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可以乱,但不能损害东方利益!
来源:鼠妈杂谈
微信号:gh_6186907f13df
冷战结束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像阿富汗这样,持续吸引着大国目光,又如此顽强地抵抗着大国规划的命运。
这个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山国,其动荡似乎已成常态。

然而,当前的阿富汗局势正在发生微妙而危险的变化:美国试图以新形式重返,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为拓展生存空间,正探索重新引入印度势力以制衡巴基斯坦,甚至与以色列进行谨慎接触。

这种多重博弈的复杂化,已然触碰到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至里海铁路的推进、中国-伊朗战略合作的畅通,以及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
阿富汗可以有其内部的政治演变与权力重组,但这绝不能以损害东方大国正当利益为代价。

权力真空的诱惑
美国在阿富汗经历了20年战争与仓皇撤军的失败后,其战略界正涌动着一股“选择性重返”的思潮。这种重返并非意味着大规模军事力量的再度投入,而是以一种更为灵活、低成本的方式,旨在维持美国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影响力,并遏制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扩张。

美国的新阿富汗战略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以“反恐”为名,保留一定的情报存在与无人机打击能力,维持对地区安全议题的发言权。
其次,通过经济援助与外交接触,影响塔利班临时政府的政策取向,防止其完全倒向中俄。
再次,利用阿富汗问题作为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国家交易的筹码,重塑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
最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可能暗中纵容或鼓励阿富汗内部矛盾及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以此牵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西进步伐,特别是对中巴经济走廊这一旗舰项目形成干扰。
然而,美国的重返企图面临着结构性困境。
其一,国内政治厌战情绪高涨,两党共识难以形成,大规模投入缺乏民意基础。
其二,塔利班对美国怀有深刻的不信任感,难以建立真正有效的合作关系。
其三,中俄伊等地区力量绝不会坐视美国再度主导阿富汗事务。
其四,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记录,使其信誉严重受损,合作伙伴心存疑虑。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我们仍需清醒认识到,美国即便无法实现全面主导,也必然寻求以“搅局者”身份维持存在,利用阿富汗的复杂矛盾服务于其遏制中国的总体战略。其对俾路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等极端势力的态度可能呈现策略性摇摆,时而打击,时而利用,以营造可控的混乱,增加中国经营周边的成本。

塔利班的生存博弈
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执政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孤立与经济困境。其传统盟友巴基斯坦因边境管理、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的复杂关系等问题,与阿塔临时政府产生龃龉。
为打破孤立、寻求更多外部支持并平衡巴基斯坦的过度影响,阿塔临时政府开始重新与印度接触。

印度对阿富汗一直抱有战略兴趣。
其一,从地区争霸角度,印度视阿富汗为对抗巴基斯坦的战略纵深,企图通过经营阿富汗对巴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其二,从互联互通角度,印度梦想通过阿富汗连接中亚,打破巴基斯坦的地理阻隔。
其三,从安全角度,印度担心阿富汗成为反印极端势力的温床。
阿塔引入印度的举措,本质上是一场高风险的平衡游戏。
短期内,或可增加对巴要价筹码,获取更多经济实惠。
但从长远看,此举极易引火烧身。
首先,将严重触怒巴基斯坦,可能迫使巴方强化对阿塔内部反对派的支持,甚至再度关闭边境通道,加剧阿经济人道危机。
其次,过度引入印度势力,将破坏阿富汗微妙的民族和解进程,激化国内矛盾,特别是引发普什图族与其他民族(如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的更深对立。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这将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其安全稳定运行高度依赖阿富汗局势的平稳,特别是巴阿边境地区的安宁。
印度势力的深入,必然与巴基斯坦在阿利益发生激烈碰撞,可能激化阿内部冲突,并将战火引向巴阿边境,直接威胁走廊安全。
此外,印度情报机构在阿活动历史悠久,其若借机扩大存在,将对在阿中方项目与人员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并为“东伊运”等恐怖分裂势力提供潜在活动空间,危及中国新疆西部地区的稳定。
阿塔临时政府若为短期利益而玩火,必将承受包括失去中国这一最重要邻国支持在内的巨大代价。

