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小县城的楼市,都失去投资价值了吗?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小县城的楼市,都失去投资价值了吗?》是一篇关于投资价值,楼市,小县城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故乡留不下肉身,他乡留不下灵魂。
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松,这个春节假期返乡过年的人流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很多人因为疫情影响,可能两三年都没回去过年了,这个春节通通在马不停蹄的赶回家团圆。
据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春节假期7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同比增长65.3%,恢复至2019年的83.1%。
但是大量身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人返乡,却没有为家乡带来以往如期而至的“返乡置业潮”。

在春节前夕,58同城和安居客联合发布了《2023春节置业意向报告》,其中在对于置业城市的选择中:
有69.5%的受访者倾向选择在工作城市购房; 有13.4%的受访者倾向选择在工作城市周边购房; 只有11.9%的受访者倾向选择在家乡(非工作城市)购房; 有5.2%的受访者倾向选择在家乡省会/周边城市(非工作城市)购房。
而就在2019年春节,有打算返乡置业的占比为52.7%,2020年时占比更是达到高峰为68.6%。
短短两三年时间,在一二线城市就业的意向购房者,返乡置业的意愿便跳楼式下跌,现在占比跌至不足20%。
加上我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新生儿人口更是跌破了1000万的警戒线。
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口虹吸作用,高能级城市的产业、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对低能级城市形成“降维打击”,导致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大量流失。
这也让今年“买房只买一二线,逃离三四线城市”的话题再次被冲上热搜,引起了大众热议。
包括我昨天转发米公子的新年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这在评论区引起了激烈争论,褒贬不一。
那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小县城的楼市,都失去投资价值了吗?
这句话确实可以代表全国绝大多数小城市未来的命运,但并不具备绝对性。
这个春节我也返乡了,今天就以我的家乡作为例子参照,一个距离北京1800公里的福建沿海小城市:宁德。

如果说亦庄是北京楼市里的一匹黑马,那宁德则是全国三四线城市里的一匹黑马。
在过去,宁德一度被称作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经济总量长期省内垫底,更是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而近几年却摆脱贫困,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发展速度可谓是突飞猛进,简直是小城市逆势翻盘的典范。
2022年哪怕受疫情影响,宁德GDP增速有所降低,也高达10.7%继续领跑全省,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人均GDP突破10万元。

GDP总量在福建9个地级市中,从第8位跃升至第5位,并朝着第4位迈进;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张,城区人口从42万增至65万。
在房价方面更是表现的极其亮眼,所辖城区的房价连涨了六年之久。
均价从2017年的约6000元,涨到2022年的1.63万元。核心区最贵的二手房卖到2.5-2.8万元,到现在都没有明显回调。
这几年宁德的全方位高速发展,则离不开一个在全国都算如雷贯耳的知名企业,那就是号称宁王的: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原本是广东东莞的企业,在2008年时,放弃了已有两个工厂的东莞,带着上千名员工把总部从东莞搬到了900多公里外的小城宁德。

很多人一定奇怪,宁德时代为什么会选择既无上游原料厂,也无下游汽车厂,并且交通、城建、配套各方面都明显落后的宁德?
这中间肯定少不了一场招商马拉松。
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是宁德人,宁德市有关领导花了三四年时间,多次不远千里到东莞拜访与之洽谈。
并提供包括土地优惠、高级人才个税减免、企业税收返还、帮助企业招工、完善路网、基础配套等各项措施,最终才打动了有乡土情怀的曾毓群。
作为对故乡的回报,宁德时代也为宁德带来了新能源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上汽第四整车厂,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人口及就业岗位。
除了宁德时代之外,宁德的发展也离不开另外一家不显山不露水,却更为牛逼的企业,那就是:
青拓集团。
这是一家主营镍铬合金生产、及各类不锈钢金属材料的企业,在国内不锈钢行业极具竞争优势,已成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在2022年福建民营企业100强中,青拓集团以营收1606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宁德时代以营收1303.6亿元位列第二。
在福建民企纳税排名中,青拓集团也以年纳税总额超66.6亿元位列第一,而宁德时代的员工人数已接近9万人。
正是这两家企业,一个贡献税收,一个增加就业,为宁德市的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让宁德借此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四大产业集群也形成了产销一体,互为市场的循环格局,成为福建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正在大步迈向“万亿工业时代”。
支撑宁德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除了产业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宁德下辖1区6县和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315万。虽然全市陆地面积1.35万平方千米,但主城区山多地少,建成区仅有60平方千米,土地供需严重不足。
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千米,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本地及下辖沿海县市的居民,大多从事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等海产养殖业,年收入不菲。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投资客的推波助澜,这几年温州和福州的投资客在宁德楼市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且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上汽及上下游企业,也仍在为宁德源源不断的导入外来购买力。
以宁德为例,我看到了并非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产才有价值,城市大小不重要,高端产业才是核心竞争力。
像宁德这样一个企业带动整座城市发展的不乏其例,如阿里之于杭州,华为之于东莞,美的之于佛山。
但在全国成百上千个的三四五线小城市里,能像宁德这样成功实现“逆势翻盘,弯道超车”的城市,确实不多见了。
其实站在以纯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为出发点买房,我是认可“逃离三四线城市”这些观点的。
但不管什么观点,都只适合部分人,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买房的因素是多样性的,绝大多数人买房往往是:
需求在驱动,而非投资在驱动。
比如结婚了需要买房,家庭成员增加需要买房,小孩读书需要买学区房等等,包括在家乡购房也是如此,因为有亲情牵绊。
以自住+投资为出发点买房,其实就是自我安慰罢了。自住就是自住,投资就是投资,这是两个需求,在预算不足时完全不能两全。
能在买房上赚取收益,也往往是在正常购房途中,不经意间踩中了房价上涨的节点,赶上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且一二线城市的购房门槛较高,对购房者的资金和月供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人人都能买的起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房产。

就算买的起一二线城市,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幸福美满。一二线城市的生活节奏快,生存竞争压力大,三四线城市则更为稳定安逸。
毕竟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同,对住房的需求也不同。买房是为了能有一个家,而家是要带来幸福感的,并不是要带来沉重的压力。
身处一线,深有体会。
以上就是关于《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小县城的楼市,都失去投资价值了吗?》的全部内容,如果《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小县城的楼市,都失去投资价值了吗?》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