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市场回暖,我也不会劝你买房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就算市场回暖,我也不会劝你买房》是一篇关于我也不会,劝你,市场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1
最近这一两个月,挨的骂比过去两年都多。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只要一讲房价大跌,哪个城市房价又降了,暴跌30%的腰斩价,哪个小区房子卖不出去,炒房客赔的倾家荡产,大家就拍手鼓掌,在留言区各种点赞,称呼良心媒体。
只要一说市场开始回暖了,哪个城市的成交量上去了,哪个小区的笋盘消失了,哪个业主反水涨价了,大家就一通输出,文章下面狂骂说主编是黑心中介,歪曲事实。
合乎自己愿望的说法就是对的,不合乎自己愿望的说法就是错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大家不再关心事实和真相,而是完全任由自己被包裹在情绪的茧房里。
不以客观事实为判断标准,而以个人想法作为正确与否的判断依据。
这种做法挺危险。
事实上,去年房价下跌是真真正正的。
大湾区的楼市恶化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保利水木芳华的1.6万/㎡起的首次开盘价拉崩了增城,合景臻颐府从12万降到9万砸塌了天河牛奶厂。

然后整个大湾区房价一泻千里,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除了极个别外,绝大多数楼盘房价都往下降,降幅在10-30%不等。
今年的市场回暖也是确确实实的。
深圳千万以上级别的笋盘在消失,广州天河东圃板块一月份成交100多套,是去年的2倍,新房刚需楼盘呈现火热,佛山、东莞、珠海市场热度都比之前翻倍。成交量上来了,但是价格相较去年最低点没有明显的涨幅。
涨涨跌跌,冷清回暖,广东米宅只是在客观的记录市场的事实。
给大家传达市场真实的信息,并不是鼓励大家不分类别的一股脑冲进去买房。
坦白来说,即使楼市回暖了,我也不会劝你买房。
2
市场回暖我不劝你买房,是因为我知道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即使是市场回暖他买房也挣不到钱。
因为就算回暖,房价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不管什么样的房子都能翻倍的涨。
我之前在房企工作的时候,看了很多人买房。来来回回,悲观离合,每个来售楼部签合同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人生故事。
在这个人生故事的后面,能够反映出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要扎根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又在广州能够财富跃级的逻辑。

共用的版本差不多是这样。
毕业之后,拿着本科学历来广州上班,上个两三年工资能涨到七八千。找个对象,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1万多,手里能攒个10来万块钱。两个人开始考虑结婚看房。
那个时候房价真是便宜。2014年的黄埔房价1.3-1.4万,番禺房价1.5-1.6万,真买不起广州,还有佛山的陈村、大沥、里水、北滘可以选,房价才6000多。
买个90㎡左右的小三房首付30来万,父母掏点自己掏点就够了,一个月月供也就4000块钱左右压力不大。
等现在房价4-5万了,90㎡的小户型一卖,能落手里三四百万,加上自己这些年攒的,还能轻轻松松换个120㎡以上的改善。
工作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换了更大的房子,手里仍有余钱,就这样成为城市的中产。
这样的例子很普遍,2016年以前留大城市的年轻人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
靠着工资上涨和资产升值双轨道,加速度的完成了人生和财富的跃级。
现在还行吗?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现在一套广州的刚需房产在300-400万,首付得100万左右,月供1万多。
两个来广州打拼的小年轻,如果家里支持不了多少,即使两个人很优秀也只能勉强买套89㎡的小户型。
这套小房子的月供还会耗干他们每个月的现金流,房贷、养娃让他们根本无法攒下积蓄。
更关键的是,这套花干他们以前积蓄又耗尽未来几年现金流的房子可能不涨,即使涨也可能弥补不了他们房贷的损失。
说句扎心的话,2016年以后买刚需房的年轻人,可能这辈子再也置换不起。
作为大城市的普通刚需,如果你买的房子不涨,或者涨的少,这套房子可能会成为你的负担。
房价,有普涨大涨,才会有普通人财富跃级的机会。
失去了以上两个条件,无论市场回暖与否,买房对于收入普通的人来说都不能算是个划算的事。
3

以上就是关于《就算市场回暖,我也不会劝你买房》的全部内容,如果《就算市场回暖,我也不会劝你买房》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