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畅明谈宏观(ID:changmingkan_889)
这场“万众瞩目”的在土耳其召开的“俄乌美”三方会谈,普大帝没去,特朗普说大帝不去那我就不去了,泽连斯基说看不起谁呢?!大帝不去、懂王不去、我去干嘛?想象中的三皇“会战”没有发生,就是下面的人来口腔体操交换一下意见,顺便让全世界再品品懂王”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含金量。世界对美国的预期从“应该还是能摁住俄罗斯的“下滑到”应该是能摁住乌克兰的“到现在——华盛顿的爷就是爷,除了吃就是玩,没别哒。战争对参与其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苦难,但百炼成钢、苦难辉煌,只有残酷的战争才能挑选出最合适的将领。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俄“中央”集群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Andrey Mordvichyov)上将或将成为新一任俄军陆军总司令。开战的时候还是中将,三年战火中历任南部第八集团军司令、中央军区司令,现在已然是陆军总司令了。时年不过49岁,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句年富力强,是一个边疆哨所扛过枪,装甲旅团拉过炮的全能型指挥官。而且顺应潮流,无人机玩的比较溜,和其他部队相比八集团军战损低、战果高。长了眼睛的炮弹一门炮可顶十门,尤其是自杀式无人机直接飞进防空洞里面轰炸也不是不可能。三年的俄乌冲突中这位“莫司令”可称得上战功赫赫,22年马里乌波尔急先锋,24年占领阿瓦迪夫卡。尤其是24年俄军几个重要战果——阿瓦迪夫卡、奥切列季涅,谢利多沃等均是在其指挥下完成的。乌克兰方面恨之入骨,曾多次发布“莫司令”阵亡的消息。只是可惜啊可惜,乌方眼中的克里姆林宫乃是死灵法师聚集地,硬是把被乌军击毙的指挥官一遍一遍的复活。俄乌开战之初的时候,俄罗斯确实有点不适应,时人笑道:“纸糊的胶合板,泥塑的克里姆林”,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其作为一个大筛选器,已经不断地将中青年功勋阶层提拔起来了,这些人就是未来的俄罗斯领导层。虽然最反对俄罗斯总动员,最反对战时体制的就是总统本人,但历史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战功卓著的少壮派军官将接替原来的希拉维克集团。现在俄罗斯被认定的接班人——阿列克谢·久明,可不是个走到哪妨到哪,除了“领掌”得力、眼线突出别无所长的万斯,而是正经的军校毕业,曾任总参情报机构负责人,在克里米亚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于苏洛维金大将,我们之前曾介绍过,其在叙利亚战争中的贡献被西方称为“屠夫”,但是后面在厨子武装上访的过程中立场有问题被雪藏,不过近期又有消息可能将别有任用。对于俄罗斯原有的亲西方派来说,真可以称得上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持续三十年的靠拢西方却终成为一场空,美国人口惠实不至,欧洲宁肯玉石俱焚也不愿接纳俄罗斯,东方的邻国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能国。最后的最后俄罗斯还是只能依仗于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军官。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未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只会走向更加强硬的风格。这次的“俄乌美”停战会谈,其内容完全是一部电视剧的台词:“本来也没什么好谈的。”乌克兰想要回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甚至还想要回克里米亚。想啥呢?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也别指望能在谈判上谈回来。而俄罗斯想要的也很多,甚至有消息传出来俄罗斯要乌克兰彻底变成内陆国,俄军要打到敖德萨。乌东四州提都不要提,那是已经公投入俄罗斯的“我国疆土”,而现在俄罗斯还准备要缓冲区。至于其他的取消制裁、乌克兰去军事化、永不加入北约之类的,更是句句不可能被泽圣接受。这次俄军高层调整,基本展示了俄罗斯要打下去的决心,不再拿下两个州,我们(第八集团军)怎么向老领导献礼!谈是可以慢慢谈,不耽误打也是慢慢打,现在乌克兰背后站着整个北约也不过如此,怕他怎得。俄乌战场已经向全世界公布了未来作战的形态,无人机制空权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在大量精准、廉价、察打一体还可以自毁式袭击的无人机海面前,什么钢铁洪流、神兵利器都和纸糊的一样。纸面上的参数对比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体系作战能力。直到霹雳15打下阵风之前,世界还是很难相信阵风这样的战斗机已经落伍了。是的,传统的战斗机抢夺制空权方式已经落伍了,三哥操作阵风就如同重骑兵冲阵马克沁一样,打成啥样,打死多少,根本不取决于你。而俄乌战场上之所以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战双方的产能受限,如果是工业克苏鲁来展示未来战争的话,那么战场形势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中国首款“蜂群母舰”无人机即将首飞,“九天”无人机04架机目前已完成机体结构装配,正在进行系统安装与测试等工作。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无人机首飞任务。这款无人机翼展达25米,最大起飞重量16吨,最大载重6吨。“九天”无人机的动力系统采用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高度可达1.5万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700千米/小时。“九天”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也十分出色,最大航程7000公里,航时大于12小时。“九天”无人机的挂载能力也引人注目,8个外挂点既可以挂载1000公斤级的制导炸弹,也可以挂载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和巡飞弹。“九天”无人机的另一大亮点是在机腹内集成了神秘的“异构蜂巢任务舱”。这个任务舱可容纳上百枚巡飞弹或小型无人机,所以“九天”无人机也有“空中无人机航母”之称。(央视新闻)放无人机的无人机就要出现了,继“兵者,轨道也”之后,中国军事工业将再诠释什么叫“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因为以前的飞机,最大的一个局限就是要有人。毕竟咱们的飞行员都是忠于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一次性报销了实在是太可惜,也太不应该。日本搞神风特攻的那种“碳基自导航自适应战斗部”怪不得会失败,哪怕退一万步讲,帝国培养的“碳基”芯片也都是娘胎里生的,怎么也需要十几年长大成人吧。而“硅基”芯片就不一样了,都是按照工时算的。如果飞机上不需要给战斗员配备维生系统,战斗员还能可集成可拆解的控制所有信息,那么所有的载重空间都可以交给武器。比如说哈,B52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弹量32吨,也就载荷比也就10%多点,至于战斗机那就更低了。但是九天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6吨,最大载重6吨,载荷干到了37.5%。要是以后这玩应能再大一些的话,既视感就差不多是这样了。而且,如果无人机突破日常的从地面到天空的瓶颈,而是变成了从天上往下扔的话,其实形态上就有很多可以做文章的了。那可就不是一次放两百个了,估计是喷发式的孢子一样漫天都是。印度网友互相打气说我们有“湿婆型原子弹”,没有制空权照样全军突击,完成战略目标,啧啧啧,这场面想想都于心不忍。现在搞出来的这些新奇玩应都不说什么“国际一流水平”了,因为这压根就是人类社会完全空白和未知的领域,中国人是按照好莱坞里美军的外星人大反派来设计的武器。近些年来这种全新的装备层出不求,当然了一款两款新式武器无法改变战场局势,但是一百款两百款全新武器一定可以改变人类的战争形势。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舰载蜂巢、空中武库已经开始实飞了,这都属于“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技术,至于现在在研究的“天基武器”序列,能够从太空轨道实现对地球某点的精确打击,也未尝不会再后续列装。不是我们眼花缭乱,实在是世界变得太快。流浪地球的郭导,快点拍第三部吧,再不拍,流浪地球怕是从科幻片退步到纪录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