地产复苏;但地产复苏,又依托在经济回暖的身上。
最终,这三个悖论,成为了眼下地产直面的三座大山。
这三个悖论必须推倒、之后融合统一,否则楼市启动将举步维艰。
中国楼市和中国经济唇齿相依,好的是,集体的意识形态已经统一到——以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之上。

对此,我们还是要尽量保持乐观!
以上就是关于《此刻,必须要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全部内容,如果《此刻,必须要推翻这三座大山!》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