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2021年12月一家中国内陆工厂的薪资简单说两句!
- 原创: 深圳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这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新闻,这个新闻是我非常注意的一个。那就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大厂在四川宜宾市三江新区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在12月3日开放招聘蓝领工人,结果现场竟然来了超过3000名求职者,而且还有从云南,甘肃等地专程来应聘的,还有人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来应聘,而由于对现场的火爆估计不足,导致现场招聘人力不够,因此采用排号的方式,让超过2000名求职者回家等候具体的面试时间。下图来自其公众号,下图来自三江新区的视频号,可见当时现场的火爆场面。我不知道这3000多求职者有多少最后能...
-
- 把两国国运放到太平洋上豪赌,他为自己规划了一条“死亡之路”!
- 1941年,美国夏威夷时间12月7日上午7点55分,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点55分,整个“二战”期间最著名的一场偷袭战拉开了帷幕——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个事件的过程,很多文章都写过了,今天,我们来聊聊这场偷袭战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 “二战”中,日本为何会自不量力去招惹美国?山本五十六又是如何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的? 文 | 张玮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历史的温度3》,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2月出版,原标题为《猎杀山本五十六》,原文有删减。 1...
-
- 从洛西纳生降价20倍谈起,资本家是可以救赎的,但买办不行!
-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你们是不是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你们确认尽最大努力了?」「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这是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关于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对药物企业的「灵魂砍价」。 很多人说,对于企业来说,只是谈理想、谈情怀是没有用的,因为企业是要盈利的,不是做慈善的。这句话我高度认可。可最终结果是大批药物价格断崖式下降,尤其让人关注的是7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以诺西纳生为代表,降价20倍以上,从原来的70万元,最终降到了3万多。这将挽救无数本来已经绝望的家庭。 很多人说:这...
-
- 北美病夫!谁为美国敲响丧钟?
- 作者:庄主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12021年11月30日,在未来的美国历史当中一定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光时刻”!这一天,全美首家由政府出资筹建,并且颁发牌照合法运营的吸毒中心(OPC)正式在纽约开张营业!纽约东哈莱姆毒品注射点不要怀疑自己看错了!这家位于纽约,于11月30日正式开张营业的合法机构,并不是“戒毒中心”,而是一家正儿八经的大烟馆。它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吸毒人员在注射毒品的过程中,享受更舒适、更安全、更优美的吸毒环境。这里不仅为瘾君子提供官办吸毒场地,而且还特别了提供...
-
- 漂亮!中国干净利索地教训了美国一顿!
-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在这个世界上,谁有资格教训美国?现在看,恐怕只有中国了!为什么中国能教训美国?因为中国底气硬!经济发展得比美国好,国家治理做得比美国好。美国号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却沦落到只能靠印钱来维持经济增长,着实可悲可叹又可恨!印钱实际上是美国利用货币霸权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抢劫与偷盗,其行为是非常令人不齿的。美国号称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却一直用举国之力对付中国的华为公司,对中国更是各种限制。然而,让美国丢死人的是,美国打压了华为3年,迄今为止华为活得好好...
-
- 美国“外交抵制”冬奥会?骚操作背后的10点解读!
-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美国“臭名昭著”的反华记者Josh Rogin11月中旬就在《华盛顿邮报》评论版扬言,拜登政府即将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所谓的“外交抵制”。当地时间12月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简·普萨基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所谓的“外交抵制”,不过是美国政客的一种“自作多情”之举。甚至可以说,“外交抵制”美国拜登政府自己发明的一个词汇。它的核心内涵是:美国运动员可以照常参加即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但美国政府和国会将不会派任何官方代表团出席。而真...
-
- 中国站出来定义民主,美国民主峰会变成笑话!
- 原创: 吴鹏飞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已获授权最近,美国策划的所谓民主峰会,遭到了中俄两个大国的强烈谴责。前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白皮书,首次在民主的解释方面在全世界争夺话语权。这是一个重要举措,是对西方借民主为题抹黑中国的一次釜底抽薪。 我们认为,美国选一个总统需要耗费140亿美元,这不叫民主,这叫金钱政治。在这样的选举政治下,政治人物实际上全部是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中国人民不喜欢更不需要这样的民主。民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一种形式、一种味道,由美国生产母液,全球加水灌装。 美国自诩为民...
