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来电释放的八个信号!
原创: 顾子明
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
特朗普主动打来电话了,根据通告,简单聊一下公告释放出来的信息。
中美在今年1月、6月和9月,分别进行了三次通话,大背景分别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中美日内瓦会谈取得进展、中美马德里会谈取得进展。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三次会谈的公告内容和一些潜台词,看看本次谈了什么,谈得如何。
一、通话实质性“推进”了很多事项
9月相较于1月和6月的通话,首次多了外交层面的表述,“坦诚深入交换意见,通话是务实、积极、建设性的”。从措辞来看,本次通话双方推进了很多事项,但还需要时间,交给谈判团队和企业来落地变成“成果丰富”。
本次通话,可以类比于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属于形式层面的重大推进,但特朗普并没能立即拿到可以让他大张旗鼓宣传赢麻的成果,跟阿拉斯加类似的是,对此反映最大的反而会是欧洲,会迅速制定重磅的访华方案。
二、特朗普今年不会访华
1月措辞是特朗普“期待尽快见面”,6月措辞是“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特朗普表示诚挚感谢”,9月相关内容未提。
预计中美今年只会在韩国APEC上会晤,中美元首互访要放在明年年初,并由下一轮谈判(法国?)来推进。之前特朗普计划的借助APEC10月底访华的时间,我们将其送给另一位非常重磅的贵客。重点参考93模式,会让特朗普看着非常的挠心挠肝。
三、Tiktok是本次会谈的主线。
1月的会谈重心是让特朗普不要在经贸和台湾问题等上挑衅中国(特朗普做的都不太好,于是有了关税反制和军演,也没有访美),6月会谈的重心是要求美国履行日内瓦协议(特朗普做的又不太好,于是有了稀土限售),9月的会谈重心是要求美国针对Tiktok进行“符合市场规则、利益平衡、中国法规”的谈判。
也就是说,答应了,但又给了美国一系列前置条件。如果美国没有符合以上三条,中国还是会按照惯例选择反制。本条也同样是上一条的的原因。
四、中美协商了相互投资的问题
1月6月均未提及投资,但9月措辞是“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标志着双方已经初步协商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开放,参考日韩欧,这也是未来协议中重要的一环。
按照中美谈判一直以来的对等,中国也跟美国初步谈了开放的领域,估计是以互联网、服务业为主。
这一条应该是上一条Tiktok“利益平衡”的对应条款,也是短期内定不下来以及可能反复的内容。
五、从私人友谊升级为国家关系
1月措辞是“珍重伟大关系”,6月措辞是“十分尊重”,都是对个人的,由于特朗普独立日关税战,6月的语气有一定的减弱,但9月措辞转变为国家层面的“美方希望同中方保持长期、良好的伟大关系”。
中美之间的谈判是制度性前进的,关系大幅缓和,进入正轨,但速度并没有符合特朗普的预期,跟之前的俄乌类似,特朗普的热情度在降低,同时也变得更加务实。
六、中美携手反法西斯成为主要叙述
社交的关键是寻找共同点,1月措辞是“中美...都致力于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畅想未来,6月措辞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聚焦现在,9月措辞是“中美两国在二战中是并肩战斗的盟友”、“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向中国支持”,则是回忆过去。
相较于前两次我们更看看重于和急迫于经贸问题,本次我们在经贸问题上变得更为淡然,更多的叙述与精力转向于新战场的国际地缘政治。与重心放在Tiktok为经贸主轴的特朗普形成鲜明反差。
七、台湾问题特朗普让步
1月措辞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6月措辞是“美国应当慎重处理,避免极少数分裂分子把中美两国拖入冲突对抗的危险境地。”警告意味异常浓烈,但9月不提了。
意味着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让步,海峡关系接下来会有缓和,我们也接受到了这个善意,只是距离我们的预期还有距离。
八、俄乌停火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1月措辞是“交换意见”,也就是各说各的观点,6月中方聚焦于经贸谈判,根本就没说外交与安全,9月措辞是“两国合作可以做成很多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大事”、“美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说明在93三巨头会晤后,中美双方在俄乌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初步共识,开始尝试先从建立一些非正式的沟通。这跟台湾问题应该是相对应的。
总而言之呢,本轮会谈中方的策略非常之清晰,准备非常之充分,我也非常的认可。既保持着跟美国的谈判推进,又避免了特朗普的讹诈,既以Tiktok为由开启了中美投资合作的议题,又将美国拖入到与第三方(10月底访华国)的竞争比价当中,既将特朗普急于推进的成果调起,又将我方更看重的领域纳入到后续谈判议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