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两党为“大而美”磨洋工16小时!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01 07:20:24 围观 : 评论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参议院议事厅上演了一场现代政治奇观——一群书记员轮番上阵,逐字逐句地宣读着长达940页的、被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所谓“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对他推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简化叫法,被看作是对其第一任期减税政策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对拜登政府福利与支出等多个政策的调整,涉及了美国政治多个“敏感点”,包括大幅度削减税率、新能源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

这份法案长度仅略短于《指环王》三部曲的总篇幅,从当天下午16时开始,到次日上午8时才结束,整整16个小时,堪称罕见。

图片

而这出冗长的“念书秀”是美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导演的。他此前不仅坚称法案实际上将增加4万亿美元的联邦赤字,6月28日还提前放话,称民主党将强制宣读整份“大而美”法案。理由是要“知情立法”“透明政治”,但动机一目了然:拖时间,恶心政治死敌共和党和特朗普,拖到共和党设定的7月4日立法死线。

美国两党的明争暗斗、政治攻讦早不是什么新闻。2010年,民主党用这一招阻拦过共和党的医保法案;2013年,共和党用同样的方式还击奥巴马的移民改革。而这次民主党玩出了新花样,且做法极其罕见——他们不仅要求朗读,还要求逐字逐句核对条款,直接把原本估算的12小时拖成16小时,把立法现场变成了政治折磨机。

图片为何要“拖”?

因为拖,是民主党对共和党的精准打击。

民主党这一手“拖字诀”,直插共和党的命门。特朗普早早把7月4日定为最后期限,试图将该法案作为美国“独立日大礼包”摆上总统办公桌,展示个人政绩。

但这道政治烟花,在7月4日前要经历朗读、辩论、修正案投票和最终表决。民主党看得清清楚楚:只要耗掉几天,就能把共和党的政治时间表撕成废纸。于是,他们不慌不忙,干脆搬出老招数——让书记员逐字逐句宣读长达940页的法案。

而这只是个开始。

宣读结束,才进入正菜——参议院要正式辩论。照规矩,最多20小时,双方平分。民主党乐得其所,要用满10小时掀起一轮轮修正案风暴,把程序变成阻击战壕;而共和党呢?他们只想赶紧结束,好腾出时间“送礼”,大概率会主动放弃部分辩论时间,乖乖交出“战场”主导权。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这份所谓的“国庆献礼”,正被程序的泥沼一点点吞噬,再不抢时间,就只能给特朗普送上一张“空头支票”。

图片

可真正讽刺的是,美国参议院的制度设计,使得少数派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通过程序手段让整个立法流程陷入瘫痪,拖延可以成为战略。而更有意思的是,共和党虽握有53席多数,但连自己的日程都掌控不了。不是因为民主党多强,而是因为共和党自身分裂得像漏水的木桶,底下全是洞。

共和党自我设定的死线——7月4日,把法案当成“国庆献礼”送到特朗普案头。听起来正经八百,实际上却陷入了一场自家阵营的“兄弟阋墙”。

保守派的老炮们早已跳反,兰德·保罗、汤姆·蒂利斯等人根本不买账——他们反对用“联邦债务换政治献媚”,坚称要对预算负责。这番“清流”立场,让共和党在参议院原本就不稳的53:47的席位优势变成随时可能倾覆的纸牌屋。

果不其然,在6月28日的程序性投票中,蒂利斯和另一名共和党议员投下反对票,法案仅以51:49的尴尬票数勉强通过程序性投票。蒂利斯在投票后直言:“我无法支持一项让我的选民失去医保的法案。”更戏剧性的是,蒂利斯随后宣布放弃2026年连任竞选,成为首位因反对法案而“自我牺牲”的共和党参议员。

这场殉道式投票,不知是良知闪现,还是提前撤退的政治算计——但结果都一样:共和党内裂缝摆上了台面。

图片

当法案在国会血肉横飞时,特朗普却在白宫讲台上为了“大而美”法案极力辩护。6月27日,他在白宫讲话中宣称法案“不会动医疗补助一根寒毛”,包含“社保免税条款”,并危言耸听地声称“若法案不通过,全美将面临68%的税收暴涨”。这番言论第二天即被CNN刊文逐一驳斥。文章毫不客气地指出:特朗普正在用赤裸裸的谎言,粉饰一部对民众极为不利的国内法案。

CNN的报道称:法案不仅砍掉数千亿美元的医疗补助预算,更将使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失去医保保障;所谓“社保免税”,不过是为期短暂的减税伎俩,像廉价糖衣包裹的毒丸;至于那68%的“税收末日”预测,则被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独立税务专家一口咬定为“彻头彻尾的幻想”。

