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中美货币政策差异背后的窘困!
作者: 和卿
开宗明义:
一切顺利,二者的差异会随着疫情的消退全球供应链的修复而得到改善;一旦再变,明年就是中国的机遇年!
中美货币政策,一个宽松一个紧缩,都是疫情下的无奈选择。疫情没有消退、经济没有稳健复苏之前,两国“以托待变”的货币方针不会变。
美国推进加息的窘困一方面在于无法评估疫情对于通胀和就业的影响到底是不是暂时的,以及奥密克戎的出现会不会再次冲击美国经济,另一方面在于加息对于超过100%负债的美国政府影响几何。
中国则比较特殊。一方面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低迷,经济持续下滑不得不选择“以稳为主”的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美国加息可能对中国资本外流带来的巨大冲击。
1
“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明年的经济布局是这样说的: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2月6日,央行降准也提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
首先,不能幻想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全面宽松。
降准就是向市场表明一个信号,引导市场预期: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
如果央行真的想放水刺激经济,完全可以直接降息。降息来的多直接多有效啊。利息低了,存款的意愿就不强烈了,就连房贷你都又可以少还了,大家岂不是开开心心去消费去投资。
可为啥不降息?
一是,一降息市场的钱就会真的多。到时候老百姓的钱除了日常消费,不又回到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刺激泡沫?
二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因为缺钱,是转型。一个芯片被人卡了脖子;高房价又导致年轻人没钱结婚,生育率低下;工业高能耗弄得赔钱赚吆喝来了一场全国范围大停电......这都倒逼中国经济必须转型。
说白了,当前我们既不会有过激的刺激政策更不会玩加息。
其次,我们要知道当前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要稳?
疫情的出现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经济受挫,消费低迷,全球经济都被绊了一跤。
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靠信贷刺激下的房地产,靠高能耗的工业,当前走不通了。必须要挤一挤泡沫,去一去杠杆(减少负债),降低经济发展对于高污染高能耗工业的依赖。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房地产自2000年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严重,2021年9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累计收入占地方财政累计收入的比重达到 6.81%,比去年高 0.8 个百分点,也是 2012 年以来最高的水平。
依靠房地产对信贷刺激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变。
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政策基调。
国家更是自19年不断出台调控措施:
1、对于市场,严控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提出“银行贷款集中度管理”;
2、对于房地产商,加强预售资金监管,老老实实把钱用在盖房子上;
3、对于个人,提高首付比例降低居民杠杆。
高能耗工业占国家GDP的比重亦然高于40%,而单位能耗从2015年开始逐年上升。这都迫使中国必须降低对于高污染高耗能工业的依赖,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要知道中国已经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前一段时间的拉闸限电,期货市场打压动力煤等都是降低了高耗能产业的用电占比和市场的过度投机。
2
2021年11月,美联储宣布未来每月将减少1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包括 100 亿美元的国债和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在 2022 年年中结束购债,正式进入加息进程。
要知道,美联储能不能加息取决于消费是否复苏,就业是否复苏,通胀是否达到预期。如果以上三项都满足了,那就加息。这是法定目标必须要操作的事情。
《美联储法案1913》规定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法定目标:“......致力于保持与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货币和信贷总量的长期增长,以有效促进就业最大化、物价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三方面都已满足,高通胀又逼迫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加息步伐,可疫情的不确定性又延缓了美联储加息的速度。
疫情导致美联储不能确定当前的通胀和就业复苏是否可靠,这也是我们之前见到美联储官员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暂时”一词——美联储有顾虑。
此外,美国每天依然有上万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疫苗的接种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新冠肺炎疫苗单月接种量从今年4月到10月呈断崖式增长。奥密克戎的出现,更加深了美联储对于“疫情会不会卷土重来”的疑虑。
最后,美国政治局势也拖住了美联储的加息步伐。
前段时间的撒钱行为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其政府债务与GDP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100%,加息收紧裤腰带的行为不利于政府处置债务。
至少在拜登中期选举前,美国政府是不希望美联储提前大幅度的加息。
另外,明年2月将继续连任的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也是个办事儿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的鸽派人物,这也会进一步放缓加息的步伐。
现如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前有狼后有“顾”——高通胀迫使美联储必须尽快加息,但疫情让美联储摸不清此刻的繁荣是不是假的,如果刚一加息疫情又来了可咋办,经济会不会直接崩盘。
3
美联储怕变,中国则恨不得赶紧变!
如果美联储加快推进加息进程,那么中国将面临资本疯狂外流,外储压力巨大。
虽然资本管制可以对冲掉部分风险,但架不住资本喜欢往利润高的地方流动。
这不得不迫使中国也稍微收一收裤腰带。
可是一旦收紧了裤腰带,楼市的下行压力就会更大,银行烂账......这是中国最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美联储一拖再拖慢悠悠地加息,这会给中国创造不少恢复经济的时间——这种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如果美联储确认美国经济复苏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而只是暂时的,或者疫情趁冬季再度席卷美国。
那么美联储加息将会被搁置,这无异于让中国的货币政策扫除了最大的祸患,也正好与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一致。
这口气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机遇之年。
首先,中国的去杠杠化,特别是房地产的去杠杆化有了更多的时间,有了时间债务就会慢慢被消化,房地产的硬着陆风险就会变得更小。
其次,也给了中国高新尖产业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搞研发搞生产。被人卡住脖子的芯片、碳减排的企业、新能源等等都会在政策资金的扶持下逐步提高。
这些利好无疑会在未来上涨的股市和平稳的房价中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
1.国际宏观-宏观观察2021年第67期(总第390期):从_以拖待变_看美国货币政策*-中国银行[赵廷辰]-20211202;
2.房地产-疫情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及开年最新观点:疫情冲击加速行业去杠杆及分化,维持造血能力强房企全年胜出逻辑-招商证券[赵可,刘义,李洋,路畅]-20200205;
3.国际宏观-宏观周度报告:美联储主席谁来当?-中泰证券[陈兴]-20211122;
4.政策分析-专题报告:政府去杠杆的财政信号和市场影响-方正证券[周君芝]-2021032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