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全球正开启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01 14:08:21 围观 : 评论

作者:纵横十
来源:种花城(ID:hqsycn)

很多消息,零零散散的看不觉得有什么,但串起来看就会发现新的东西。

来看最近2个月的一系列消息:

1,九三阅兵,中国巨浪-3、东风-5C、东风-61、惊雷-1亮相,打造出了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

2, 9月7日,法国宣布启动新一代潜射洲际导弹M51.4的研发工作;

3, 9月17日至21日,美国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从一艘“俄亥俄”核潜艇上试射四枚“三叉戟Ⅱ”洲际导弹。

4,10月22日,俄罗斯从海陆空三个方向进行了核演习,从陆地发射“亚尔斯”洲际导弹,从巴伦支海的核潜艇发射“深蓝”洲际导弹,图-95MS空射巡航导弹。

5,俄罗斯10月26日发射“海燕”核动力导弹,10月28日发射“波塞冬”核鱼雷;

6, 10月30日,特朗普下令美国军方重启核武器试验。美方若重启,俄罗斯必然跟进。

短短2个月时间内,各国核动作频繁,如此密集动作说明全球正开启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出现上述现象,从总体看是因为全球已进入不稳定状态,当大家都觉得自不安全时,重新玩核也就是一种趋势。

单个来看,中国出于自保从而建设核力量,这没什么好说的。

俄罗斯属于迫不得已,因为它的常规力量已大大落后于对手,哪怕是常规军力都已经大大不如,常规竞争不过,就只有采取非对称手段发展核武。同时,在俄罗斯看来,一旦上升到核层面,对手所有的常规优势都将归零,所以它才玩命发展核武。

但俄罗斯只看到对手而没看到自身,譬如两个人打架,当其中一方亮了刀子,另一方也必然下死手,当俄罗斯想让别人的常规优势归零时,别人也同样会让它归零,既然相互归零,俄方又哪来的优势?所以说,大毛的搞法,既有无奈下的剑走偏锋,也有一种自负中的愚昧。

图片

▲俄射洲际导弹 视频截图

美国,当俄罗斯大力推进核武,加之特朗普成长于冷战时代本身就迷信核武,所以美国跟进是必然。

随后,世界其它国家为了自保,也会相应动作。

所幸的是,如今中国已不似几十年前那样一穷二白,如今不论玩什么样的牌都玩得起,不必如冷战时因遭受美苏核讹诈而提心吊胆。



相关文章

  • 了解对手:美国是如何成为超级农业大国的?
    了解对手:美国是如何成为超级农业大国的?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工农业犹如任督二脉,二脉打通,方能傲视群雄。英国算是最早打通二脉的国家。不过,英国农产品主要是通过海外殖民地来保障的(北美、南美、印度、南非、澳洲、新西兰……),一旦进入英国的海上通道被切断,英国粮食安全就岌岌可危。美国是真正打通二脉的国家,苏联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还在向美国学习玉米种植技术。农业对于大国,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它具有极端的重要性。1919年7月,一位刚刚回到湖南的北大图书管理员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上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2025-11-01 14:08:22
  • 全球正开启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全球正开启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很多消息,零零散散的看不觉得有什么,但串起来看就会发现新的东西。来看最近2个月的一系列消息:1, 九三阅兵,中国巨浪-3、东风-5C、东风-61、惊雷-1亮相,打造出了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2, 9月7日,法国宣布启动新一代潜射洲际导弹M51.4的研发工作;3, 9月17日至21日,美国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从一艘“俄亥俄”核潜艇上试射四枚“三叉戟Ⅱ”洲际导弹。4, 10月22日,俄罗斯从海陆空三个方向进行了核演习,从陆地发射“亚尔斯”洲际导弹,从巴伦支海的核潜...

    2025-11-01 14:08:21
  • 中美关系新篇章,中国赢在大时代!
    中美关系新篇章,中国赢在大时代!

    作者:北辰来源:同道相成(ID:tdxc55555)一、中国主导下的再平衡之路:中美关系的新篇章随着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流产,接下来中美关系会进入下一个周期。我们把中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周期性规律,称之为中美关系的周期律。美国为什么要遏制中国呢?因为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实力出现了失衡。作为现任全球霸主,美国人觉得中国的强大,挑战了他们的霸权地位。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遏制的目的,是削弱中国的实力,使得中国在现在和未来,都无法构成对美国全球统治的威胁。无论是前面的南海危机,还有半岛危机,以及中印...

