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网上约P惨遭仙人跳,2名樱花妹喊「保险套掉了」骗走90万!
2024年,日本静冈市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仙人跳”事件。一名30多岁的男子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两名自称来自东京的女性,在短短三天内不仅完成了一场“三人约会”,还在对方一轮又一轮的“索赔”中,损失了90万日元(约人民币4万元)。
直到女子以“肚子痛、住院费”为由再次伸手,他才惊觉不对,选择报警。
案件曝光后引发关注——不是因为“3P”多么新奇,而是因为这个骗局的精准、沉稳、步步为营。
开场是甜的:主动搭讪、顺利约见
一切始于一条看似普通的私信。
男子居住在静冈清水区,是一位年约30多岁的普通上班族。闲暇时间会用交友软件打发无聊。这一天,他接到了两位女子的搭话。
对方自称是东京来的“闺蜜档”,年龄适中,长相不俗,聊天内容热烈不做作。没多久,三人就在对话中“擦出火花”。
主动约见的提议由女生发出:“我们这周刚好去静冈玩,不如出来聊聊?”
男子欣然同意,毕竟这样的邀约,可遇不可求。
一步就进套:旅馆里的“意外事件”
5月22日,他们如约见面。地点是静冈市葵区的一家商务旅馆。三人一见如故,气氛轻松,很快就发生了性关系。对男子来说,这是一段“刺激的体验”。
然而,高潮还没过去,危机就开始了。
其中一名女子忽然神色凝重:“避孕套好像掉了。”另一人立即附和:“这样很危险,我们得马上去医院。”
男子被吓住了。毕竟,这种事涉及健康和责任,他不敢怠慢。对方开口:“我们不怪你,但我们要自己负责身体,所以……能先垫点医疗费吗?”
他当场支付了现金。
索赔升级:从检查费到住院费
男子以为钱付了,事情就了结。没想到,两个小时后又收到对方消息,说“医生建议复查”“费用还差一点”。
他再次转账。
两天后,对方第三次发来消息,这次的理由是“腹痛严重,要住院”。还附上一张模糊的“挂号单照片”。
虽然有些疑虑,但前后已经付了两次钱,男子一时心软,又给了第三次。
三笔付款加起来,总额达到90万日元——几乎是他两个月的薪水。
疑点重重:骗子露出马脚
让男子彻底清醒的是第四次要钱。
这次,两个女子轮番发来“语音求助”,内容是“医生说可能得开刀”,情绪激动但语气空洞。一切听起来越来越像一场表演。
男子冷静下来后,仔细回顾整个对话,发现:
她们从没提供真实医院名称;
所谓“医院证明”连医院抬头都没有;
用词和语气每次都惊人一致。
至此,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睡错人”,而是“进错局”。
他选择了报警。
设局者落网:专业套路,不是头一次
警方根据男子提供的聊天记录和转账信息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两名女子的身份:
一人为34岁,住在东京中央区;
另一人为31岁,住在新宿大久保;
均无业、无稳定收入,曾多次出现在不同城市的短租旅馆。
警方怀疑两人并非偶然作案,而是长期流动性设局,在不同城市物色目标进行诈骗。
当警方逮捕她们时,她们没有激烈反应,态度冷淡,回应则出奇一致:“不记得了。”
一次性交易,背后却是套路经济
这起案件本质上,是披着“性”的皮、干着“诈”的事。
“仙人跳”这个词听起来老套,但骗子们早就更新了剧本。过去靠暴力威胁,如今靠“医疗风险”和“法律责任”来让人主动掏钱。
更可怕的是,这类骗局已流程化、模板化:
1. 在交友软件布网,以主动、开放、刺激为标签吸引对象;
2. 设计“意外情况”引发对方负罪感;
3. 利用医疗或法律的恐惧心理逐次榨取金钱;
4. 每次金额不大,但频率高、方式软、难以立刻识破;
5. 一旦被质疑,就切换话术或消失。
警方认为,这种“灰色伴游+心理诈骗”的方式,在近年日本本地、外国游客中屡有出现,受害者常因害怕丢脸而沉默。
那些看似美好的邀约,真能相信吗?
从表面看,这起案件或许只是一个贪图刺激的男子“玩脱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心理战。
你以为自己选择了艳遇,对方却早已选定你为目标。
你以为她是软妹子,其实她已经拿着“脚本”准备开演。
你甚至以为付一次钱可以平事,其实她们要的,是你“相信自己该付”。
写在最后:别在欲望里丢了理性
网络让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但也让“圈套”变得更隐蔽、更诱人。
无论男女,只要你踏进一场不够了解的关系,请至少保留基本的警觉和判断力。
不要高估自己的幸运,也不要低估别人的算计。
因为你以为是一场欢愉的相遇,最后可能只是别人精心布置的收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