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的价钱!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这届的韩国总统很有意思。
新任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后,第一个正式出访的国家竟然是日本。这让很多国人都大跌眼镜。他们认为李在明作为一个把尹锡悦拉下马的韩国政客,怎么着也得和尹锡悦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吧?但李在明用行动告诉大家:我和尹君只是卧榻之争,没有方向分歧。
当然,绝大部分网友的眼光都是尖锐的,早就知道无论李在明怎么玩,最终要跳不出美国的手掌心。只是很难想到,李在明本人竟然装也不装一下,直接就向日本滑跪。
或者有人会说,人家不过是把首访放到日本,算不着滑跪吧?那么李在明在和随后的特朗普会面中所说的话,大致也就证明李在明的滑跪了。
当时特朗普问:“历史遗留问题是否会导致韩日难以相处?”这是很明显的敲打。警告李在明不要用历史问题干扰美国的东北亚布局。
而李在明回答:“他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晤时感到,两国之间的不少障碍因素已得以消除。”并且还特意向特朗普解释“正是因为担心美国爸爸担心这个问题,所以他才特意在访问美国之前访问了日本。”
李在明的话虽然拗口,但意思却很直白。他的意思就是说。为了不让美国担心日韩之间因为历史问题的矛盾而影响到美国在东北亚的整体布局,他特意在访问美国之前,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先通了气,达成了一致为美国爸爸服务的统一意见,只要美国爸爸高兴,日韩无论采取什么姿势都无所谓。
这时候还在牢里的尹锡悦一定气得直骂娘,你个狗东西李在明,不但偷吃了老子的果子,还把果核吐在老子脸上。当初自己‘义无反顾’,不要脸皮地和日本达成了诸多妥协,你当时在青瓦台外对老子指责谩骂,蛊惑民众反对我。结果现在倒好,这次你去日本,甚至都不要和石破茂达成什么妥协,只要原盘接受老子之前对日本的承诺,就能轻松获得石破茂的友谊和特朗普的爱抚。
也就是说,即便李在明没有和石破茂达成什么新的妥协,但仅从他全盘接受尹锡悦的对日政策,那也算是跪得丝毫不比尹锡悦差了。这不是滑跪又是什么?只不过这一次,李在明是有例可援,有尹锡悦在前罢了。所以,尹锡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吐李在明一脸口水。对于李在明的这一行为,韩国隔壁的朝鲜倒是看得很清楚。尽管李在明表示要和朝鲜搞好关系,但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却不屑一顾地说,李在明和尹锡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无论韩国对朝鲜做出怎样的姿态,朝鲜对韩国的敌对认知都不会改变。
而很显然,李在明的确有意愿拿朝鲜作为自己和特朗普建立友谊的进身之礼,这一点,在本次李在明和特朗普的会晤中也有所体现。
韩国政府在尹锡悦之前,无论是文在寅,还是朴槿惠或者李明博,最起码在上任之初,都尽量保持着一份表明中立的姿态来处理中美关系的,而在对日问题上,更是不会越雷池半步。直到尹锡悦上台后,这种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的假象才被打破,而且尹锡悦还迅速打破了对日本的强硬外壳,让韩国人彻底明白,在日本人面前,韩国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妹妹,就应该对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叫大姐。
尹锡悦之所以敢这样做,无非是因为在日韩历史问题争端爆发时,韩国产业没有抵抗住来自日本的技术和产品封锁。最终不得不以滑跪的姿态向日本求和。而日本敢于这样做的态度,也让尹锡悦和李在明都明白。如果不能拉住美国继续留在东北亚。那么未来他们两位即便相互跪个不停,也是无济于事。【当然,以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即便美国留在东北亚,日韩的最终没落也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的】
李在明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滑跪实际上是别无选择,除了媚日,还必须谄美。相对于日本而言,韩国在面对特朗普时,手里的筹码更少。而精通谈判艺术的特朗普,自然更加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一次,他对李在明的勒索一定不会少的。而李在明只要口袋里还掏得出,也一定会如数奉上的,也只能如数奉上!
日前,有新闻爆出日本开始通过自己的外交渠道,劝说阻止那些准备参加中国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家。这表明日本已经很坚决地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而韩国在此之前,也已经宣布将由国会议长禹元植参加本次活动。于是,李在明的选择也已经非常明确了。
说个自己经历的小故事。我年轻时曾经做过一项买卖。说是买卖,其实就是卖苦力,是那种需要一点资本以及需要一点技术的苦力。具体就是为大货车加注润滑油。而加注这种润滑油需要一种专门的加注工具,这种加注工具价格不菲,且极容易损坏,所以一般人玩不转。我也是专门跑了一趟上海的西藏路,才从厂里的师傅们手里学到维修技术的。
所以这个门槛不高,却又有点高的生意为我带来了不少收益。当年我年收益的四分之一都是靠着这个工具挣来的。但随着货车售后服务的越来越完善,随着本地大货车开拓外地货源的越来越多。我这桩生意的收益也就越来越低了。而这个又脏又苦的生意对于其他生意已经走上稳定的我来说,也就成了鸡肋。于是我就萌生了卖意。
接手的人很多,价格给得也不错。因为大家都能看得到我之前生意的爆火,而且我还答应传授维修技巧。所以,即便别人给的价格不错,我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价格,最终因为一百元的差价,那个加注工具被我收纳到了自己的货架下面。期待有朝一日会有识货之人。
但大势是个人无法逆转的,随着这门手艺的大环境越来越差,我那个视如珍宝的挣钱工具最终也只能落个吃灰的下场。终于在一年多后,还是那个买主,但已经不是那个价格。而是以比一百元多一百元的两百元的价格卖给了他。这样的价格,实际上都买不到我附送的配件,更买不到我传授的技术。但此时的大环境,我所谓的技术,其实也不甚值钱了。
所以在我后来的人生里,只要决定处置自己需要卖掉或者不再需要的东西,都会在盘算之后,快速成交。即便最终发现卖亏了,也绝不后悔。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你会不会亏得更多。
这其实就是当前日本和韩国心态。但我不知道的是,石破茂和李在明有没有我这样的经历,有没有我这样的经验。所以,最终我们所面对的日韩,或者并不是一个能卖个好价钱的日韩,而是在走错方向后,落了一身灰的日韩,只是,彼时的它们,早已经人老珠黄,难卖好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