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的发展新变化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拱墅区的发展新变化》是一篇关于新变化,拱墅区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供地计划某种程度上也是发展方向。仔细看了拱墅区今年计划出让的21宗土地(见头图),发现了一些区域的发展新变化,分享给各位。
1,申花进入倒计时。
从供地计划来看,庆隆申花虽然有4宗地(华丰二合一出让,实际出让3宗),但是3宗都是商业商务用地,涉宅地仅1宗,计容面积才10万方出头,住宅也才8万来方,套均160方的话,也就500来套房子。
申花越来越珍贵了。馥香园和杭曜置地中心,赶紧摇吧。错过了,后面的申花就要进入开发倒计时了,可开发用地实在有限了。

2,运河新城唱主角。
拱墅区今年的供地计划中,运河新城独占三分之一,计划出让7宗地。从大板块的角度而言,如果算上运河新城北(康桥一带)和归属大运河新城的杭钢板块的话,运河新城共计出让9宗地,接近一半。
拱墅区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全面北上。
运河新城将成为2023年拱墅区楼市的最大主角。这个变化特别有意思。
和2022年申花是绝对主角不同的是,申花是纯粹的改善板块,而运河新城是典型的刚改区域。
就是可惜了运河新城去年底和今年交付的项目,交付没有赶上出货的好时候,接下来却要迎接运河新城新房潜在供应的集中爆发。
但是,运河新城有2宗地特别考验开发商的商业运营能力。这2宗地,1宗计容面积10.39万方,1宗才8.3万方,商业占比40%,也就是商业面积前者4万方出头、后者3万多方,这个体量,不大不小,想要做好,会很难。
运河新城今年的7宗地,再算上此前上河公元、河语光年、河映云集、运晓花望里、和颂春风、云澜天第、天阅云合源、风尚望河湾等,运河新城进几年集中开发的楼盘,交付后陆续会增加几万偏改善的居住者,板块需要的是匹配这部分客群的大型优质商业配套。

这两块地三四万方体量的商业,对于项目来说太大了,对于板块来说太小了。
3,拱墅区改善整体东移
拱墅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改善板块的整体东移,上塘高架以西地块不到一只手,其余全部位于上塘高架以东。
拱墅区,真正开始推动老底子下城区的发展了。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3点:
第一,文晖迎来配套更新,即将出让3宗地,且都是配套用地,和平会展中心地块有了进展,对于板块是利好,就看具体结果了。
申花与文晖二手房之争,预计是未来拱墅区的一个重要看点。嘉里城、和平会展中心等优质配套落地之后,文晖后续的二手房价格能否突破,值得期待。特别是和品、望庐交付之后。
遗憾的是,文晖没有宅地。
第二,东新、三塘迎来发展。杭氧北面、东新单元的几块小地打包出让,合起来算是今年拱墅区最大的一个项目,计容面积超过24万方。三塘的2宗地,承接一部分无缘申花的改善客户。
文晖无宅地,申花后续也仅1宗宅地,而东新三塘在项目定位上很难往豪宅延伸,2023年的拱墅区,将是豪宅收官的一年。
此后,若再无新的更优质地块出来,随着申花、桥西几个项目结束,拱墅区豪宅或将阶段性断供。
拱墅区,开始步西湖区后尘。有点意思。
如果拱墅区再收拾不出好地,钱江新城二期,将从2022年与申花并列的两大豪宅集中供应板块,变成市场唯一。

拱墅区,再造申花的板块,目前还没有。
第三,灯塔、石桥、华丰各出让1宗宅地,但地块都很小,后续房源供应就少了,对于2023年想留在拱墅区的刚需客户来说,需要抓紧了。
4,拱墅区的房价金字塔
房价,其实就是社会的隐形阶层。供地计划的发布,拱墅区的房价金字塔,也就更清晰了。
刚需:康桥、灯塔、石桥、华丰。
刚改:运河新城、铁路北站、杭钢。
改善:东新、三塘
豪宅:申花,文晖缺席。
5,东新三塘,需要重新规划定位。
这个大板块原住民为主,早年商品房很少,香石公寓、万和玺园是代表,但定位偏刚需。
后来的文澜府等,开始向改善迈进。
再到锦绣华府、国樾、春熙上和湾、春来枫华、天御、檀映里等项目,板块定位已经是纯粹的改善。如今西房的项目,甚至定位大户型,把板块总价天花板拉到了千万级别。
可是,除了早年的新天地之外,东新三塘整个大板块一直停留在零散出让土地的状态,缺少与板块不断升级的配套需求相对应的规划和定位,导致现在的改善客户,依然只能享受曾经原住民和刚需阶段就有的配套和生活。
只负责卖地,但是配套与居住没有同步升级,这是有问题的。
一个板块要达到更高的层级,需要更好的规划。也只有更好的规划、更高能级的配套落地,才能真正吸引更高端的客户前来。

申花进入倒计时,开始承接拱墅区改善客户的东新三塘,理应更好。
以上就是关于《拱墅区的发展新变化》的全部内容,如果《拱墅区的发展新变化》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