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的枕头!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据路透社消息:越南已大幅扩大其在南沙群岛海域的造岛工程,其规模将赶上甚至可能超过中国
路透社为何物?英国最大的国际通讯社,也号称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当然,随着英国的没落,这四大之一名头的水分也越来越大了。但是对于西方世界以及还尊奉西方国家舆论为圭臬的国家来说,路透社消息的权威性是不可小觑的。既然路透社拥有这样广泛的影响力,其所报道的信息即便不具备权威性,也具备极强的迷惑性。
所以它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它嗅到了什么味道,或者说是它想要制造出一种怎样的气氛。我们都知道英国人在制造国与国之间矛盾这方面,是首屈一指的。从中印边界,到印巴边界,再到中东的库尔德问题以及以色列建国问题,都闪现着英国人的魅影。
当然,现在的英国已经不具备在现实国际环境中挖坑的能力,但在嘴炮世界,它的能力依然不可忽视。而且基于它对传统国际环境的长期浸润,它的敏感度的确不是一般国际通讯社可比拟的,论这方面的厉害,它恐怕能够排到前两位。
好了,这次英国人又嗅到了什么味道呢?几乎就在路透社发布这一信息的同时,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突然放话,如果菲律宾在仁爱礁座滩的那艘破船上死一人,便视同开战。我想,英国人嗅到的腐肉味道,一定是来自这里。
据说,仁爱礁的菲方破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得到正常补给了,船上的船员已经在依靠捕鱼和雨水过日子。而中方环绕仁爱礁的船只把通往破船的补给路线给堵得死死的。菲律宾人再想送进去一丝物资,也是不可能的了。

为什么之前中方会容许菲方往P破船上运送物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基于自身的海洋防卫能力有限,所以只能选择最重要的点来防卫。再者就是中方并不愿意因为菲律宾的原因而和东盟诸国闹得太僵,为了让东盟诸国看到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诚意,在处理仁爱礁这件事上也就保持了极大的长者风度。
但是,在菲律宾看来,之所以他们的破船能够在仁爱礁座滩这么多年,以上两个原因固然都有,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菲律宾和美国是朋友,是盟友。只要有美国撑腰,菲律宾就可以不惧怕任何强敌。
当然,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知道这个靠不住,所以,尽管他在处理其他事情上铁血无情,但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却极尽温柔。至于他为什么会在离职前选择小马科斯来继承自己的政治遗产,我实在是有些看不懂。要么是老杜本人看走了眼,要么是有人给老杜支招,让囿于家族政治困扰的小马科斯成为南海问题的最终破局人。
因为马科斯家族属于菲律宾传统政治家族,小马科斯的父亲老马科斯虽然在夏威夷郁郁而终,但家族里的其他成员却依旧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即便小马科斯想要继承老杜的政治方向,他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依然会把他掰过来。【这一点,当初我就没有看透,但老杜作为菲律宾少见的政治高手,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
既然菲律宾的传统势力具备把小马科斯掰过来的能力,那中菲关系必然会因为菲律宾向美国靠近而再生变数。于是,南海问题自然也就会再次被激化起来。而激化起来后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局面,老杜倒是不用人教,他曾经亲眼目睹过这种局面。
阿基诺三世在与中国交恶后,中国开始了在南海的第一轮造岛,而且那次造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赤瓜、渚碧、永济等礁盘随之就变成了岛屿,而且大多是那种能够起降飞机,停泊战舰的岛屿。随后由于中菲两国关系的缓和,中国按下了造岛的暂停键。作为中国,本来就是以好大哥的形象面对东盟,既然人家已经低头,那再不依不饶,就有些有损形象了。【这个形象看上去似乎有些憋屈,但长期坚持下去,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如今,小马科斯也闹得有些过火了,而且他的任期将于2028年结束。那么在他任期的最后两年里,要造岛也该开始了,不要等到下一届再来一个长着笑脸的,反倒又不好意思动手。
两年时间里,能够造多少岛不好说,但把中菲中间的障碍物多清除一些,是绝对能够做到的。而且,这些障碍物也的确影响着中国和菲律宾以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关系。趁着小马科斯时期清除一些,未来的中菲关系,中国和东盟关系也就能够走得更顺畅一些。
以上这些,即便不是老杜的意思,也是老杜背后人的洞若观火。否则老杜就不会那么大大方方的去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溜达一圈了。有没有人护着不知道,但海牙那个所谓的国际刑事法院铁定知道,如果像对待米舍洛维奇那样对待杜特尔特,只怕会让他们得不偿失。所以只能放老杜回家。而老杜回到菲律宾后,也肯定会部署自己家族的下一个政治代表。要么是自己的女儿,要么是自己的儿子。总之,等到这一轮中菲关系的清障之后,老杜家的第二代掌门人上来刚好。
但是这就需要有个时间的限制,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清障,否则就不是清障,而是造障了。于是,双方之间所散发出来的浓浓战意自然也就被嗅觉灵敏的路透社给闻到了。
所以,路透社赶紧发出信号,对中国说:对你的南海利益伤害最大的不是菲律宾,人家只是去捞个鱼,去座个滩,而越南可是造岛大户,你看它造岛的面积和速度都快要超越中国了。
很显然,这种转移焦点的手段并不是用来影响中国的注意力。以路透社的国际政治经验,自然知道自己的这种手段是改变不了中国决策的。但却可以恶心一下中国,并在国际上展示一下中国‘欺软怕硬’的形象。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一旦开始造岛,那国际社会就会因为路透社的这篇报道来鄙视中国,并更加同情菲律宾,由此在国际上形成对菲律宾有利的舆论环境。这也算是路透社的未雨绸缪吧。
估计在今年的大阅兵之后,一些相对强硬的对南海处置规划就应该会出来,毕竟,小马科斯的任期是2028年年中,算起来也就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
至于菲律宾军方的强硬,如果只是嘴炮,那就算了,如果是想真的靠着自己先放血然后吸引美国这条大鲨鱼前来助阵,只怕是打错了算盘。这一轮的中菲博弈结果,最起码也得以造五个岛礁作为压轴,否则,都对不起小马科斯的蹦跶。
反观路透社的报道,或者也是给我们送上你来的一个枕头,让世人明白,中国虽然体量大,但却总是被欺负。但我们应该明白,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