-
- 中德关系遇麻烦?新外长毫无经验却气势汹汹!
-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为世界所瞩目的德国新政府即将正式成立,当地时间12月6日,德国绿党通过了联合组阁协议,之前,社会民主党已于12月4日通过,自由民主党于12月5日通过。这样,默克尔的看守内阁已结束使命,以社民党领袖奥拉夫.朔尔茨为总理的新一届德国政府将开始运作,它也被称为“红绿灯联盟”(社民党+绿党+自民党)。根据政治协议,三党权力分配为:社民党将领导内阁并执掌内政部、国防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事务部等。绿党获得副总理、外交部、经济和气候部、农业部、家庭事务部等。自民党获得财政部...
-
- 原价70万的药,被医保局砍到了3万3!
-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医保集采史上的最高砍价记录出现了!69.7万元一瓶的药,被医保谈判专家给砍到了3.3万一瓶。我算了一下,相当于95.3%的折扣。不是95折,是售价减少95%,原来的价格去个零之后还要再砍一半。本轮医保谈判平均成功率80.34%,平均降价率61.71%,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创造了医保砍价记录的,是针对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极其罕见,但也极其可怕。正常人类有个基因叫Smn1,这个基因一旦突变,就会影响脊椎处的运动...
-
- 相信希望,就能胜利!
-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聊聊哲学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知乎上我看见这样一个问题很火爆,实际上这句话也确实是全网非常流行。在B站、知乎这些学生、年轻人聚集较多的地方,只要是讨论下和家庭的话题,就会看见一堆人刷,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都活的够累了,何必生个孩子来受苦。不是聊生孩子,而是聊聊这种言论背后的逻辑问题。我经常看见这种人生误区,就是把“当前的情况当做永远持续”的。比如:1980年2月,当时的人口预测是这样的,如果中国按照当下的生育率,中国人口会在2000年破14亿,2050年破40亿。这预测...
2021-12-07 就能 -
- 126政治局会议解读,展望2022!
-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12月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本文将从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解读6日降准的影响。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就是四个字,稳字当头。经济工作的目标围绕着“稳”来进行,取代了今年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简而言之,数量比质量更重要,稳定比效率更重要。接下来,选取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宏观政策对比自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巨大的变化。财政政策从“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变成了“提升效能...
-
- 中概股一夜惊魂,中美资本分道扬镳!
- 今天我想跟朋友们说一说台湾的事儿。台湾方面的事情一直很多:比如,马上12月9日-10日台湾要参加美国发起的全世界的所谓的民主峰会,全世界有110个国家和地区被邀请参加,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一大帮中东国家,没有被邀请。中国和俄罗斯驻美国大使联合发文,表示对这个会议进行反对。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邀请的参会者名单当中,只有台湾和科索沃两个不是国家,其他都是国家,这明显是在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再比如,11月25日晚上,美国国会5名议员在访问日本、韩国,以后乘坐美军C40C行政专机飞往台湾。再比如,英国路透社11...
-
- 世界2022(一):真相
-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2021的进度条只剩下1/12,时光匆匆,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注脚,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向前。回顾世界局势,大国博弈,小国站队,区域抱团,地缘紧张,随着疫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能源仍然是各国争夺的核心,天量货币、激进的减排行动(承诺)和新能源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石油供需结构断层,使供应链危机席卷欧美,高通胀成为西方挥之不去的梦魇。随着各国大面积注射疫苗,新冠疫情进入群体免疫阶段,但病毒不断变异,德尔塔毒株席卷全球,奥密克戎横空出世,给新一年...
-
- 世界2022(二):拯救
-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两年的新冠疫情,改写了世界格局。美国渐衰,中国日盛。东升西降,百年未有。经济篇 反差如果把全球各国比作一个班的学生,现实的情况是,除了学习委员(中国)和班长(美国)成绩占优外,班里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经济)是不及格的。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第一个反差是,全球经济发展之差异。有一组数据说的是,最近二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除了中美,其他国家实际上都已经不发展了。2010年全世界GDP是66万亿美元,2020年全世界经济总量是84.5万亿美元,...
2021-12-07 世界 -
- 美国民主峰会到底是什么鬼?中国这次打鬼如此猛烈,什么信号?
