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旦
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
而且美国这次是被逼到墙角了。在抗议无效之后,美国还是老老实实打电话来,希望创造机会进行沟通。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如果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美国面对我们的一系列反制措施,然后一通抗议过后,发现居然没啥好的应对办法。除了放软身段求和之外,还能怎么办呢?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他将在纽约时间周五晚间(约8:30或9点)与中方通话,并将在马来西亚与中方代表团正式会晤,“我们计划大约下周六见面,为两国在APEC会议期间的会晤做准备。”美国人就是这样,抗议过后还是要合作的,毕竟抗议越激烈,说明利益越重大。而之前说到的什么加征100%的关税,什么要在软件方面进行制裁,这些手段连美国人自己也很清楚,根本就没什么用。100%的关税之前已经试过了,受不了的是美国自己,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些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损招。阿拉伯人有个谚语,美国人真得好好学学,这个谚语是这么说的,人不要轻易动怒,因为你一旦动怒,就会使出真本事,到时候别人就会发现,你的真本事很菜。美国动怒之后,人们也发现,美国的真本事,真的很菜。美国引以为傲的杀手锏,几乎都成了双刃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把双刃剑对美国自身的威胁,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比如我前面讲到过的几个方面,一个是美国的大豆,从原来的粮食武器,变成了滞销的负担,另一个是美国用来卡脖子的芯片,已经变成四面漏风了,我们这边这些年来,在各个方面进行补短板的操作,陆续都开始派上用场了,而美国自己的产业链转移和供应链重组,已经彻底失败。在这一得一失之间,中美博弈的底气自然也就发生了转变。我们补短板全面成功之际,也正是美国补短板彻底失败之时。在这样的态势下,没啥真本事的美国,还想用优势地位的霸权主义惯性思维,被全世界笑话,也是必然的事。美国现在很难,当然,大家都难,但是有的是难在短周期的战术层面,而美国却是难在长周期的战略层面。这个战略层面的难,体现在辗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逼仄,而趋势的拐点,越来越紧迫。美国现在政府还在关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党现在又杠上了,过去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拨款法案要走流程,那么相互通融一下也就过去了,而现在这个当口,性质就有点不一样,属于是外部矛盾叠加内部矛盾都快到临界点了。外部的矛盾,就是我之前说到的,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需要在是否向欧洲转嫁危机这件事情上下决心了,而欧美的金融资本又联合起来,在美国内部进行对抗,形成了外部矛盾的内部转移。所以美国内部矛盾越激烈,反映的是外部矛盾越关键,而美国企图再次向我们寻求辗转腾挪的空间,只能表明美欧和美国内部的矛盾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调和了。美国这次努力完,恐怕就不得不做决断了。美国现在肯定是不想错过中美会晤,这个时间点就在月底,这个机会如果美国错过了,后面要想找机会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恐怕会更难。所以下周的贸易会谈,将是美国争取到的一个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而10月30日前后,将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决定最新利率的时间点,美国第二轮降息已经开启,关键是欧洲和日本的决定,尤其是欧洲,会不会向美国妥协,会不会意外降息,这将是一个最直接的观察点。现在其实全世界都在等着看下周中美的贸易会谈会怎么谈,理论上来说,我们这次给出的信号是很明确的,因为国庆假期后第一天发布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是我们发出的一个严厉警告,是一次难得的主动出击,既然我们已经率先出牌,肯定就是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美国要是也往最坏的方向去准备,那就不必有这次会谈了。最坏的情况,无非也就是硬脱钩嘛,美国都喊了好多年了,硬脱钩是什么后果,美国想必是很清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想清楚之后,开始后怕了。所以该怎么谈,要拿出什么姿态,关键是要做什么决定,美国要想清楚了。我们愿意谈,其实就是在给已经被逼到墙角的美国一个机会,并帮他们下这个决心。美国应该不是不想向欧洲转嫁危机,而是害怕引起美国内部的矛盾激化,这个就得看特朗普的勇气了。想想那颗擦头而过的子弹吧,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有什么下不了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