    2025-11-01 14:08:20
  • 中国复兴势不可挡!美国彻底没戏了!
    中国复兴势不可挡!美国彻底没戏了!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美国彻底没希望了,包括美国人自己。因为他们遇上的不是大国崛起,而是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亘古未有的,甚至是后无来者的民族复兴。如何打赢这样的对手,翻遍整个人类史都没有先例,更别说答案了所以现在就连美国自己都公开承认压力山大,消极、迷茫、悲观的情绪在各界疯狂蔓延。狂了一辈子的五角大楼说,不要紧盯中国了,我们要保护自己本土的安全;看谁不爽就想打谁的兰德智库说,美军已经被碾压了,赶紧放弃任何军事干涉的想法;向来老子天下第一的民主党更是坦言中国占尽了上...

    2025-11-01 14:08:18
  • 权斗升级,贝森特打算提前架空鲍威尔!
    权斗升级,贝森特打算提前架空鲍威尔!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关于美联储的新一轮权斗再次升级。昨天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不重要,因为这里面的预期市场已经提前消化掉了,重要的是,接下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将会传递什么信号。他到底是鸽派还是鹰派,接下来是否会暗示未来继续降息,这才是所有人真正关注的重点。鲍威尔讲了很多。老头陆陆续续的说了半个多小时,有媒体总结出了全文,这里贴上来。其他的我们都可以不用去看,这里面真正关键的是这一句:“12月再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这话的意思,相当于是直接给燥热的市场破了一盆冷水。在鲍威尔讲话之前...

    2025-11-01 14:08:10
  • 中美元首会晤,这次把美国打服了吗?新的更大博弈,才刚开始!
    中美元首会晤,这次把美国打服了吗?新的更大博弈,才刚开始!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中国对美重要胜利!在这个世界上,能让特朗普有些紧张并且非常庄重的大国领导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元首。这次中美元首韩国釜山成功会晤,释放信息非常丰富,请听占豪深度解读!在占豪为战友们深入解读此次中美元首成功会晤的丰富内涵之前,建议大家先回顾一下相关新闻报道。为什么要先看报道呢?因为从中美双方领导人团队的整体状态中,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一轮交锋的结果——谁是真正掌握主动的一方,而谁又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观察中方领导人团队,可见他们从容自信、步履从容,眉...

    2025-11-01 14:08:08
  • 中美釜山峰会前,特朗普重提G2!可行否?
    中美釜山峰会前,特朗普重提G2!可行否?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已经在釜山结束,约1小时40分钟的会谈,引发了全球媒体海量报道。网上也有许多分析文章,包括外网,整体上的反应都是正面的。毕竟,自4月份美国对全球发动“关税战”以来人人自危的局面得到了缓和,还好有中国出手制住了美国。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否则,中美两大经济体对抗螺旋式上升的话,全球都承受不了。会谈结果的关键词是“暂停”,这意味着在缓和的同时,斗争和谈判还将继续,双方都不会松劲。在前往韩国釜山参加峰会前,特朗普在他的账号上发文:全部用大写字体...

    2025-11-01 14:08:06
  • 采购歼-10?印尼防长最新表态
    采购歼-10?印尼防长最新表态

    据《日经亚洲》、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3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地区安全会议上被问到有关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的问题时,印尼防长沙夫里表示,还没有对此做出最终决定。“我们还在看各种橱窗里的产品。我们是一个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国家,我们正在四处考察。”沙夫里回答道。歼-10战斗机 路透社 10月早些时候,沙夫里曾表示印尼军方将会采购歼-10战斗机,以实现印尼空军的现代化。不过,他此前也并未提供相...

    2025-11-01 09:11:05
  • 克里斯托弗:特朗普很快发现,自己是带着关税去打一场白刃战-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
    克里斯托弗:特朗普很快发现,自己是带着关税去打一场白刃战-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

    在10月30日举行的中美峰会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大肆夸耀自己的“交易技艺”。幕僚也许会暗示他应当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不过,我建议诸位先翻个白眼。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特朗普却把它搞砸了。他发动了一场贸易战,可华盛顿正节节败退。如果本周达成的一项“休战”协议能够最终兑现,那么更有可能是中国对美国掌握了主动权,而我们的影响力将被削弱。当特朗普在今年四月仓促宣布加征所...

    2025-11-01 09:11:01
  • 林一五:不是“芬太尼关税换大豆”
    林一五:不是“芬太尼关税换大豆”

    昨天商务部通告出来,我看网上不少朋友理解的时候解读出了“芬太尼关税换大豆”的说法出来。在我看来,事情恐怕不是这样。这些朋友解读的时候可能漏看了一些消息,因此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时间。时间因素为什么重要,因为特朗普的信誉一向不好,过去食言反悔、撒谎耍赖的案例有不少,两边要逐步重建互信。我愿意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你退一点,我退一点。这里面就会产生很多的时间差,总体上也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举几个例子...

    2025-11-01 09:10:56