图片

而面对媒体质疑,白宫的正式回应依然不敢为特朗普的具体说辞辩护,仅泛泛吹捧法案“利国利民”,连辩解都显得敷衍心虚。这份答复倒像是意外地承认了总统口中的内容根本站不住脚。

特朗普为何避重就轻?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项法案是一场豪赌,需要用吹牛安抚焦躁的中产。此前,美国媒体就批评该法案是“劫贫济富”,减税红利主要流向富人,却以削减低收入群体依赖的社会福利为代价。

特朗普宣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时,语气里更像是在催眠自己——赌桌上的人,总要先相信自己手里的烂牌能赢,才敢继续往里加注。

可问题是,吹再多牛,也掩盖不了牌桌下的动荡。

就在马斯克对特朗普“道歉”后的第17天,6月28日,他在社交平台上狠狠投下一颗舆论炸弹,称“法案会毁掉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把美国绑上债务的枷锁”。

马斯克还不忘最后一击:“赶紧给你们的参议员、国会议员打电话——别让美国破产成了必然!”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对该法案开炮——自5月众议院版本通过以来,他就三番五次地站出来怼,直言“这完全是政府效率的灾难”。

图片

公众对这项举措也不买账,因为为了支付减税产生的巨额成本,法案将缩减广受欢迎的医疗与营养补助项目。昆尼皮亚克大学6月11日发布的全国民调显示,53%的注册选民反对该法案,仅有27%表示支持,另有20%未表态;在独立选民中,反对率高达57%,即便在共和党内部,也只有67%的人支持,分裂迹象明显。

尽管两党依旧在撕扯,这法案还是有戏通过。毕竟特朗普牢牢握着共和党基本盘,7月4日这个“爱国”期限也成了法案的遮羞布。讽刺的是,该法案最激烈的批评者兰德·保罗28日早上被目睹与特朗普一起打高尔夫球。

《今日美国》29日报道:“当参议院正在争论是否开始就特朗普总统的巨额法案进行辩论时,几位关键的共和党盟友在下午的部分时间里陪总统在北弗吉尼亚州附近的俱乐部打高尔夫球。”而当天参议院正为是否审议该法案吵得不可开交。特朗普还顺手刷新了总统高尔夫纪录,堪称“美国史上最会挥杆的总统”。

图片

这场16小时的宣读,既是美国政治制度的葬礼进行曲,也是国会山权力游戏的荒诞剧。两党的恶斗,不过是分赃不均的表演。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疲惫暴露无遗。

对于华盛顿政客来说,这16个小时是一次消耗战的舞台表演;

对美式制度而言,是规则如何自我瓦解的操作演示;

而对于公众来说,不过是一次现场版的“政治行为艺术”再现——拖时间、假认真、互相拆台,高潮不靠内容,全靠熬夜。

无论结局如何,这部“宏大而美丽”的法案已在党争的拉锯中支离破碎,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最讽刺的政治符号。



相关文章

  • 特朗普改口,又要炸伊朗!
    特朗普改口,又要炸伊朗!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2022年11月15日,俄乌冲突鏖战正酣。突然,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边境地区,发生两起爆炸,两人死亡。那么这个导弹是乌克兰发的?还是俄罗斯发的?当时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很神奇:是谁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美国或者北约接下来要怎么干?如果美国或者北约准备下场打俄罗斯,那么他们一定会说这是俄罗斯发的。按照北约集体防御第5条款,任何一个国家打了北约的任何一个国家,就等于打了北约的所有国家,北约所有国家都可以打他。如果美国或者北约不准备下场打俄罗斯,那么他们...

    2025-07-01 07:20:27
  • 美两党为“大而美”磨洋工16小时!
    美两党为“大而美”磨洋工16小时!

    作者:有里儿有面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参议院议事厅上演了一场现代政治奇观——一群书记员轮番上阵,逐字逐句地宣读着长达940页的、被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所谓“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对他推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简化叫法,被看作是对其第一任期减税政策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对拜登政府福利与支出等多个政策的调整,涉及了美国政治多个“敏感点”,包括大幅度削减税率、新能源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这份法案长度仅略短于《指环王》三部曲的总篇幅,从当天下午16时开始,...

    2025-07-01 07:20:24
  • 懂王来访,会戳痛谁?
    懂王来访,会戳痛谁?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6月26号,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称中美两国已经签署了“谅解协议”,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将加快向美国出口稀土,而美方将对应取消对中国的有关限制措施”。同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中美伦敦会谈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对于稀土出口事宜,中方强调将继续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同时也期望美方相向而行,对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6月28日,日媒《日经亚洲》报道,美国官员正在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华行程制定计划,今...

