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涯补刀
来源微信公众号:君莫愁
已获转载授权
说实话,我不愿写这个事情,因为没啥好写的——要是我说美国不会打委内瑞拉,肯定有人不愿意听;要是我说美国会打委内瑞拉,或许是我的认知低,我看不出来美国打委内瑞拉的理由。但是,仔细想下,我觉得还是有些东西可写了,因为我曾在油田搞开发十几年,所以或许可以给大家写些关于委内瑞拉石油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有些号主分析美国会打委内瑞拉是觊觎委内瑞拉的石油,因为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非常高。所以,我们今天就重点写下委内瑞拉石油的问题。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确实非常高,探明石油储量达到了3030亿桶(1吨≈7桶,约430多亿吨),高于沙特的2670亿桶,世界第一。委内瑞拉的探明石油储量非常高,但是产量却非常低,仅有俄罗斯和沙特的十分之一——俄罗斯平均日产原油约9600千桶,而委内瑞拉仅为900千桶。我相信很多人肯定在网络上看过各种各样的分析,有的说委内瑞拉把外资石油企业(尤其是美国石油企业)驱逐出去了,而国有企业的开发技术不行;还有的说,委内瑞拉被美国制裁,“稀释剂”进口受阻导致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其实,这些都是原因,但绝非主要原因,因为就算委内瑞拉原油日产量最高峰在1997年时也仅有340万桶左右(目前为90万桶左右),也远远不及产油大国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也就算说,就算委内瑞拉没有驱逐欧美资本,就算美国取消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它的原油产量最多也只有俄罗斯的三分之一左右(沙特的产量和俄罗斯差不多),其产量与储量严重不成比例。储量那么高,但产量却那么低,根本原因是:委内瑞拉的石油主要是重油,开发难度非常大,且开发成本非常高。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是全球最大的重油富集带,其探明石油储量约400亿吨(可采储量约50亿吨),占该国总储量的92.7%。一个深湖有多少鱼你能准确地知道吗?你当然不知道。虽然你不知道湖里有多少鱼,但是你是可以预测的。你在湖的浅水区打几十网,在深水区再打几十网,看看到底能打上来多少鱼,然后再根据面积折算,就能大概知道湖里有多少鱼了,这就叫做“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因为有的地方湖水非常深,你压根无法下网评估,而且你撒网的密度不够大,每网的渔获差异也比较大,代表性比较差,最终极有可能导致预测储量与实际数据的差异非常大——虽然这个数据不靠谱,但是它却是你判断这个湖是否有开发价值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你预测湖里有100万斤的鱼,这点鱼,你抽干湖水,那是极其不划算的,说不定连成本都收不回。虽然抽干湖水不划算,但是用渔网却可能有利可图。这个时候,你就要在局部区域进行详查。比如,你在浅水区的十平方公里区域撒十网,每网的渔获都差不多,这就证明这个区域鱼的密度是非常平均的,这样一来就能相对估算出浅水区的鱼量,这个预测量也是相对靠谱的,你可以叫它“探明储量”。虽然你探明了浅水区有多少鱼,但是你不可能把这个区域的所有鱼都捕捞上来,因为鱼是活的,它们是会游动的,当你在这个地方撒完网准备到相邻区域撒网时,那边的鱼又游到这边了,你也就捕捞不到它了。所以,你探明有10万斤鱼,但你最终只能捕捞上来5万斤,这就叫做“可采储量”。同样的道理,油田分布在地下,你想准确知道其储量有多少是非常困难,你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大概知道油田的面积、厚度等,然后通过打探井的方式确定油层的面积、厚度、孔隙度等,然后预测出油田的储量,这叫做“预测储量”。但是,打探井是非常昂贵的,你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打(也不划算),所以你只能在某些区域有选择的打井。比如,你在这个油田的深部均匀打20口井,在中部打30口井,在浅层打50口井——油的密度比较低,一般都聚集在构造的上部,所以在浅层部署的探井比较多。你打了100口井,最终发现,深层的20口探井的产量非常低,平均每口井的产量仅有1吨,没有开发价值;中部的30口探井产量也比较低,平均单井产量只有2吨,也没有开发价值;浅层的50口井产量比较高,平均单井产量有10吨,具有开发价值。