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之后,未来往何处去!
来源:大树镇巡抚
微信ID:dashuzhenzhang
我有个人生经验,要尊重别人的智商,所以思维不能太直线——你能想到的,别人肯定也能想到,所以思考时至少要拐一个弯。
比如所有人都能想到当阅兵式展出新式武器时肯定会给军工企业带来巨大利好,为了不落人后,在阅兵消息发布和各种新式武器消息传闻传出时,已有不少人买入了军工股。
结果当阅兵当天新式武器坐实时,最早的先行者们反而是到了卖出结算的时候。于是看到阅兵式上新式武器决定入场的投资者遭受了损失。
这在投资上有个说法,叫“利好(空)出尽”,当好消息或者坏消息被证实时,好消息反而会引起下跌,坏消息反而会引起上涨——
因为消息刚有传闻时,就有人开始大量买入或卖出了,而且他们可能买入过量或者卖出过量。
所以消息证实后,之前因为好消息的传闻买入的人会卖出,而因为坏消息传闻卖出的人会买入。
总之,在因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做出决定之前,要提醒自己别人也会预料到。确定,自己的决定在别人也有先见之明的情况下依然成立,再下决心。
人人都有先见之明,等于人人都没先见之明。
投资选择如此,人生决策也类似。
可以预期这波先进武器展示后,近段时间兴起的鼓吹理工科唱衰文科的风潮将更加激烈。
很多公众号已经提过,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是抓住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不需要清谈的人,所以要扩张理工科收缩文科。
道理没错,但这是谋国之策,我想和大家说点谋身之策:
仅对个人而言,真正好的选择是没法冠冕堂皇地鼓吹的,真正坏的选择,也没法冠冕堂皇地批判。
宣传理工科生造大国重器的作品不会告诉你,背后的科研院所近年入职的新人已经不再有编制,甚至开始搞劳务派遣。
嘲笑文科无用的作品也不会让你知道,在社保新规引起大家广泛对自己的养老生活的关注时,最不担心养老的编内偏爱的专业依然是那几个。
如果各位认可“待遇在哪里,重视就在哪里”,那不得不承认宣传和现实之间是存在信息差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信息差对我们过去的成就有不小的贡献——它让很多聪明而老实的人做了对个人并非最优但对社会最优的选择。
问题的关键不是信息差存在本身,而是技术发展有可能给建立在这类信息差上的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几十年前,一般人没机会了解这些信息;几年前,人们要在网上搜索几十个网页才能总结出这些信息;但现在,人工智能让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大幅下降。
理工科造出了人工智能,但当每个高考生都能询问人工智能做大国工匠和考编的待遇时,社会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好像不能只靠让程序员改个算法搞正面引导解决。
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过去我们的文件公告中都是光荣正确的词汇,真实的意思和目的则是通过词句的顺序、程度甚至词频的变化来表达。
这样可以在把战报发出的同时,大幅提高看出真实战线的门槛,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早晚会让这个门槛归零,那时候,我们的社会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也不是让程序员限制人工智能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是需要直接发展生产力的人才,这是谁都想得到的。
但中学政治课本就在教我们,生产力的发展势必带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预测、顺应、利用甚至引导生产关系的改变,对个人来说受益并不比直接参与生产力发展要低。
当所有人都能看到趋势时,趋势就已经从未来变成了现实。在决定跟随大家投身趋势前,不妨多想一步,试着找到趋势背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