- 作者:夏斐君来源:斐君思享汇(ID:feijunsixianghui)这几天,我们火力全开,不断揭露、炮轰即将召开的美国民主峰会,火力之强、揭露之深,非常罕见。那么,美国民主峰会到底是什么鬼?我们这次为何火力全开? 12月9-10日,美国将举办一场所谓“全球民主峰会”,邀请1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民主盛宴”共襄盛举。峰会的邀请名单近日也公布了,中俄两国毫不意外地被排除,台当局和立陶宛也不出意料的出现在名单里。 1)美国为什么要开这次民主峰会?两大目的。 其一,攻击、抹黑中俄等它们认为不民主的国家,不排除造...
-
- 中美论战,我们要争夺民主的解释权!
- 作者:温伯陵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伯陵说: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01周末发生了两件事,虽然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大家讨论,但我觉得,还是值得说一下的。其一是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从制度安排、民主实践、民主效果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在前言就说了:“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
-
- 波岌岌可危的波黑局势:波黑是否会分裂?
-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塞族共和国总统:米洛拉德·多迪克对于很多90后乃至00后来说,“波黑”这个国家,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波黑是当年组成南斯拉夫的六个共和国之一,它有一个特别出名的首都:萨拉热窝,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1914年,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就是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实际上是因为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崛起,与俄罗斯关系紧密,和奥匈帝国交恶,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愤慨之情,令国内和奥...
-
- 中国要在大西洋沿岸建军事基地?美媒爆料背后有蹊跷!
-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小虎刀中国要在大西洋沿岸建第一座军事基地?根据一份被泄露出来的美国“机密情报报告”,继吉布提之后,中国有意在中非小国赤道几内亚建立永久军事基地,这也将是中国在大西洋沿岸第一座军事基地。但蹊跷的是,这份情报被“泄露”出来的信息却也就仅此而已了。1美国《华尔街日报》收到知情人士的独家爆料称,美国高度机密的军事情报显示,该基地不仅能够补给燃料和生活用品,还能补充弹药和提供军舰维修,中国将会在美国的东海岸对面实现重整武装的能力,这种威胁正在给白宫和五角大楼敲响警钟。但这些官...
-
- 日本有能力阻止中国统一台湾吗?
-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参加台湾一个智库的活动时对台湾问题“大放厥词”。——他“警告”中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误判形势;——他强调,中国如果武力“侵犯”台湾,这将是“经济自杀”;——他还说,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等同于日美安保同盟有事。安倍虽然已经下台,但目前仍是日本国会议员,且在日本自民党内部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台湾问题对中国的敏感性。在安倍发表上述言论后,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中国外交部新闻发...
-
- 每日怡见:相信希望,就能胜利
- 知乎上我看见这样一个问题很火爆,实际上这句话也确实是全网非常流行。在B站、知乎这些学生、年轻人聚集较多的地方,只要是讨论下和家庭的话题,就会看见一堆人刷,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都活的够累了,何必生个孩子来受苦。不是聊生孩子,而是聊聊这种言论背后的逻辑问题。我经常看见这种人生误区,就是把“当前的情况当做永远持续”的。比如:1980年2月,当时的人口预测是这样的,如果中国按照当下的生育率,中国人口会在2000年破14亿,2050年破40亿。这预测是对的,因为如果保持这个生育率的前提下,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今天我们...
-
- 温伯陵:中美论战,我们要争夺民主的解释权
- 周末发生了两件事,虽然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大家讨论,但我觉得,还是值得说一下的。其一是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从制度安排、民主实践、民主效果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在前言就说了:“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多少年都没有打民主牌了,一直被美国...
-
- 清风:一点解释及谈抓手
- 前天文章《》阅读量非常低,而且从私信给我留言非常不客气,现在解释 一下。记得以前有一股潮流批评g国企,比如说g企管理僵化效率低,等等不一而足,反正在当时许多人看g企拿放大镜找问题,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发展,si企发展壮大,由于si企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又把目标转向si企。笔者认为这些是舆论场以及网络舆论带动的结果,不能宏观、大视角、综合、客观的看问题,问题放到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内综合看问题,因为国家经济要发展,在不同阶段必须出台与时代相配套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而大多数读者朋友平时根本不去了解、追踪各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