虽然你在浅层打了50口探井,平均单井产量有10吨,但是这50口探井的产量并不是都一样的,有的探井产量达到了50吨,有的却仅有1吨……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就得分析这50口井,你发现产量大于10吨的井都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然后你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区域的产量,就要打更多的井,这些井叫做“评价井”。通过加密打评价井后你基本确定哪些区域具有开发价值了,然后就不再打探井和评价井了,而是直接打开发井了——探井和评价井需要录取的资料太多,比如要把地下岩层都取出来,简称“取芯”,非常贵;把地下岩层都取出来后,你就要分析那些岩层里面有哪些化学成分、油气富集程度、孔隙度等,那是非常昂贵的,而生产井是不需要做那些分析的。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探明石油储量约400亿吨,可采储量约50亿吨,根据经验,这个数据大体符合我的认知的——这就相当于你知道浅湖区有100万斤鱼,但你通过撒网的形式最终只能捕捞10万斤。400亿吨的探明储量,最终只能采出50亿吨,这个开采率是比较低的,仅有13%左右——大庆油田累积探明储量50亿吨,但它的累积产量已经超过25亿吨,开采率达到50%左右。有100吨石油,但是你最终只能采出来10吨,这就说明这个油田的开发难度很大。顾名思义,“稠油”就是指非常黏稠的石油,非常难流动——如果你把普通石油当成是“水”,那么稠油就相当于“浆糊”。这里我们必须要给大家再普及一个概念:石油在地下并不是像湖水一样存在的,而是储存在石头的孔隙里的。如果你把豆腐当成是储油层的岩石,那么豆腐中的水就相当于石油,开采石油就相当于你在豆腐中间钻一个孔,等豆腐中的水慢慢渗透到这个孔中,然后再用抽油机把它抽出来。你也可以把油田开发当成是农村的水井,你挖一口井,周边的水慢慢渗透到井里,然后你再把它抽出来——如果你抽的太快了,井水的渗透速度赶不上抽水速度,你就无水可抽了,得慢慢的等。你想想,储层里的石油都是“浆糊”,那个渗透速度得有多慢?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非常高,但90%以上都是稠油,这种稠油通过常规方式很难开采出来,因为它在地下几乎不流动。针孔里的水也是不流动的,但是你可以给它施加一个巨大的压力——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打一些注水井或注汽井,通过在一端注入高压流通把石头缝隙中的石油从另一端“挤”出来。但是大家也知道,如果黏度太大,距离太远,你想要通过注水的方式把油从另一端挤出来,那需要的压力可能会非常大,而压力太大的话有可能把石头压裂,然后水就从裂缝直接从油井出来了,油反而才不出来了。相反,如果水井和油井太近的话,注入压力固然降下来了,但是由于控制面积比较小,采出来的石油量太低,可能就没有效益了。这个时候就要找比水黏度更小的流体来驱动,而黏度比水小,还容易获得的流体自然就是空气了。但是,这并非没有问题,因为空气更容易泄露,对井身要求更严格,而且气体在地下更容易乱串,稍微有点微小的裂缝就可能导致高压气体从油井喷出来,那时不但油采不出来,还容易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你就想想,人家沙特等国的石油,要么就像“水井”一样直接抽,要么就像“豆腐”一样抽一会等渗满了再抽,那多容易,成本多低。但是,你委内瑞拉的石油是“浆糊”啊,要通过注入高压的水、气才能开采出来,难度多高?成本多大?委内瑞拉的油田都是稠油,注水压根就行不通,因为根本就“挤”不动,而只能通过注气的方式开发,而我可以明确的说,截止目前,尚未看到有哪个油田通过注气的方式大规模开发的,仅在有些很小的区块进行试验,因为注气的问题太多了,成本太高,需要无数的技术攻关(比如防气串、气锁、需要承高压的设备等),成百上千的配套技术。除了高压驱动外,还有一种方式能开发稠油,那就是想尽办法降低稠油的黏度——要是我们在“浆糊”里面注入水,不就能稀释浆糊了,然后再把它抽出来不就是了?我打一口油井,然后向这口井中注入轻质油(比如汽油或凝析油等),然后轻质油就会和稠油融合,稠油的黏度就会降低,就可以把它抽出来了。注意:你是不能注水的,因为水和油是不相融的,注水是无法降低稠油的黏度的,你只能注入含“碳”的流体,比如液态的二氧化碳或汽油等。这种方式,你就想吧,注入汽油稀释稠油,然后再抽出来,汽油和稠油融合到一起了,然后你还得再次把它们炼化成汽油等……你说那成本得多高?你要注入气态的二氧化碳,那需要多少的二氧化碳?所以你只能注入液态的二氧化碳,而液态二氧化碳成本也非常高。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方法开采稠油。比如,有掺活性水降粘、掺油降粘、热水循环降粘、电热降粘、火烧油层、热水驱、蒸汽吞吐及蒸汽驱等。