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心商圈需要保卫战?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昆明市中心商圈需要保卫战?》是一篇关于昆明,保卫战,商圈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最近昆明有两个有意思的消息:
一个是,陪伴昆明19个年头的新世界百货,宣告将于11月20日闭店。
另一个消息是,金格百货官微在其发布的25周年庆视频中官宣:金俊广场将于12月10日开业。
之所以说有意思,不是因为某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两个同属市中心商圈的商业,在相近的时间内最终走向的天差地别。
这样的对比,不免让人对昆明商业的更迭产生思考。

昆明新世界百货闭店的难言之隐
根据“香港新世界百货昆明店”官方微信发布的“告知书”显示,昆明新世界百货停止经营的原因是:“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同时,还提到,将通过新世界百货集团、新世界百货其他门店以及自营电商平台继续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源“香港新世界百货昆明店”官方微信
单纯地看,昆明新世界百货停止经营,是企业自主转向的一种选择。但从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公告来看,闭店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
今年9月底,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全年业绩公告显示,集团实现营收19.3亿港元,同比下降13.9%;净亏损4.8亿港元,同比扩大110.8%。
对此新世界百货表示,受营业时长影响,新世界百货收入与利润有所下滑。报告期内,新世界百货缩减了三家分店,分别是哈尔滨店、上海七宝店及成都店。
而昆明新世界百货,从宣告停止经营的时间上来看,显然在步其缩减门店的后尘。
理性地看,在商业的运营中,开店/闭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只是对于陪伴昆明人走过19个年头的新世界百货而言,其停止经营的消息多少还是会让许多人倍感意外。
2004年6月正式开业的昆明新世界百货,地处昆明市中心繁华商圈,头顶新世界百货西南地区第一家门店的光环,开业至今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珍贵记忆,如今,却以闭店的方式黯然退场,多少有些令人唏嘘。

昆明商业之战即是客流之战
当然,在感叹昆明新世界百货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传统商业所面临的竞争问题。
随着消费需求的日趋多元化、渠道的多样化,在繁荣的电商,以及新兴的购物中心等全新商业形式的夹击之下,诸如百货这类相对传统且单一的商业载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寻找到突围的方向,似乎也就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传统商业突围,还是新兴商业发展,实体商业的繁荣都不可避免的要直面客流这个核心问题。
在客流这个问题上,显然,传统商业相对聚集的昆明市中心商圈,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根据赢商网统计数据显示,昆明纳入统计的购物中心,2021年全年客流在5000万及以上的,仅顺城购物中心一家,并借此成为全年销售额冲破30亿元的唯一购物中心。

通过上图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到,以顺城购物中心为主要代表的市中心商圈,仍然是昆明的主流消费地。
但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两个方面隐忧:
一个是,市中心商圈,顺城购物中心一家独大。在昆明发展较早、属于市中心商圈范畴的青年路沿线,商业竞争力仍然较弱。
另一个是,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南亚风情第壹城、七彩云南第壹城、同德昆明广场等商业体,对昆明商业消费客群起着巨大的分流作用。
现实中,从昆明近年的商业发展情况看,以往市中心商圈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逐渐打破,商业载体呈现出全面开花、分散布局的趋势。
纵观昆明,东市区的瑞鼎城爱琴海购物公园、新迎新城,南市区的金地中心、海乐世界、王府井奥莱滇池小镇,西市区的首创奥特莱斯,北市区的和谐广场,以及呈贡的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近年开业的商业体,正在以多点布局的方式,稀释着昆明的商业消费客群。
昆明市中心商圈需要保卫战?
在未来,随着更多商业的建成开业,昆明商业消费分散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事实上,虽然截止目前,今年官宣开业的商业仅有金俊广场,但就明年而言,或将会是昆明商业的大年。
根据「昆明楼市」不完全统计,昆明预计2023年开业的商业体至少有5个,累计新增商业体量约51万㎡。

从昆明预计开业的商业体分布来看,在巫家坝片区、世博片区、大商汇片区、北市区、市中心区等均有分布。
这些商业体的开业,在丰富片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市中心商圈的客流,造成一定分流。
因此,即便市中心商圈仍然有较高的消费客群聚集度,但未雨绸缪的应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并非是多余之举。
比如,在去年,百盛集团因租约到期而退出新西南广场的经营,业主方昆百大收回后进行提升改造并重装开业,对消费体验、购物便捷性、功能设置进行多维提升的做法,多少有种不向竞争对手低头的意味。
而今年即将开业的金俊广场,先看看这一长串入驻的品牌名单:LA MER、CHANEL、Valentino、Prada、Van Cleef & Arpels、MiuMiu、Dolce & Gabbana……,其中,诸如Prada、Van Cleef & Arpels、MiuMiu等品牌均是首次进入昆明市场。
这或许就是金俊广场要摆出的,为市中心商圈正名的差异化经营姿态。
不仅如此,就连前述客流量最高的顺城购物中心,也有试图为市中心商圈寻求改变的举动。
比如,在下沉中庭引入云南省首家Apple Store直营店,以及为有效接驳地铁3号线五一路站,在地下商业北侧开通入口,直接导入地铁客流等方式,都是市中心商圈保卫战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仅依托商圈自身的区位优势,坐等客来的“坐销”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在更注重多元、体验、甚至是地理网红IP带动的消费新趋势下,如何做好商业运营,达成到访率,并做到“引得来,留得住”,或许才是昆明商业困局的破解之道。
多说一句:一些连消费券都核销不了的商场,你让消费者怎么爱你?
以上就是关于《昆明市中心商圈需要保卫战?》的全部内容,如果《昆明市中心商圈需要保卫战?》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