    2025-07-01 07:20:22
  • 泰国的危机!
    泰国的危机!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这些天的泰国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政治动向。泰国总理佩通坦的民意支持率仅有9.2%,执政党为泰党的民意支持率也跌到了11.52%、一般情况下,如果民意支持率跌到这个份上,离政府垮台也就不远了。很显然,他信家族推出的佩通坦女士的执政经验上严重不足。又没有得力的助手为她提供辅助。于是在泰国的那些政治军事老油子们面前,她就像一个小鸡雏那样软弱无力,毫无还手之力。佩通坦得以成为泰国首相,并不是因为他信家族的势力卷土重来,而是因为泰国军方政权和世俗政治力量远进党难解...

    2025-07-01 07:20:20
  • 当最后期限来临!
    当最后期限来临!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随着时间临近,囤货效应推升美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贸易逆差或破纪录。临近截止日期,特朗普显得十分暴躁。他指责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是“公然攻击”,表示将在七天内告知加拿大“与美国开展业务需支付的关税”。过去一两周时间,美方对于7月9日之后的关税水平频繁发出信号,有些甚至互相矛盾。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7月9日这个截止日并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这些(...

    2025-07-01 07:20:06
  • 惨遭迎头暴击,美国人的爸爸快要当不成了!
    惨遭迎头暴击,美国人的爸爸快要当不成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6月27日,针对川普政府试图通过行政令来限制“出生公民权”引发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联邦地区法官无权发布全国性禁令来阻止该措施实施,同时下令阻止该政策的下级法院重新考虑命令范围。美最高法院表示,全国性禁令“可能超出了国会赋予联邦地区法院的权力”。一句话总结这条新闻:禁令的禁令被禁令了。听起来有点绕,但是咱们拆解一下,你就明白是啥意思了。第一个禁令:今年1月20日,川普在上任首日就签署了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什么叫出生公民权呢?也叫落地公民权。法院来源是美国《...

    2025-06-30 14:08:33
  • 伊以战争最大的警示:未来战场主角变了!
    伊以战争最大的警示:未来战场主角变了!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伊以战争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谁赢谁输,也不是伊核问题能否解决,而是战场最残酷的真相,以及这些真相揭示的未来战争趋势。随着战后各种数据和事实的不断披露,这场12日战争的真相越来越清晰,几乎所有人的认知都要被颠覆了。真相之一,到底谁的战损更大?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在说明以色列的损失可能远大于伊朗。伊朗损失了几个军事基地和核基地,还损失了一批革命卫队将领和核科学家,这看起来损失的确不小,但是,你知道以色列损失了什么吗?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居然在整个战争期间...

    2025-06-30 14:08:32
  •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不得不说,武契奇正面临严峻考验。过去的这个周末,对塞尔维亚来说,是一个很不平静的周末。看媒体报道,6月28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要求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选举,随后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这也是几个月来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活动,矛头对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之前总体和平的集会相比,6月28日的活动显然更暴力。警方使用了胡椒喷雾、警棍和盾牌,抗议者则投掷石块、瓶子和各种物品。在激烈的冲突中,48名警察受伤。塞尔维亚内...

    2025-06-30 14:08:30
  • J20貌似更厉害了!
    J20貌似更厉害了!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这段时间看到一个消息,消息出自《南华早报》,说是中国雷达升级,新版J20的探测距离达到了1000公里。▲中国J20 视频截图如果此消息属实,J20这得多厉害。说2点:1, 系统组网早前,据说中国最新一代雷达使用的是氧化镓材质,探测距离也就三四百公里,美国则使用的是落后氧化镓一代的氮化镓。这次,J20使用的是比氧化镓先进一代的碳化硅,直接将探测距离干到了1000公里。一般预警机的探测距离也就几百公里,800公里左右,1000公里顶天了,J20一架战斗机的探测距离...

    2025-06-30 14:08:28
  • 防空体系被击溃,伊朗果然要买歼10了?
    防空体系被击溃,伊朗果然要买歼10了?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在12日战争期间,包括本人在内很多中国网友都对伊朗老破旧的空军表达了强烈质疑,伊朗为何不提升空军实力呢?其实,或许大家冤枉了伊朗,小朗子有苦难言啊。近日,俄罗斯“工商日报”报道称,早在2015年,伊中双方曾接近签约购买多达150架歼10C战机,但因付款方式谈不拢而破局。中国当时不接受以石油或天然气作为支付手段,伊朗则受限于外汇短缺与联合国禁运令,难以成交。2020年武器禁令解除后,谈判一度重启,但最终也因同样原因中断。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西...

    2025-06-30 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