但这些办法都很难大规模应用,因为成本高,技术异常复杂,它需要攻克的不是一项两项核心技术,而是成百上千极其复杂的技术。所以,委内瑞拉的稠油开发主要采用轻质原油来稀释稠油的,这种是技术难度最小的,而委内瑞拉的炼油能力比较差,自己压根就没有足够的轻质油(比如汽油等)——委内瑞拉的稠油中含有大量的硫,对设备的腐蚀能力极强,对炼化技术要求比较高,炼化成本也比较高。毫无疑问,从美国进口轻质油的成本是最低,因为美国离委内瑞拉最近。但是,大家也知道,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好,所以经常禁止委内瑞拉进口,这就导致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大幅度下降。而且不仅仅在于开发稠油需要低黏度的轻质油稀释,即使有些地区地层的压力比较高,稠油能开采出来,但开采出来的运输也成难题——石油开采出来,你得通过管道运输出去吧?但由于稠油太粘稠了,在管道里面很难流动,这同样要稀释。特朗普上台后对委内瑞拉进行了制裁,委内瑞拉从美国进口轻质油的途径被切断,于是只能从伊朗进口轻质油来稀释稠油了。2021年的时候,委内瑞拉就和伊朗签订了一项“换油协议”:伊朗给委内瑞拉提供轻质油,委内瑞拉给伊朗稠油——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通过悬挂伊朗国旗的超级油轮Felicity运送了190万桶马瑞原油,而伊朗则给了委内瑞拉210万桶凝析油。比如,下图的石油就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凝析油,非常清澈,和大家认知中的石油长的完全不一样——这种油的品质很高,有时可以直接供汽车使用(对汽车有损伤,但不严重)。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中国不给委内瑞拉提供轻质油?中国离委内瑞拉太远了,而且中国的汽油等轻质油国内都紧张(我们每年要进口进5亿吨原油炼化成汽油等)。相反,伊朗等国离委内瑞拉比较近,而且伊朗的石油品质比较好,很多石油开采出来后几乎不用炼化就能用,这就是所谓的“凝析油”。用那种不需要炼化的凝析油当稀释剂成本自然是最低的——你要拿炼化出来的汽油当稀释剂,成本当然高了。其次,委内瑞拉被美国给制裁了,而中国大的炼油厂是不敢和委内瑞拉合作的,否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炼化巨头就很难在其它国家开展业务的(美国会把它们踢出美元结算系统等),为那点利益冒风险不值得。至于中国那些小的民营炼油厂倒是不怕美国的制裁,但它的产量有限,也没有实力把轻质油运输到委内瑞拉那么远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没啥利润。事实上,即使在美国的制裁下,但在伊朗的支持下,这几年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已经开始回升了。委《银行与商业报》报道,据委内瑞拉政府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通报数据显示,2025年9月委石油日产量达110.5万桶(环比增加8000桶),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第三季度日产量达109.5万桶,较前一季度增加3.3万桶;1-9月日产量较2024年增加18.4万桶。我相信通过分析,大家就会知道:虽然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非常高,但由于几乎都是稠油,开发难度非常大,就算没有美国的制裁,它的石油产量也不会有多么巨大的提升。委内瑞拉没被美国制裁的时候,日产原油约2500千桶,目前约1000千桶,就算恢复到制裁之前那增加也就1500千桶(约7000万吨)——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俄罗斯和沙特的三分之一。最关键的是:现在的美国石油产量已经越居世界第一,国内石油基本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没有必要盯着委内瑞拉的那点石油——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很难有太大提高,开发成本还高,为了那点石油打一场战争压根就不划算。美国想要推翻马杜罗的统治是真的,但通过战争的方式代价太大了——战争爆发后,委内瑞拉的大量难民往哪去?要是美国人在战争爆发后阻止委内瑞拉人向美国“移民”,你说委内瑞拉人民会支持特朗普的战争吗?如果美国允许难民进入,那美国恐怕崩溃的会更快。古巴够反美吧,而且古巴比委内瑞拉要小,还离美国那么近,美国都没有敢打古巴,又怎会、怎敢打委内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