隐秘的接触
更令人瞩目的动向,是阿富汗塔利班与以色列之间传闻中的接触。
尽管双方均未公开承认,但多种情报显示,通过第三方渠道的间接对话可能已经发生。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组合,背后各有战略盘算。
对阿塔临时政府而言,与以色列接触的动机可能包括:
试图打破伊斯兰世界的孤立,展示其外交灵活性,向美国及其盟友传递合作信号。 寻求以色列可能拥有的先进农业技术、水资源管理经验等,以缓解国内危机。 利用以色列在美国政治中的特殊影响力,间接影响美国对阿政策。
而对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政府而言,与阿塔接触的动机更为深远:
其一,战略上,旨在在伊斯兰世界内部制造裂痕,分化反对以色列的阵营。
其二,情报上,阿富汗是监视伊朗的理想前沿,以色列渴望在伊周边建立情报据点。
其三,地缘上,试图干扰中伊俄关系,并为潜在打击伊朗核设施寻找更多途径。
然而,阿塔与以色列的任何实质性靠拢,都将产生严重的地区负面效应。
首先,这将严重背叛阿塔自身的意识形态基础,可能引发内部强硬派的强烈反弹,导致政权内部分裂。
其次,将彻底激怒伊朗。伊朗是阿富汗重要邻国,拥有强大的地区影响力,且与阿国内什叶派力量关系密切。阿塔若与以色列勾结,将直接威胁伊朗东部安全,迫使伊方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可能包括支持阿境内反塔利班力量,使阿富汗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这对于中国-伊朗战略合作通道的顺畅构成直接威胁。该通道是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与陆路贸易的关键路径,其稳定关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安全。阿伊关系的紧张,将使经过阿富汗(或依赖阿富汗稳定)的中伊联通项目面临巨大风险。
东方利益的红线
阿富汗局势的演变,绝非与中国无关的遥远动荡,而是直接牵动着中国在西部的重大国家利益。这些利益构成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首要的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安全。CPEC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是打通印度洋出海的战略通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贸易多元化与西部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阿富汗的持续动荡,特别是巴阿边境地区的恐怖势力滋生与蔓延,是CPEC面临的最直接安全威胁。任何域外势力(如美国、印度)在阿的恶意存在或挑动,都可能使阿富汗成为威胁CPEC安全的策源地。
确保阿富汗不成为反华恐怖势力的庇护所和袭击CPEC的跳板,是中国在阿的核心关切。

其次是中吉乌铁路及其西向延伸至里海的战略通道。
这条规划中的铁路将极大缩短中国至中东、欧洲的运输距离,是欧亚大陆桥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建设与运营同样需要稳定的地区环境。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动荡可能外溢至中亚国家,干扰铁路建设进程与未来安全。一个和平、中立、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阿富汗,是确保这条战略通道畅通的前提。
第三是中国-伊朗战略合作通道的稳定。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和西亚战略支点国家。保持中伊陆路与海路联系的顺畅,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应、深化与西亚北非地区合作至关重要。

阿富汗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伊通道(无论是经过巴基斯坦还是中亚)的安全。阿内部冲突或与伊朗关系的恶化,将严重威胁这一通道,并可能将中国卷入复杂的地区冲突。
最根本的,是中国西部边疆,特别是新疆的长治久安。阿富汗一直是“东伊运”等恐怖分裂势力试图渗透中国新疆的重要通道。阿富汗局势的失控或被反华势力利用,将为“三股势力”提供滋生温床和活动基地,直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一个和平、和解、与邻为善的阿富汗,符合中国最核心的安全利益。
战略定力与创造性介入
面对阿富汗错综复杂的棋局与潜在的利益侵蚀风险,中国既不能置身事外,也不能盲目卷入,而应以高度的战略定力与智慧,实施“创造性介入”,积极塑造于己有利的地区环境。
其一,坚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做和平和解的“促和者”。中国应继续利用与阿各方,包括塔利班临时政府保持沟通的独特优势,鼓励阿内部各民族、各派别实现包容性政治安排。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凝聚地区国家共识,共同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
其二,划清红线,对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精准威慑”。通过不同渠道,向阿塔临时政府及地区相关方明确传达中国在CPEC安全、反恐、中伊合作等核心问题上的底线。对试图在阿制造事端、损害中国利益的外部势力(如某些国家的情报活动),应通过外交、安全等渠道提出严正关切,并准备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其三,以发展促和平,做互利共赢的“合作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与阿富汗在经济、民生领域的合作。将阿富汗纳入地区互联互通网络,探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延伸的可能性。提供更多奖学金和培训机会,帮助阿培养人才。以切实的经济社会收益,引导阿塔临时政府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才是符合其长远利益的最佳选择。
其四,构建反干涉统一战线,做地区稳定的“维护者”。与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加强协调,共同反对任何域外大国在阿富汗制造混乱、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径。支持地区国家解决阿富汗难民、毒品等问题的努力,合力应对共同挑战。
结语
阿富汗的乱局,仿佛一个多棱镜,折射出大国博弈的残酷与地区政治的诡谲。
美国不甘心的重返企图,印度处心积虑的势力渗透,以色列隐秘的战略接触,与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为求生存而进行的危险平衡,正在编织一张更加复杂的地缘风险网。
这片被称为“亚洲十字路口”的土地,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西向战略的成败,关系到边疆安宁与能源命脉的畅通。
阿富汗的内部事务应由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其政治进程可以有曲折反复,但这片土地绝不能再次沦为威胁中国国家利益的桥头堡。
中国必须以清晰坚定的立场、富有远见的策略和持之以恒的投入,守护这条事关民族复兴全局的西部战略屏障。
这需要的不仅是外交智慧,更是维护核心利益的战略决心。
阿富汗可以乱,但不能损害东方利益,这应该成为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底线思维与行动准则,玩火者,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